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俊賢
摘要:綜合性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它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從綜合性學習的總體規(guī)劃、學生自主參與、聯系生活、拓展延伸以及學習成果展示等方面進行研究,旨在引發(fā)廣大同仁在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使語文綜合性學習更具情味、更有實效。
關鍵詞:初中 語文 綜合性學習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置,是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它強調語文課程的綜合性、探究性、開放性、實踐性、合作性、體驗性與生成性,尤其強調在學生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做了一些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以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為例,談談我的做法和思考。
一、做好規(guī)劃,循序漸進
《語文綜合性學習與指導策略》一書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更多地表現為一種隱性課程,應該融合于聽說讀寫的教學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應強調目標意識,并據此做出一學期或一學年的整體考慮和統(tǒng)籌安排?!苯y(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共有16次綜合性學習,分布在六冊教材中,其中七八年級每冊3次,九年級每冊2次。教學實踐中,我們應針對每冊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制訂相關的活動方案。例如,針對七年級上冊中的綜合性學習,可以制訂出以下方案:
這樣總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可以確保每次訓練均有側重點,多次訓練疊加,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二、自主參與,加強融合
綜合性學習注重融合,既有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也有學科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融合;既有思考創(chuàng)意與實踐操作的融合,也有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的融合。鑒于此,我們應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加強融合,突出實效。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少年正是讀書時”的過程中,我先安排學生填寫調查問卷,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國民閱讀狀況,同時審視自身的閱讀,通過對比找出自己與他人的差距,辯證地分析自己在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為自己開出提高閱讀質量的“藥方”。分析調查表將語文知識與數學學科相關知識相融合,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學生樂于嘗試。我還鼓勵學生廣泛涉獵,并推薦學生閱讀淺顯的哲學、美學、心理學著作,目的在于加強學科融合,提升學生的閱讀品位與思辨能力。
再如,指導學生進行“文學部落”綜合性學習時,我引導學生給文學社命名并說說名字的深刻含義;指導學生設置欄目,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指導學生科學分工,力爭在兩周內完成第一份班刊,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體會學習的成就感。因為欄目多樣,所以有語文、美術、地理等學科的融合;因為“一站式運作”,所以有各方面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
三、聯系生活,注重延展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闭Z文綜合性學習尤應將觸角從校園生活伸向家庭和社會生活,打通課本中的語文與生活的通道,體現“大語文”理念。如教學《孝老愛親》一課時,我們可布置一些“愛心家庭作業(yè)”:幫父母或祖父母做一件家務,并將其作為練筆的素材;為父母寫一首小詩,并當面誦讀給父母聽;去敬老院看看老人,并了解一位的老人的故事;留下一張照片,并寫一段簡雅的解說詞。學生對這樣的活動很感興趣,有的還在此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一杯香茗謝母恩”,“一首小詩訴衷情”,“一朵小花最清芬”,“一幅漫畫傳溫情”。有位同學寫了這樣一首小詩感恩母愛:
“有一種愛/哪怕傾盡所有/甚至是生命/也在所不辭/這就是母愛/有一種情/不求回報/即使星移斗轉/也泯滅不了她的初心/這就是母子情/有一類人/甘以衰老作為代價/不怕歲月刻下痕跡/只為細心雕刻最美的‘作品/她,便是母親/”
這首小詩內蘊深厚,情感充沛,拉近了與母親的距離,拓展了語文學習的外延,展現了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在學習《我的語文生活》時,我們開展了“對聯文化研究”專題性學習:了解對聯的定義及歷史——推薦對聯并寫推薦詞——師生共賞名聯——創(chuàng)作對聯。學生在假期到合肥的風景名勝、市井小巷中搜集對聯,一位同學出示了包公祠聯:“理冤獄,關節(jié)不通,自是閻羅氣象;賑災黎,慈悲無量,依然菩薩心腸。”他的推薦詞是:
此聯概括了包公當官的兩大特點:一是治理“冤獄”,能夠做到“關節(jié)不通”;二是遇到天災的老百姓,他卻“慈悲無量”,有著一幅“菩薩心腸”。此聯對仗工整,高度概括,可堪絕妙。
此次專題學習,學生接受文化熏陶,培養(yǎng)了實踐意識,鍛煉了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鑒賞能力,增強了繼承與推廣傳統(tǒng)文化的社會責任感。
四、展示提升,多維評價
我們應該讓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得以展示,促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學習《古詩苑漫步》時,我們既可組織古典詩歌朗誦會、詩歌賞析比賽,也可編輯一份與時令有關的簡易詩刊,或開展“飛花令”活動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學生的才情得以展示,活動留下了難忘的“痕跡”。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一學期或一年的綜合性學習成果編印成冊。如我班就將相關成果編印成了一本冊子,名曰《琥珀初成》。名字截取自唐代李商隱的《題僧壁》,語帶雙關:表層含義指琥珀中學的學生芳華初綻,深層含義指學生當不忘初心,銘刻最初的美好,記錄奮斗的美好。
我們還應對學生的綜合性學習進行多元、多維度評價。既要在多元任務和多元學習方式的基礎上進行評價,又要將自主合作與多元化評價結合起來;既要注重過程性評價,注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各方面的表現,又要從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著手,全方位考查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