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娟
【摘 要】朗讀教學是中職語文教學中單位一種教學手段,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具有很大的作用和幫助。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學校和老師要加強對語文教學的重視,善于利用朗讀教學的優(yōu)勢,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語文 朗讀教學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70
一直以來,中等職業(yè)學校都是以培養(yǎng)技術性人才為教學目標。近年來,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很多中職學校都加大對學生職業(yè)技術方面的訓練和學習,過分強調專業(yè)課的學習,從而忽視了文化課的重要性。因此,部分語文老師也不再有以前教學的激情,語文教學也逐漸變得敷衍。在這種教學引導下,使得學生也不重視對語文等文化課的學習,只注重專業(yè)課的學習。實際上,學習語文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能夠使學生在以后的職場面試等場合脫穎而出。因此,學校和老師要改變上述錯誤認識,改變現(xiàn)在語文的教學現(xiàn)狀,運用科學有效的朗讀教學手段,再結合實際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進程,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朗讀教學。
一、朗讀教學的涵義及其重要性
(一)朗讀教學的涵義
朗讀作為語文閱讀的一種方式,主要是以發(fā)聲為形式來進行文本學習和理解的。而朗讀教學就是在日常是語文教學中,老師用帶有感情的語調進行文章朗讀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感官、大腦協(xié)調配合,體會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和思想,感受文學的魅力,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的結構和內涵,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
(二)朗讀教學的重要性
我國朗讀教學的歷史十分久遠,很多教育專家也在時刻強調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朗讀教學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可以說如果沒有朗讀,那么中職的語文教學將會變得枯燥、乏味,朗讀教學的重要性有以下幾點。
1.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眾所周知,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學生日常生活、工作很重要,而朗讀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同時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也在無形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了語感。
2.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
老師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可以牽引學生的思緒,將書面上的文字轉化成“有聲的文字”,從聽覺上幫助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或者課外文章,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結構、大意和思想。同時,老師還要讓學生親自進行文章的朗誦,讓他們的眼、口、手、腦共同工作起來,多種感官進行理解。
3.加深學生的記憶,便于學生積累知識。
老師在進行朗讀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情感傳遞的過程,有聲有色的朗讀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美,加深學生對文章詞句、段落的印象,幫助學生記憶、積累一些復雜難懂的知識點。
二、朗讀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開展策略
(一)發(fā)揮老師的示范作用
良好的范讀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朗讀教學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僻字以及糾正一些學生在誦讀時錯誤的發(fā)音。因此,老師要在朗讀時保證自己的字、詞發(fā)音準確,控制好自己的語速。在范讀前,還要先看一遍課文,對文章作品有個大概理解,從而知道該如何控制語感,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做到有感情的朗讀。老師還要把握情感投入的時機和程度,使其最大程度的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欲望。另外老師還要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普通話的水平能影響范讀的效果。
(二)先創(chuàng)設情境再進行朗讀
在日常的中職語文朗讀教學中,老師要巧設情境,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能夠讓課堂變得生動而有趣味,讓學生愿讀、樂讀。老師可以根據(jù)文章作品的類型和情感,在范讀時放一些適合朗讀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細細品味、體會作品的內涵和作者的思想。現(xiàn)在信息科技十分發(fā)達,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收集一些圖片、音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情境中達到與文章情感共鳴的境界,以提高課堂朗讀教學效率。
(三)給學生傳授朗讀方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朗讀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生也可以進行有效的朗讀。老師在日常授課中,不能只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傳授給學生習得知識的方法。在朗讀教學中,老師還要有意識的教給學生一些文章朗讀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可以自主去讀,通過自己的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文章中的人物進行零距離的溝通。其次,老師要注意學生朗讀時的發(fā)音、語調、情感。學生在剛開始朗讀的時候,語調和情感很容易把握不準,字詞的發(fā)音也容易出錯,很多學生都對朗讀產生畏難情緒,老師要在一旁激勵他們,幫他們消除這種畏難情緒,還要耐心的幫他們一一糾正錯誤,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讓學生最終達到發(fā)音準確,吐字清晰,節(jié)奏感強,語氣有感染力等要求,并把文章中包含的感情全部都挖掘出來。另外,班級里還會有一些學生總躍躍欲試,但是卻又害怕發(fā)聲,害怕在朗讀時出錯,受到其他學生的嘲笑和指責。老師遇到這種學生時要多鼓勵他們,并告訴他們不要害怕失敗,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勇敢踏出第一步。
(四)豐富朗讀形式,動員學生參加
老師還可以采取各種各樣的朗讀形式,比如齊讀,單個學生讀,分角色朗讀,朗讀競賽等形式,動員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增加學生朗讀的機會。老師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對朗讀形式進行合理的選擇。比如針對一些人物角色比較鮮明、數(shù)量多的文章時,老師可以采用分角色的朗讀方式。在上課前,先把文章中的人物角色定下來,讓被選中的學生在課下事先對文章進行朗讀理解,挖掘、參透文章中角色的情感和性格,進行課前彩排,爭取把文章作品中的人物演得活靈活現(xiàn),老師還要在一旁引導,幫他們更好的進入角色,展現(xiàn)更好的朗讀表演效果。分角色朗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其他學生也想嘗試一下。再比如老師可以找一些閱讀材料舉辦一個閱讀競賽,激發(fā)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材料進行獨特性的理解,創(chuàng)新性的朗讀,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老師還要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評價,評價時要準確指出學生不足的地方和做得好的地方,還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差異,評價要具有激勵性、向上性,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文是中職生理解其他學科,學好技術知識的基礎。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給學生做好朗讀榜樣,通過選擇科學、有效并且合適的訓練方法,切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朗讀能力,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也讓學生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