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立芹
我想小朋友們平時應(yīng)該有注意到:削了皮的蘋果放置一段時間就會變成茶色,那你知道蘋果為什么會變色?變了色還能吃嗎?帶著這個疑問,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實驗吧?。ㄊ褂玫毒邥r請成人幫忙或在成人的監(jiān)護下使用哦?。?/p>
實驗材料:碗,蘋果、水果刀、削皮刀、食鹽、水、保鮮膜。
實驗步驟:
1.將少量食鹽倒入清水中,攪拌均勻,做成淡鹽水。備用。
2.用削皮刀削去蘋果皮,再用水果刀將蘋果切成四塊(只用三塊)。
3.把第一塊蘋果放在一只空碗里,暴露在空氣中;把第二塊蘋果放在一只空碗里,碗口封上保鮮膜;把第三塊蘋果放在盛有淡鹽水的碗中,注意水要漫過蘋果。
4.30 分鐘過去了,你會看到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暴露在空氣中的蘋果開始變色,封上保鮮膜的蘋果稍微有點變色,放在淡鹽水中的蘋果新鮮如初,一點也沒有變色。
5.兩個小時過去了,暴露在空氣中的蘋果變色更為明顯,邊緣呈現(xiàn)茶色斑塊,揭開封在第二只碗上的保鮮膜,看到蘋果還是稍微有點變色,放在淡鹽水中的蘋果依然新鮮如初,一點也沒有變色。
6.每塊蘋果都咬上一口,嘗一嘗口感,發(fā)現(xiàn)放在淡鹽水中的蘋果口感特別好,暴露在空氣中的蘋果口感最差。
實驗原理:
蘋果削皮后,果肉里有一種叫酶的物質(zhì)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jié)合,變成一種叫氧化酶的物質(zhì),這樣蘋果就成了茶色。顏色改變后,蘋果所含營養(yǎng)隨之減少,吃起來味道也會差一些。
為了減少蘋果削皮后與空氣的接觸,可以用保鮮膜封住,阻隔空氣,能夠延緩蘋果變色的時間,也可以放入淡鹽水中,能提高蘋果的鮮味和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