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芳
摘 要: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回歸田園式的慢生活成為人民的追求。慢生活理念下,鄭州市旅游產品體系構建應圍繞慢食、慢住、慢行、慢游、慢購、慢娛等方面進行。
關鍵詞:慢生活 旅游產品體系 鄭州市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8(a)-058-02
慢生活是當今快節(jié)奏生活下的另一種生活方式,是以一種健康、順其自然的生活態(tài)度,從容淡泊的樂活心態(tài)去旅游和生活。但是,在當下人們追求經濟、效益上的“多、好、快”時,“休閑”成為了一種奢侈品。近幾年來“慢生活”思想逐漸深入國民的生活中,處于都市緊張、快節(jié)奏生活的人們更加傾向于對度假式慢旅游的選擇。“慢旅游”不是磨蹭,也不是慵懶,而是讓旅游的速度慢下來,是一種讓心靈去旅行的積極健康的樂活心態(tài),倡導“慢”生活方式,讓生活變得精致有品質。
1 慢生活理念
“慢生活”概念始于1986年意大利卡洛佩特里尼發(fā)動的“慢食運動”,他認為“城市的快節(jié)奏生活正以生產力的名義扭曲我們的生命和環(huán)境,我們要以慢慢吃為開始,反抗快節(jié)奏的生活”[1]。至此之后,“慢食”理念從歐洲影響全球,并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慢食、慢看、慢游、慢運動等慢生活方式。在我國,慢生活思想由來已久,道家講究的清靜無為思想、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思想、文人墨客醉心于山水,向往心隨物外、怡然自樂的超脫思想,以及罷琴品茗、聞香、掛畫、插花等生活方式都是慢生活理念的體現。慢生活理念也體現在旅游活動中,如張明斗、王雅莉(2012)認為慢旅游是旅游者有意識放慢旅游節(jié)奏,在旅游過程中追求體驗旅游對象內涵,品味旅游意義,從而還原旅行的本質[2]。李君鐵(2012)認為旅游者應該用積極樂活的心態(tài)去開展深度的旅游體驗,在旅游過程中做到慢食、酣睡、慢行、閑聊、靜賞、放松、體驗、養(yǎng)生、感悟,只有這樣的旅游,才能夠發(fā)現真正的美景、美好事物[3]。黃華、朱喜剛等(2013)認為慢旅游是一種休閑旅游或者度假游,是對旅行傳統(tǒng)和旅游本質的回歸[4]。我國學者對慢生活理念、慢旅游等相關主題作出了一些研究,但總的來講對于該方面的研究相比于國外來說起步晚、仍處于初步階段。
2 快節(jié)奏下的旅游“快餐”問題
城市化、工業(yè)化、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的便利,這是不可否認的社會進步之處。然而由于人們過于追求經濟效率,導致社會上到處充斥著與快有關的字眼,如快遞、快照、快生活等,而這種“快節(jié)奏”越是在大城市,顯現的就越明顯。許多城市人在高速度、高競爭的工作環(huán)境中,飲食“快餐化”、娛樂“快餐化”、閱讀“快餐化”,并衍生出“8分鐘聚會”“閃婚”等社會現象[5]?!翱煨?,再快些”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哲學。人們在享受快節(jié)奏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應對諸如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失衡、城市膨脹、能源枯竭以及貧富不均等問題。杭間先生(2011)用“生活質量、文化尊嚴、傳統(tǒng)和現代的糾結”,精辟準確地概括了近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與精神狀態(tài)[6]。這種快速又畸形的模式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導致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與價值的缺失,從而也導致人們信仰迷失在物欲橫流的生活中,淹沒在轉瞬即逝的高速模式之下。
而在快節(jié)奏生活下,旅游同樣被“快餐化”。近幾年,旅游大眾化,成為國人生活中的一種時尚,然而由于時間緊、假期集中、景點人多等原因,出現了旅游“快餐”現象。在旅游景區(qū),走馬觀花式的旅游團到處都是,他們的行程被安排的緊湊,不停的游走于景點、酒店、購物店之間?!吧宪囁X,下車撒尿,到了景區(qū),啪啪亂照,回來一問,啥也不知道”“除了趕路就是看人”是對當下急行軍式旅游狀態(tài)的一種準確描述。在旅游心理上,旅游者從眾、扎堆旅游現象嚴重,追求的旅游僅僅是來過這個地方、拍過許多照片,而深究在旅途中學到了什么、長了什么見識,卻無從知曉、毫無印象。在旅游快餐問題下,游客的需求怎么更好地被滿足,如何實現旅游產品的有效供給成為業(yè)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認為,慢生活理念下基于旅游活動基本要素,圍繞食、住、行、游、購、娛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慢生活旅游產品體系構建研究。
3 鄭州市慢生活旅游產品構建
鄭州市是河南省的省會城市,是我國重要的內陸開放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市文化底蘊深厚、擁有黃帝文化、少林文化、大黃河文化、商都文化等為代表的眾多旅游資源。鄭州市交通便利,有“中國鐵路心臟”之稱,是我國重要的鐵路、公路客貨運樞紐中心。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鄭州市作為空中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位置越發(fā)凸顯。2016年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正式發(fā)布《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提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的發(fā)展,鄭州市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根據2017年鄭州統(tǒng)計局公報顯示,截至到2017年底,鄭州市年旅游總收入1195億元,旅游人數10092萬人次,A級旅游景區(qū)40個,星級酒店84家。在經濟發(fā)展的快節(jié)奏和旅游者慢節(jié)奏的休閑需求下,鄭州市旅游產品體系構建應圍繞慢食、慢住、慢行、慢游、慢購、慢娛等方面進行。
(1)慢食。鄭州是河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多數旅游者進入河南的必經之地。河南在長期的社會發(fā)展中形成了本土獨具特色的飲食菜肴和特色小吃。鄭州是旅游者了解、認知河南的主要窗口,在旅游者用味蕾品嘗“舌尖上的河南”中起著重要作用。慢食的構建應從飲食品嘗和飲食文化傳播兩方面進行。第一,推廣宣傳河南燴面、河南胡辣湯等特色飲食,開發(fā)特色美食街區(qū)和小鎮(zhèn),使旅游者“一路吃一路逛”,在品嘗特色風味的同時把旅游的節(jié)奏慢下來。第二,建設河南飲食文化傳播場館。河南飲食文化傳播場館可以單獨建立,也可以和餐飲經營場所相結合。如建立獨具河南特色的飲食文化展示館,通過飲食器具、飲食習俗、代表菜肴以及與河南飲食相關的的名人軼事進行廣度和深度上的傳播。利用合記燴面、蕭記燴面等旅游者在鄭州品嘗河南飲食的代表場所,傳播河南飲食文化。
(2)慢住?!白 笔锹萎a品體系中較為關鍵的一環(huán)。住宿不僅要滿足游客住宿的基本需求,還要滿足游客深入體驗當地文化的需求。慢住的構建可以依托于河南傳統(tǒng)特色建筑進行,突出窯院、石板房等住宿產品的打造。窯洞和石板房是河南傳統(tǒng)特色民居,河南先民們依崖或依山鑿洞居住,或就地取材撿取石塊石板建房。河南傳統(tǒng)特色民居是因河南省的地理位置以及材料特點造成的,也反映了河南先民的勤勞和智慧。在住宿產品的打造中,要注意傳統(tǒng)與現代的結合。在住宿產品建筑特點和氛圍中應注重突出河南傳統(tǒng)民居特色,在功能和舒適感上主要體現現代人們生活的需求。
(3)慢行。旅游六要素中的行就是指旅游活動中的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有三種類型,即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間的交通、旅游目的地與旅游景區(qū)之間的交通和旅游景區(qū)內部的交通。鄭州市獨特的區(qū)位造就了鄭州市便利的交通條件。游客進入鄭州快速的同時,注重游客在鄭州逗留期間慢的旅行方式打造。隨著共享時代的到來,小黃車、摩拜單車遍布鄭州大街小巷,為游客在鄭州的慢性提供了極大便利。鄭州市應注重慢行通道的構建,如建設繞城的景觀長廊、環(huán)景觀游憩帶等實現慢性。
(4)慢游。慢旅游并不僅僅限于慢慢的走,行程上的快慢,而是要求旅游者用一種樂活的心態(tài)、做好充分的旅游準備去真正的休閑、深度的體驗當地文化特色。鄭州市漫游的構建應圍繞其豐富而獨特的旅游資源進行,使旅游者放松心情慢下腳步,體味鄭州獨特的文化魅力。根據鄭州的旅游資源,以“慢”為特點,本文構建了城市歷史文化游、民俗風情游、風景名勝游、現代工業(yè)游和生態(tài)農業(yè)游等鄭州市慢旅游主題線路,如表1所示。
(5)慢購與慢娛。購物與娛樂在旅游活動中不屬于必須要素,但適合而富有特色的購物內容和娛樂項目會增加旅游者的深入的旅游感受。鄭州有新鄭的大棗、新密金銀花、滎陽柿子、河陰石榴、中牟西瓜、嵩山綿棗、黃河鯉魚等豐富的土特產和旅游購物品,在慢購物打造中,應注重深層次的體現項目,使購物和體驗相結合。鄭州市有河南民間戲曲——豫劇、河南的墜子、大調曲子、馬街書會等傳統(tǒng)娛樂項目,以及《大河秀典》《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風中少林》《少林武魂》等現代旅游演藝節(jié)目。近年來,鄭州市節(jié)慶旅游發(fā)展紅火,如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jié)、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鄭棗鄉(xiāng)風情節(jié)等。旅游娛樂內容不僅能夠讓游客享受視覺盛宴而且起到了寓教于樂的作用。慢購物與慢娛樂應與漫游相結合,才能充分挖掘特色,發(fā)揮其本質作用。
本文針對快節(jié)奏下的旅游快餐問題對鄭州市慢生活旅游產品的打造進行研究,通過食、住、行、游、購、娛等旅游活動六大要素,構建了慢食、慢住、慢行、慢游、慢購、慢娛等慢旅游產品體系。這不僅順應了當今快節(jié)奏生活下人們對慢旅游的訴求,而且緩解了城市化凸顯的各種問題、減少了人們的各種亞健康、心理疾病問題。同時,也是對我國國民骨子里向往田園生活、享受罷琴品茗、追求修身養(yǎng)性生活方式的一種回應。
參考文獻
[1] (意)佩特里尼.慢食運動[M].馬捷,譯.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2] 張明斗,王雅莉.慢城:低碳、宜居城市新模式[J].經濟問題探索,2012(10).
[3] 李君軼.慢游:概念、特征及動因[J].江淮論壇,2012(6).
[4] 黃華,朱喜鋼,趙寧曦.慢旅游及其旅游規(guī)劃運動[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3(6).
[5] 杭間.設計的善意[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6] 廖莎.寧靜致遠、慢品生活[D].鄭州輕工業(yè)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