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俊 鄭雁芬 孫文娟 寧愛琴 柯桂英
摘要:在分析黃河小北干流河道特性、漫灘洪水水沙特點和演進規(guī)律以及平灘流量隨來水來沙和河道沖淤變化情況的基礎上,考慮小北干流寬淺河道的特點和漫灘洪水調(diào)蓄特征,用實測淤積斷面資料和水位站資料建立了河道槽蓄關系,用“蓄率中線法”對漫灘洪水進行演算預報。對高含沙漫灘大洪水在灘地滯蓄淤積,洪量減小、洪峰曲線坦化的情況,建立了滯水滯沙處理模型。結(jié)果表明:1960年以來21場漫灘洪水的預報檢驗合格率為85.7%,對黃河“92·8”洪水和“%·8”洪水預報的確定性系數(shù)分別為0.87,0.93,洪峰流量預報精度分別為86.5%,96.3%.
關鍵詞:預報方法;漫灘;水沙特性;洪水;小北干流;黃河
中圖分類號:P332;TV122;TV882.1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18.03.002
黃河小北干流(龍門至潼關河段)是典型的寬淺游蕩型河道,區(qū)間集水面積為184 589km2,河段長132.5km,河床縱比降為0.03%一0.06%。黃河從龍門水文站下游約1.5km的禹門口卡口出山陜峽谷人小北干流,河道驟然展寬,由約130 m展寬到3km左右,最寬處可達19km,河道寬淺,水流散亂,沙洲密布,沖淤變化劇烈,素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稱。1986年以來,小北干流河道淤積不斷增加,河道萎縮嚴重,平灘流量不斷減小,洪水漫灘概率增大。洪水漫灘后,洪峰削減率增大,傳播時間延長,給洪水預報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本文在分析小北干流河道情況和漫灘洪水特性的基礎上,對預報方法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提高漫灘大洪水的預報精度提供技術(shù)支撐。1河道平灘流量變化情況
龍門一潼關河段屬于三門峽庫區(qū),該河段平灘流量的變化與三門峽水庫運用、河道沖淤、潼關高程等關系密切。三門峽水庫運用初期以蓄水運用為主,庫區(qū)河道嚴重淤積,小北干流平灘流量由建庫前的13 000m3/s左右驟減到到1966年汛前的4 000m3/s。三門峽水庫在1965-1973年先后經(jīng)歷二次大的改建,增大了泄流規(guī)模,加之敞泄排沙運用,到1973年10月實行“蓄清排渾”運用前,水庫庫容恢復到50億一60億m3,河道平灘流量增大到10 000m3/s左右(見圖1)。
三門峽水庫實行“蓄清排渾”控制運用后,1974-1985年龍門站年均來水量303.3億m3,比多年(1950-2010年,下同)均值[]增大11.4%;年均來沙量6.14億t,比多年均值減小15.8%。可見,該時段小北干流屬豐水枯沙系列年,水沙條件有利,小北干流累計沖刷0.1538億m3。河道平灘流量為9000一13 500m3/s。
1986-2003年龍門站年均來水221.3億m3,比多年均值偏小18.6%;年均來沙5.76億t,較多年均值偏小21.0%,屬枯水枯沙系列年,年均含沙量為26 kg/m,,比控制運用后(1974-1985年)增大6 kg/m,,來水來沙條件不利。該時段小北干流累計淤積7.025億m3,河道淤積萎縮嚴重,主槽過洪能力顯著減弱。到2003年汛前,小北干流平灘流量減小到2 600m3/s。2003年7月31日龍門站洪峰流量7 340m3/s的洪水經(jīng)小北干流漫灘滯蓄,到潼關站時洪峰流量僅為2 110m3/s,洪峰削減率達73.3%,洪峰傳播時間30.1 h,較未漫灘洪水的傳播時間增加10 h以上。
2004-2015年小北干流雖然出現(xiàn)連續(xù)枯水枯沙年份,但是來水來沙條件較為有利,龍門站年均水量較多年均值偏小約30%,而年均沙量較多年均值偏小約70%,沙量的減小比例大于水量的,水沙組合有利。加之黃委從2004年汛期開始在小北干流連伯灘實施放淤原型觀測試驗、從2002年11月開始三門峽水庫蓄水位按不超過318 m控制運用、從2007年開始開展利用桃汛洪水沖刷降低潼關高程試驗,這些措施使小北干流河道2004-2015年累計沖刷1.346億m3,河道平灘流量由2003年汛前的2 600m3/s增大到2015年汛前的5 010m3/s(見圖1),河道萎縮狀況比前期有所改善。
三門峽水庫在1973年10月控制運用前,小北干流平灘流量受水庫蓄水淤積影響較大;三門峽水庫控制運用后,小北干流平灘流量變化主要由來水來沙條件決定。目前,由于來水來沙條件有利,加之小北干流放淤試驗和利用桃汛洪水沖刷降低潼關高程等舉措,小北干流河道淤積萎縮狀況有所改善,但河道萎縮仍較嚴重,因此分析小北干流漫灘洪水的水沙特性和演進規(guī)律,探討漫灘洪水預報方法,對防汛和三門峽水庫防洪調(diào)度運用具有重要作用。2漫灘洪水特性分析
小北干流河道平面面積約為1 107km2,其中灘地面積為696km2,占河道總面積的63%,主槽面積僅占37%。洪水漫灘后,由于小北干流灘地糙率為0.020-0.032,主槽糙率為0.010一0.012[],加之灘地水草叢生、凸凹不平,因此上灘洪水受到的阻力加大,流速減小,泥沙大量淤積,使洪水過程總量減小,洪峰曲線坦化,傳播時間延長。洪峰削減率K、灘地滯水滯沙量等。
2.1漫灘洪水洪峰削減情況分析
從三門峽水庫1960年蓄水運用以來(1960-2015年),小北干流出現(xiàn)21場較為明顯的漫灘洪水過程,從洪峰的削減情況看,最大削峰率為73.3%,最小削峰率為22.00/c (1977年“揭河底”沖刷除外),平均削峰率為40.3%,比未漫灘的一般洪水削峰率大10%一15%,見表1。
從實測漫灘洪水資料分析可知,洪峰削減率K不僅與漫灘程度有關,還與龍門站洪峰流量的大小、洪峰曲線的“胖瘦”等有關。為此建立了反映洪水漫灘程度的綜合參數(shù)——漫溢系數(shù)y,計算公式為式中:嘰為漫灘水量(龍門站流量大于平灘流量時對應的水量);W平為平灘水量;叭為龍門站水量。
在龍門站水量一定的條件下,y值愈大漫灘水量愈大,洪峰削減率愈大,y=0時為槽流量。由漫溢系數(shù)與洪峰削減率之間的關系(見圖2)可知,洪水的漫溢系數(shù)(即漫灘程度)越大,洪峰削減率越大。y=0時的洪峰削減率約為20%。由表1和圖2可知,漫灘洪水的削減率總體上隨著洪峰漲率刀的增大而增大。2.2漫灘洪水演進過程水沙量變化分析
從表2可見,漫灘洪水在小北干流演進過程中,灘地滯水滯沙,泥沙淤積,洪水過程徑流總量平均減少15.8%,輸沙總量減小45%,減少的輸沙量換算為體積(干容重取1.5t/m,),約占徑流總量的8%。洪水漫溢到灘地的水沙量(大于平灘流量的水沙量)越大,洪水過程徑流總量的損失量越大。洪水過程輸沙量s,與輸沙量減小量OS,的關系見圖3。
由圖3可知,漫灘洪水輸沙量越大,漫灘后淤積減少的沙量也越大。同時,洪水漫溢出主槽的水沙量越大,淤積減少的輸沙量也越大。由資料求得一次洪水滯沙量OS,與洪水輸沙量S,、漫灘沙量義(Q龍>Q平時對應的輸沙量)之間的綜合關系:
△s,=a,Sw+a sr2 }+R=(a,+azy)Sw+R(2)式中:a,.az為系數(shù),分別取0.306,0.575;P為常數(shù),此處取O;y=0時孔=0。
3.5預報成果的檢驗和評定
對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運用以來小北干流出現(xiàn)的21次漫灘洪水進行評定和檢驗,洪水過程預報檢驗合格率為85.7%。對典型的黃河" 92·8..洪水和“96·8”漫灘大洪水進行檢驗,洪水過程預報精度(確定性系數(shù)[4])分別為0.87、0.93,洪峰流量預報精度分別為86.5%和96.3%(見圖4)??梢钥闯?,該預報方法對小北干流漫灘大洪水的預報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4 結(jié)語
通過對小北干流河道情況和漫灘洪水特性、演進規(guī)律、沖淤變化等進行分析,用實測淤積斷面資料和水位站資料建立了河道的槽蓄關系,用“蓄率中線法”對漫灘洪水進行調(diào)洪演算預報,收到了良好的預報效果。對高含沙漫灘大洪水,在灘地水量滯蓄、泥沙淤積使得洪水徑流總量減小的情況下,建立滯水滯沙處理模型,提高了漫灘洪水預報精度。需要指出的是,該漫灘洪水預報方法還需不斷完善,以適應不同的河道情況和洪水特性。
參考文獻:
[1]和曉應,屠新武,郭相秦,等.水情工作手冊[Z].三門峽:黃河水利委員會三門峽庫區(qū)水文水資源局,2013:2-7.
[2]程龍淵,劉栓明,肖俊發(fā),等.三門峽庫區(qū)水文泥沙實驗研究[J].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1999:113-123.
[3]莊一鴿,林三益.水文預報[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6:92-114.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水文情報預報規(guī)范:GB/T 22482-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