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薇陶
瑪莉亞·史利偉在《做自己》一文中寫道:“人生就像一場放逐與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將自己交給了世俗,用別人和社會既定的軌道羈絆自己前行的腳步。”人生從來都是自己的人生,所以做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無須在意別人的評價。
聽到“人生價值”這個詞,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做出過偉大的貢獻,比如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頓。對,他們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確實不容忽視,但是人生價值也并非那樣高不可攀,也不是那樣遙不可及,每個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人生價值。清潔工有清潔工的價值,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會如此整潔;快遞員有快遞員的價值,沒有他們,我們怎會如此快地收到自己的貨物?所以說,你現(xiàn)在所做的事就是你的人生價值,認真做好你手頭的工作就是在證明你的人生價值。
做自己,不需要刻意地去證明自己,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耶魯村官秦玥飛,放棄了本可以在大城市發(fā)展的機會,遵從自己的本心來到了農(nóng)村發(fā)展。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在殿堂與田壟之間,他選擇了田壟,那是因為他相信在農(nóng)村里他可以發(fā)展得很好。做自己,無須主動去博取他人的好評,也不必自我表現(xiàn)來刻意證明,只需要“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氣質(zhì)和“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自信。然而,總有一些人在追求人生價值的路上迷失了自我,守不住心中的那半畝方田。日本早稻田大學的一個在讀學生小保方晴子,就是因為受不住虛名和利益的誘惑,迫不及待地想要證明自己,所以就編造了學術(shù)研究。真相總有一天會顯露,而當一切破滅之后又該何去何從?
做自己,不讓別人的評價和世俗的眼光來破壞你的生活。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被ヂ?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展下的時代,人們的一舉一動都毫無保留地呈現(xiàn)在了眾人眼中。每當災難發(fā)生,很多公眾人物總會捐款,馬云就是常常被“挾捐”的一個。網(wǎng)民都譴責他作為首富卻不捐款,其實他早就捐了。但是,他從不在意別人的評價,就是做自己,不公布他捐了多少錢,不想被打擾既定的生活節(jié)奏。有些善意表達了就好,不需要高調(diào)地表現(xiàn)出來讓人們評說。
人生屬于你,所以你的人生價值只有你自己能夠評價。人生價值無須證明,你做了便是價值,無須在意別人的評價,做自己。
點評
本文標題即彰顯中心論點。首段就扣緊論題,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分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價值,只需做自己,不需要刻意去證明,也不要讓他人的評價和世俗的眼光來破壞你的生活,并引但丁的話、舉馬云的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結(jié)尾再扣論點和標題。全文結(jié)構(gòu)清晰,說理層層深入,顯示了考生良好的思辨能力和謀篇布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