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石永智
2018年1月29日,貴州省貴陽市召開關于全面開展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驗收及市屬高等院校校園網絡借貸清理整頓工作會議,避免因不良校園貸造成的極端事件的發(fā)生,實現市場出清、扶優(yōu)抑劣、規(guī)范糾偏。此次會議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網貸平臺的監(jiān)管力度,要求各高校切實做好學生網貸教育引導工作,進一步提高風險防范工作,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良性引導學生自覺抵制校園網貸,讓大學校園真正成為大學生成長的知識高地。
本研究調查范圍包括貴州省內本科院校,主要涉及三所典型高校——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財經大學的15個教學學院,共走訪調查300余人次,共發(fā)放問卷300份,實際回收問卷278份,回收率為92.67%。其中有效問卷255份,無效問卷23份,有效率為85%,并運用統(tǒng)計軟件和相關圖表對調查所得數據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結論如下。
(1)性別分布情況:在回收的255份有效問卷中,其中男生123人,占48%,女生132人,占52%,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2)年級分布情況:在回收的255份有效問卷中,大一學生72人,占28.24%;大二學生137人,占53.73%;大三學生34人,占13.33%;大四學生12人,占4.70%。調查對象年級分布不均衡,主要以大二學生為主,很大原因是因為高年級同學有很大一部分在外進行專業(yè)實踐或畢業(yè)實踐。
“大學生了解網貸平臺的途徑”分布情況:沒了解過占65.88%,自己主動了解占7.84%,朋友介紹占3.14%,媒體宣傳占1.57%,其他占21.57%。
從上述調研數據中可以得出:(1)每月生活費800~1500元的大學生人數最多,占62.75%;800元以下的大學生人數為19.22%。大學生中高端消費者的比例比較小,2500元以上的學生有16人,占6.27%。
(2)大學生生活費用的來源主要是家庭父母支持。依靠獎助學金、勤工儉學和貸款的比例只占18.82%,說明父母是大學生的主要經濟支柱。
(3)65.88%的學生不了解校園網貸平臺,而了解螞蟻花唄、京東白條這兩種類似于網貸平臺功能的比較多,對于其他平臺知之甚少。
(4)65.88%的學生不知道或沒有接觸過校園網絡。說明大部分學生并不知道也不了解網絡借貸平臺,大學生參與網絡借貸主要是那些生活開銷不高的學生,而且開銷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而進行網貸,主要涉及的網貸平臺有人人貸、趣分期、螞蟻花唄、京東白條。
(1)大學生消費觀念轉變,追求超前消費。“從發(fā)展階段來看,大學生未形成穩(wěn)定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貴州省高校大學生自我意識有所欠缺,再加上學生正處于求學階段,還沒有步入社會參加實踐活動,所以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響,改變自身對事物的看法,形成錯誤的消費行為以及錯位的消費觀。
(2)經濟利益驅動,網絡借貸發(fā)展。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種網絡借貸利用在校大學生喜歡“快錢”的思想,實施各種方法手段讓學生主動來網貸,而網貸帶來最直接的效應就是經濟利益。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消費欲望,但卻使他們忘記了求學的初心,過分追求超前消費。
(1)大學生自控能力不強。當今,獨生子女在我們這一代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豐富的物質生活環(huán)境讓他們更加注重自己,希望能夠有自己能獨立支配的金錢,然而,大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卻不強。根據調研結果表明,18%的貴州高校大學生認為廣告、電視等方式的宣傳能影響他們對于超前消費的看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他們容易過渡消費,而一些消費本來是不應該產生的;沒有認清自己需要什么而進行的消費,從而造成不良的網貸消費行為。
(2)網貸績效化,追逐高額利潤。網貸平臺僅僅是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給高校很多學生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進行高額網貸消費的大學生很多是由于家庭條件并不富裕,無法承擔其求學外的高額支出,才會進行網貸消費。自認為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打工掙到錢來償還,但因金額過高,通過兼職等往往不能償還高額的網貸資金,在面對網貸機構催債又無法解決時,被迫又向另一平臺貸款,但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從長期來看顯然沒有解決問題。
高校大學生要積極主動參加課外活動,通過實踐了解網絡借貸從而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合理的實踐活動,不但能促進大學生理解抽象事物,而且也能加強大學生認識自我的能力。在課外實踐中,大學生更容易理解一些事物的規(guī)律,也能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當前,金融知識普及在貴州很多高校逐步開展,例如貴州師范大學法學院會定期舉辦一些關于信貸消費的“法律小講堂”,讓大學生了解切身的法律常識。
高校要高度重視校園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有針對性地防范大學生網絡借貸行為;制定學生管理條例和相關細則約束學生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從生活中了解一些學生的消費習慣;在課堂上不僅要傳授知識,也要以身作則普及正面金融常識。通過教育和思想引導使大學生形成理性、正確的消費觀念。
網貸平臺要結合地區(qū)發(fā)展程度,制定符合地區(qū)發(fā)展的放貸利息,“級差利息,全面調節(jié)”,引導大學生逐步形成正確、合理的消費觀。校園網絡借貸平臺在審核借款人信息時,要多方面考慮借款者自身資信情況,進行還款能力審查;機構在披露相關信息時,盡可能做到準確、完整、語言通俗易懂,完善該平臺的公開透明化程度,使借款者放心。
貴州省相關監(jiān)管部門要加大對非法貸款平臺的治理力度。中國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銀監(jiān)會貴州省派出機構等相關金融監(jiān)管機構應該加強合作,嚴格把好監(jiān)管關。2018年3月期間,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闡述了機構改革等相關事宜,2018年3月13日正式發(fā)文銀監(jiān)會和保監(jiān)會合并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銀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擬訂銀行業(yè)、保險業(yè)重要法規(guī)草案和審慎監(jiān)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人民銀行。此次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突出了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里程碑,從一定程度對于規(guī)范貴州省網絡借貸怪象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對于完善貴州省地方性法律法規(guī)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杜忠原.大學生網絡借貸風險及其管理對策研究[J].電子商務,2017(1).
[2] 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李昂.消費主義透視下的大學生消費觀教育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
[4] 王雪云.互聯網下校園貸的發(fā)展與規(guī)制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7(6).
[5] Eunkyoung Lee,Byungtae Lee.Herding behavior in online P2P lending: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7.
[6] 汪瑩.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及對策建議[J].商場現代化,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