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一種工具,語文能力是一種技能技巧,它必須完成語言文字的訓練,才能把知識轉(zhuǎn)為能力。張志公先生在論述“語文”這個工具時指出:凡屬工具,最重要的是準確地操縱它,熟練地運用它。只有這樣,它才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準確地操縱、熟練地運用“語文”這個工具,這是一種技能,而技能的形成,必須靠訓練,也只有靠訓練才能使老師們在教學時砍掉多余的講解和繁瑣的分析,節(jié)約每一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練讀書,練說話,練造句,練寫篇段,保證訓練的量,提高訓練的質(zhì)。那么,如何立足于課堂,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并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
關(guān)鍵詞:語言;語文;教學
一、 抓住重點,落實訓練
根據(jù)課標對第一學段閱讀的要求: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如在教學《稱贊》時,我重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理解、積累與運用,從而落實語言訓練。(1)圖文結(jié)合:“粗糙”一詞的教學,我讓孩子們先仔細觀察屏幕中的三個板凳中最粗糙的那一個,從具體形象的圖畫感知了“粗糙”的意思,然后再引導學生比較觀察另兩個板凳與這個板凳的粗糙程度,從中理解“一個比一個好”的意思,從而了解小獾做板凳的用心和認真。(2)動作演示:“仔細地看了看”,讓學生上臺表演小刺猬的這個動作,以學生為主體,表演完后說說剛才這位同學怎么看?讓學生談感受,從而理解“仔細”這個詞,進一步體會到小刺猬也是通過仔細地觀察,發(fā)自內(nèi)心稱贊小獾的。(3)想象聯(lián)系:“泄氣”一詞的教學,引導學生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已有的感知談感受:假如小刺猬一開始不是稱贊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也許會怎樣呢?(4)聯(lián)系上下文:小獾的進步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引導孩子們聯(lián)系上下文,從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中找答案。
二、 以讀為主,加強訓練
讀,是眼、口、耳、腦協(xié)調(diào)進行的活動,絕不僅僅是口的活動。通常說的“口誦心惟”包含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通過文字再現(xiàn)畫面,進入意境,領(lǐng)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及作者情感。因此指導多讀是閱讀教學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發(fā)展學生思維和認識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斗Q贊》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讓學生通過不同層次、不同方式、不同要求的朗讀,在讀中感悟,領(lǐng)悟到稱贊帶來的快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我不是要求學生死讀,盲目地讀,而是讀書目標明確,訓練到位。做到(1)讀的目的明確。如:一邊默讀課文,一邊用橫線劃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稱贊的句子;學習第7自然段,讓孩子們自由輕聲地讀一讀,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這樣讓學生知道讀的目的。(2)讀的層次分明。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插圖這一重要的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圖文結(jié)合地讀,前面幾個自然段的讀是采用先讀文,再借助插圖來領(lǐng)會語言文字的意思,以突破重難點。而第9、第10自然段,采用了從圖到文,放手讓學生尋找圖文的相同點,體驗小獾手捧蘋果的激動勁兒和小刺猬手舞足蹈的喜悅心情,放手讓學生去讀課文。其中小獾對小刺猬的稱贊語,引導學生體會小刺猬的蘋果是自己采來的,從而指導朗讀:“我似乎聞到蘋果的香味了,能再香一點嗎?”“我聞到了,蘋果真香!我也想讓你們聞聞蘋果的香味”“讓聽課的老師也來聞一聞,大家一起讀?!边@種不同層次的朗讀,學生便能用內(nèi)心的情感讀出蘋果的“香味”,達到品讀感悟的升華。(3)讀的形式多樣。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范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稱贊的句子,然后重點指導朗讀。抓住稱贊的話,通過讓學生試讀,教師范讀,特別注意讀好“真”“一個比一個”“香極”這些重點詞,讀好語氣,讀出感情,這樣就巧妙地教給了學生朗讀的方法。然后指名讓學生讀、配上動作讀、賽讀、集體讀、分角色讀,而且讓學生互相評價,老師也在評價中注意鼓勵和稱贊學生,給學生帶來了好心情,師生也起到互動的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激發(fā)了學生讀的興趣,并在讀中反復品味,反復感悟,不斷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朗讀水平,既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滲透了思想教育,可謂“文道”雙收。
三、 啟迪方法,促進訓練
在指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中還要注意通過教學中的例子讓學生自覺地總結(jié)出學習的方法,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教學中,我注意把握住兩個關(guān)鍵的地方:一是“舉一”時,教師的“扶”是必要的,不可少的?!胺觥斌w現(xiàn)了教師的指導作用,這種指導主要表現(xiàn)為引導學生理解范例,及時從中總結(jié)出規(guī)律和方法;二是“反三”時,引導學生把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語言材料、語言形式來表達。如教學《云房子》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進而喚起學生想象,感受白云的奇形怪狀及小鳥們的可愛,然后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首先,我抓住重點句“哇,這么多白云!我們來造云房子!”,讓學生讀中悟出小鳥們造云房子的快樂。其次,為使學生感受云朵的千姿百態(tài),我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想象出小鳥造出的云房子會是什么樣子,要求學生假設自己是小鳥,會有什么感覺呢?然后要求學生學學課文中勤勞的小鳥,也來造造自己所希望的云房子。于是,這些學生真像小鳥一樣快樂無比,紛紛說出了“蘋果、汽車、雨傘、小兔、松樹”等云房子,學習興趣一下被激發(fā)起來,思維活躍起來,表演是那么逼真,朗讀是那么到位,想象是那么豐富。最后,我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用規(guī)定的句式:“白云真( )呀!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 )?!闭f說自己想造的云房子。提出這一要求后,先讓學生各自小聲說,再在學習小組互相說,然后指名學生上臺說。學生全面得到了訓練,有的孩子說道:“白云真可愛!有的像一群綿羊,在草地上吃草;有的像一只仙鶴在引吭高歌,還有的像雪花在翩翩起舞?!薄鞍自普婷利悾∮械南褚粋€紅通通的大蘋果,有的像一只活潑可愛的小白兔,還有的像小溪在流淌。”……當我讓學生按這一句式寫一句話時,學生下筆便如行云流水,一會兒功夫,就寫出了一句句個性鮮明的語句。這種語言積累多了,量變會引起質(zhì)變,學生的語言能力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簡介:
林春芬,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