出發(fā)時間:2018.4.5
出發(fā)地點:河北 永年廣府城
清明小長假,我和家人自駕來到河北省邯鄲市的永年廣府城,在這座古老的水城中尋找歷史的記憶。
永年廣府城,也稱永年城、廣府古城、水城、太極城等,位于河北省東南部、邯鄲市東北滏陽河畔的永年洼里。因歷史上曾為廣平府治所,故稱廣府。廣府古城像一位沉睡的滄桑老人,將燦爛與光榮淹沒在歷史風沙之中,因而知道它的人并不多。實際上,廣府既是古城,又是水城、太極之城,歷史文化積淀相當厚重。
未踏入廣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城外碧水縈環(huán)、長堤相繞、蘆葦連天,宛若江南水鄉(xiāng)。有水,古城就有了靈氣,與一般的北方古城不同,但那雄渾大氣的古城墻又顯示著北方的豪情。
這片碧水叫永年洼,古城就坐落在洼的中央,廣府因此也成為了北方唯一的旱地水城。古城的形成、興盛乃至延續(xù)了上千年的繁榮,無不與水密切相關(guān)。永年洼常年積水,水質(zhì)優(yōu)良,總面積約20多平方千米,是繼白洋淀、衡水湖之后的華北第三大洼淀。它南臨滏陽河,東有支漳河,東北有留壘河,北有牛尾河,洼地南高北低,水能自流。
在水中乘著小船看古城,可以領(lǐng)略一番別樣風情:藍天碧水,蘆蕩荷風,頭上有水鳥在啾啾鳴叫,身旁有蘆葦擺動著婀娜的身姿。古城周圍水網(wǎng)縱橫,湖塘密布,水生植物種類繁多。最值得一看的要數(shù)這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和荷花淀了。荷花淀在北方還是不多見的。每到夏季,萬畝荷塘爭奇斗艷,賞花者紛至沓來,人們乘小船在湖塘中游弋,大有 “船人鬧河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的意境。如果有機會高空俯瞰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蘆葦蕩蜿蜒曲折的水道猶如“龍”字。廣府在戰(zhàn)國時為趙國屬地,人們在驚嘆之余,也曾猜測這蘆葦蕩和傳說中的“趙氏龍脈”是否有關(guān)。
弘濟橋坐落在廣府城東面的東橋村,橫跨滏陽河上,是趙州橋的姊妹。傳說,魯班造成趙州橋后,他的妹妹想要造一座新橋與他比試,于是就有了弘濟橋。其實弘濟橋和趙州橋都是隋朝李春設(shè)計建造,為單孔雙敞肩石拱橋。橋面兩邊各有18根方形望柱,精工細雕,形象逼真,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橋面有玉石和化石,令人嘆為觀止。欄板中部刻有“弘濟橋”三個大字。弘濟橋到現(xiàn)在已有1400多年歷史了,經(jīng)歷過多次地震而未損毀,可見其橋梁的堅固。如今的弘濟橋像一個老人,斑痕累累,似在訴說自己的滄桑。流動的河水,古老的石橋,黃綠的垂柳,悠閑的游客,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廣府城有2600多年的歷史,隋末起義領(lǐng)袖竇建德在此創(chuàng)建了大夏國,傭兵坐鎮(zhèn),獎勵農(nóng)桑?;趹?zhàn)略考慮,他對廣府城進行了修整,使它具備了城池的規(guī)模。原為土城,長六里十三步,元朝增至九里十三步。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陳俎調(diào)集九縣民工,歷時13年,將土城砌為磚城,城高12米,寬8米,有垛墻876個,筑有四門,東為陽和門,西為保和門,南為陽明門,北為貞元門。四門上均筑有城樓,城四角筑有角樓。四門之外尚建有甕城相守,關(guān)防深鎖,固若金湯。相傳,“甕中捉鱉”的典故就由此而來。
城內(nèi)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小拐彎,三山不顯,四海不干,八步三眼井,十門九獅子。城外的護城河,兩岸遍植垂柳,由四座吊橋溝通內(nèi)外,形成一座堅實的城堡。外可御敵,內(nèi)可防洪;進可攻,退可守。廣府城也因此成為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戰(zhàn)火烽煙連續(xù)不斷,可謂歷盡滄桑,飽經(jīng)戰(zhàn)亂。
城外還有許多景觀,毛遂墓地、蘆葦蕩、黑龍?zhí)?、九龍圣母殿、頤仙閣、九龍壁、弘濟橋等。其中,弘濟橋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并且最近在橋面石板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古生代奧陶紀時期的角石類、三葉蟲等化石,使千年古建具有了另一種文化意義上的深遠和美麗。
美麗的古城,歷史上曾吸引了無數(shù)的達官顯貴和文人雅士流連忘返。唐代詩人李白、清代畫家鄭板橋等都留下過許多詩畫。最著名的是清中葉直隸總督方觀承治蝗放糧路過此地,食宿蓮?fù)ぬ魍懦?,即興賦詩一首:“稻引千畦葦岸通,行來襟袖滿荷風。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樓邊水近東。擬放扁舟塵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氣全消處,清興鷗魚得暫同。”這首詩便是當年古城景色的真實寫照。
一路走來,我們發(fā)現(xiàn)古城的居民大多精氣神十足,一問才知這里還是楊式、武式太極拳的發(fā)祥地。楊式太極舒展大方,武式太極小巧緊湊,兩種拳式均以柔中寓剛、剛?cè)嵯酀婇L,被稱為“活的雕塑,流動的音樂,體育運動的陽春白雪”。楊式、武式太極拳影響廣泛,其弟子遍及海內(nèi)外。永年廣府城被國家體委命名為“太極拳之鄉(xiāng)”,曾連續(xù)舉辦了八屆國際太極拳交流活動,每屆都有千余名太極拳愛好者和許多太極拳門派前來進行比賽交流。
楊露禪故居坐落在廣府城南萬畝蘆葦蕩西側(cè),東西排列,有兩進院落。第一進院落為正房及偏房兩處,正房三間,偏房各兩間。正房有楊露禪半身銅像,室內(nèi)左邊為臥室,右邊有各種器械。門上有對聯(lián)“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技壓群英”。二進院落是練武場地和楊氏太極學(xué)院,里面有不少碑刻。從楊露禪故居出來后,就可看見著名的太極拳廣場。
武禹襄故居位于廣府東街,富麗堂皇。三進院落,南北走向。兩邊都是廂房,最里邊主房為武禹襄臥室。二進院落有兩棵石榴樹,令人遐想,據(jù)說是武禹襄所栽,左邊一棵是甜石榴,右邊一棵是酸石榴,甜酸石榴暗合太極陰陽之義,令人起敬。武禹襄一生癡迷太極,鉆研拳術(shù),終成一代太極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