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攝影師愛德華·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以拍攝工業(yè)景觀而聞名,他專門以大幅照片記錄人類活動對于地球自然風景的改造,比如:礦山尾礦、采石場、廢料堆等。他的作品意象宏偉,有一種令人敬畏的美麗,同時也表現出自然與人為改變之間“不妥協(xié)”的緊張感。這些照片提醒人們,這些侵入地球的行為源于人類長期的需求和欲望,它們顛覆了“自然崇高”的通常觀念,引領人們重新認識時代景觀。
伯汀斯基1955年出生于安大略省的圣凱瑟琳斯,父母是來自烏克蘭的移民。11歲時,父親購買了一套暗房設備,伯汀斯基學會了如何制作黑白照片,后來他和姐姐在當地的烏克蘭中心建立了一家小型工作室,拍攝肖像。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伯汀斯基正式學習了圖形藝術和攝影,1976年獲得藝術攝影文憑。
伯汀斯基的大部分攝影作品采用大幅面相機拍攝,他經常使用高架平臺和航拍的手法,將視角定位在景觀的高處。他的照片有一種怪誕的美感,引發(fā)了很多不同角度的討論,而這也正是他拍攝這些作品的意圖。人類總是被欲望驅使,希望社會高度繁榮,然而總有一天,我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認識到“成功”背后的痛苦。一方面,人類的消費依賴于自然資源的消耗,另一方面,我們也真誠地希望自己生活的地球健康發(fā)展,伯汀斯基的影像正是當下時代矛盾的映照。
2012年墨西哥地熱發(fā)電站
1996年加拿大安大略省薩德伯里鎳尾礦
2007年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礦場
2013年西班牙加的斯河
2001年孟加拉國吉大港拆船廠
199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韋斯特利的廢奔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