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寧
眾所周知,胡世宗曾在 1975年和 1986年兩次重走紅軍長征路,他告訴記者,馬拉松與長征是有相同之處的?!霸谒械倪\動中,唯獨馬拉松與其他項目不太一樣。它不像籃球、排球、足球依靠團體取勝,也不像鉛球、鐵餅、標槍靠個人一下子就完成的項目。我們都知道馬拉松的歷史淵源,參加這個運動即使跑半程還需要跑 20多公里呢,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堅持下來的?!?/p>
在胡世宗看來,很多人愿意參加這項運動,說明這項運動內(nèi)在需要的堅持精神吸引著大家?!斑@與人類的精神是相通的,是一致的。比如紅軍的長征精神,在極端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紅軍從江西瑞金走到陜北延安,兩萬五千里忍饑挨餓,不怕流血犧牲,參加無數(shù)次拼死的戰(zhàn)斗,勇往直前,無往而不勝,這是革命前輩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為了記錄自己重走長征路,胡世宗出版了 6本有關(guān)長征的書籍,他說,“長征精神與馬拉松精神非常相近,馬拉松是一項勵志的運動!”
很多人對馬拉松 42.195公里的長度望而生畏,“跑那么老遠啊,能跑得下來嗎?”胡世宗認為,此次沈馬將在沈陽城全面點燃勵志之火,“到時候,成千上萬的人參加到長跑的隊伍中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親子賽程、情侶賽程。一個人跑馬拉松,他的家人都來為他加油打氣,這真的是沈城的一樁大事、喜事、幸事?!痹诤雷谘壑?,比賽名次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和感受沈馬的精髓。“跑馬拉松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股子韌勁兒,要有堅持的精神。我們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馬拉松的精髓,讓我們的人生貫穿這種寶貴的精神。”
胡世宗說,自己書房里長年懸掛著作家丁玲題贈的“水滴石穿”和書法家沈延毅題贈的“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樣的條幅,而他無論在寫作還是生活中都時刻銘記著“堅持”精神。胡世宗堅持寫日記半個多世紀,一直寫到今天,“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給我出版了17卷、972萬字的《胡世宗日記》,我想這就是踐行馬拉松精神吧。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都需要這種堅持精神,比如我愛好集郵,幾十年里我不放棄,積累下許多有益的郵品并創(chuàng)意了一些獨特的集郵項目;我自駕從沈陽去海南,又從海南返回沈陽,靠的也是這種堅持的精神?!?/p>
“隨著時間不停止地前行,沈馬也會很快成為歷史。但這是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因為它產(chǎn)生了很多勵志的效果,這才是長久的,也是深遠的?!焙雷谥毖院糜氧U爾吉·原野同時愛好寫作和長跑,他從中獲得了快樂,所以能夠堅持下來?!巴瑯?,我寫日記和集郵,沒有人交給我任務(wù),也沒有人規(guī)定我必須怎樣做,但我愛好它們,并從中獲得了難得的快樂,所以我能夠堅持下來?!?/p>
從馬拉松當中,胡世宗感悟到別樣的內(nèi)涵:“在每個人看來,世界上的事情有一些是有意義并且有意思的;有的只是有意義但無意思,或意思不大;有的是只有意思而沒什么意義。這也因人而異,如果你喜歡做一件事,覺得它對你有意義并且有意思,你就把它堅持做下來,像跑馬拉松一樣堅持跑到終點,不半途而廢,你會因此而感到快樂。你必定是人生的贏家!如果你在堅持中異常苦惱和煩悶,那就毫無意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