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德波頓
英國著名藝術(shù)家約翰·羅斯金出生于1819年的倫敦,他的大多數(shù)作品圍繞著一個主題——如何擁有美景。
羅斯金認為,只有一種辦法可以正確地擁有美景,那就是嘗試通過藝術(shù)、通過書寫或繪畫來描繪美麗的地方,而不考慮我們是否真的具有這樣的才華。
你畫得好不好并不重要,繪畫最重要的作用是教我們?nèi)ビ^察:不是走馬觀花地看,而是關(guān)注。樹干是如何與樹根相連的?霧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一棵樹的色澤似乎比另一棵更深?在素描的過程之中,類似的問題不斷地出現(xiàn)并得到回答。
在一篇文章中他寫道:“讓兩個人外出散步,一個是優(yōu)秀的素描家,另一個則對這類東西毫無喜好。他們順著一條林蔭道往前走時,對這片景色的感受會有很大的區(qū)別。一個將看到一條小路和樹木,他會認為樹是綠色的,但是他不會對此做任何思考,他會看到陽光閃耀,并覺得很舒服,僅此而已!但是素描家會看到什么?他的眼睛習慣去探尋美的原因、美的最細微的部分。他抬頭向上看,觀察陣雨般散射的道道陽光是如何從頭頂閃爍的樹葉間灑落下來,直到林間充滿翠綠的光。他會這里看看、那里看看,一條樹枝從樹葉的遮蔽中伸出來,他會看到翠綠色的苔蘚散發(fā)著寶石般的光芒,還會看到色彩斑斕的地衣,白色和藍色、紫色和紅色都交織、混合在一起,織成一片鮮艷奪目的錦緞。接著他會看到凸凹不平的樹干和扭曲的樹根,樹根在陡峭的河岸上像蛇一樣延伸開去,而岸邊鋪著草皮的斜坡,被有著千萬種顏色的花朵鑲嵌。這難道不值得細細品味嗎?然而,如果你不會素描,你只會經(jīng)過這條綠色的小路,當你再次回到家時,你不會覺得有什么值得一提或回味再三,你僅僅是走過了它?!?/p>
羅斯金不僅鼓勵我們作畫,他還認為我們應該寫作。寫作就是用文字畫畫,這樣做可以鞏固我們對美的印象。
令人陶醉的景致通常讓我們意識到語言的貧乏。在湖區(qū)給一個朋友寄的明信片上,我?guī)е撤N絕望,匆忙寫道:“這里景色很美,天氣潮濕、多風?!绷_斯金會將這樣的語句更多地歸因于懶惰,而不是缺乏能力。他認為,我們有能力進行大量豐富的語言描繪。導致失敗的結(jié)果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問自己足夠多的問題,沒有精確地分析我們的所見和所感。我們不應當僅僅停留在“這片湖很美”的感覺上,我們應該更加積極地問自己:“這片開闊的水面究竟有什么地方如此吸引人?它會讓人聯(lián)想到什么?除了用‘大這個字之外還有什么更好的字詞可以形容?”
整個成年時期,羅斯金都對英國人拒絕更有深度地談論天氣而感到沮喪,他們用于形容天氣的形容詞總是“潮濕、風大”,這尤其讓羅斯金感覺不適:“在整個喋喋不休的人群中,誰能告訴我,在今天中午,環(huán)繞著地平線的一大片綿延的白色高山,究竟是何種形狀,那峭壁又有何種姿態(tài)?誰看見從南面照射過來的狹長光束照耀著山頂直至白雪融化、崩流而下形成像藍色的雨滴?誰看見昨晚當陽光不再照耀,被西風吹得猶如凋零的樹葉般的朵朵烏云在空中的舞蹈?”
羅斯金曾得意地說,他將天空裝進了瓶子里,就像他的酒商父親將雪利酒裝進瓶子里一樣小心翼翼。這里有一篇日記,記載了1857年秋天,在倫敦,羅斯金將天空裝進瓶子的一天:
11月1日一個紅暈中的早晨,翻騰的云呈現(xiàn)出柔軟的紅色,云邊的紅更加鮮艷,接著漸漸變成紫色?;疑脑贫溆晌髂巷h來,從其下方向它們靠近,地平線上,飛云和卷云之間則是灰色的積云。多美的一天……遠處所有的紫色和藍色、樹叢中迷蒙的陽光、綠色的田野……小心觀察那精美的景致,藍色的天空中飄舞著金色的葉子,栗子樹纖細而矮小,星星將黑暗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