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天樂, 王 慶, 程 翔
(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藥學院,安徽 亳州 236800)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其用途廣泛,需求量較大?,F(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白芷主要含有香豆素類的活性物質,具有鎮(zhèn)痛消炎、抗氧化等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外科炎癥、皮膚科和婦科等疾病的治療[1]。白芷除藥用外,還被用來制作保健品、香料和化妝品等,雖然白芷在全國的種植面積不小,但是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每年的缺口很大[2]。白芷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香豆素類的化合物,通過預試驗發(fā)現(xiàn),白芷采收時被丟棄的部分也含有香豆素類成分,且白芷地上部分的體積較大,具有重大開發(fā)利用價值。然而,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大部分處于細胞內,被較厚的細胞壁包裹,溶出度較低,白芷莖和葉相比,此類問題更加突出。纖維素酶可水解植物細胞壁的纖維結構,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在天然藥物的提取方面應用廣泛[3]。本試驗以白芷莖總香豆素的提取率為指標,采用正交設計,借助纖維素酶研究白芷莖的最佳提取工藝,希望對白芷地上部分的綜合開發(fā)利用提供研究基礎。
白芷莖采集自亳州市譙東鎮(zhèn);歐前胡素產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10826-201616;纖維素酶,CAS號:9012-54-8,分子量:45 000~75 000,山東西亞化學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L54738;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1901PC),上海奧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萬分之一電子分析天平(MF1204)上海亞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1.2.1 試驗用溶液的制備 取歐前胡素約5 mg,精密稱定,用60%的乙醇定容于50 mL的容量瓶中,得標準品溶液。 分別稱取白芷莖干燥粗粉4.0 g,加120 mL提取溶劑,按照試驗設計,以不同的纖維素酶濃度、不同乙醇體積分數(shù)、不同提取溫度來提取,提取終點滅酶10.0 min,使用上述條件同時提取2次,合并濾液并濃縮,用60%乙醇定容于50 mL容量瓶中,得供試品溶液。
1.2.2 測定波長的選擇 在紫外區(qū)波段進行測定發(fā)現(xiàn),標準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在300 nm處有共同的最大吸光度,有利于保證含量測定的準確性,且與文獻報道一致,故選擇300 nm為測定波長。
1.2.3 標準曲線的繪制 取0.5、1.0、1.5、2.0、2.5 mL的標準品溶液,用60%的乙醇分別定容于10 mL的容量瓶中,于300 nm處測定吸光度(60%的乙醇溶液為空白溶液),以吸光度為縱坐標(y),標準品溶液濃度(μg/mL)為橫坐標(x),繪制標準曲線,得曲線方程為:y=0.044 6x-0.022 4,R2=0.997,表明歐前胡素在濃度范圍4.6~20.3 μg/mL內具有良好的線性。
1.2.4 總香豆素的含量測定 準確吸取供試品溶液1.0 mL,用60%乙醇定容于50 mL容量瓶中,于300 nm處測定吸光度(60%的乙醇溶液為空白溶液),利用線性求出總香豆素濃度,按下式計算總香豆素的提取率(R)。
上式中:C為利用線性求出總香豆素濃度(μg/mL);N為稀釋倍數(shù)(n=50);V為提取的供試品溶液的定容體積(50 mL);M為樣品的質量(g)。
1.2.5 方法學驗證 (1)穩(wěn)定性考察 準確吸取供試品溶液1.0 mL,60%乙醇定容于50 mL容量瓶中,分別在0、2、4、8、12、24 h時測定其在300 nm處的吸光度(60%的乙醇為空白溶液),結果RSD=1.6%,說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wěn)定。 (2)精密度考察 吸取標準品溶液1.0 mL置于10 mL的容量瓶中,用60%乙醇定容后在300 nm處測定其吸光度(60%的乙醇為空白溶液),重復測定5次,結果RSD=0.3%。 (3)重復性考察 在相同工藝條件下制備5份供試品溶液,分別測定其在300 nm處的吸光度(60%的乙醇為空白溶液),結果RSD=2.1%,說明重復性良好。 (4)加樣回收率考察 取已知含量的白芷莖的干燥粗粉5份,每份2 g,分別加標準品溶液5.0 mL,在相同工藝條件下制備5份供試品溶液,分別測算其總香豆素的提取率并計算加樣回收率,平均加樣回收率=100.43%,RSD=2.2%。
1.2.6 正交試驗 預試驗發(fā)現(xiàn)當料液比(g/mL)在1∶30及以上、提取時間在60 min及以上,提取率幾乎不再增加,在預試驗的基礎上,以總香豆素提取率為判斷指標,固定料液比(g/mL)為1∶30、提取時間為60 min,選取酶濃度(mg/mL)、乙醇體積分數(shù)、提取溫度3個因素為考察對象,設計L9(34)型正交表,按照“2.1”節(jié)的方法進行正交試驗(表1~2)。
表1 正交試驗結果
表2 方差分析
F0.05(2,2)=19.00; F0.01(2,2)=99.00。
綜合分析表1~2可知,各因素對白芷莖總香豆素提取率的影響主次順序為纖維素酶濃度>乙醇體積分數(shù)>提取溫度,其中纖維素酶濃度對白芷莖總香豆素提取率具有顯著影響。白芷莖總香豆素提取率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酶濃度2.0 mg/mL、乙醇體積分數(shù)45%、提取溫度55 ℃。
稱取白芷莖的干燥粗粉3份,每份4.0 g,分別以最佳提取工藝進行提取,根據(jù)標準曲線及1.2.4節(jié)的方法進行測算,總香豆素提取率分別為1.55%、1.61%、1.59%,平均為1.58%。
比較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白芷莖總香豆素的提取率,每種方法做3組平行試驗,提取率取平均值(表3)。
表3 不同提取方法的總香豆素提取率
由表3可知,纖維素酶法的總香豆素提取率可達1.56%,比傳統(tǒng)的加熱回流法和煎煮法分別提高了27.9%和64.2%。
本研究表明,白芷莖總香豆素提取率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酶濃度2.0 mg/mL、乙醇體積分數(shù)45%、提取溫度55 ℃。應用最佳工藝進行白芷莖總香豆素的提取率可達1.58%,比文獻報道的白芷根部的香豆素含量還要高[4-5]。同時,纖維素酶法具有提取條件溫和,提取率高等優(yōu)點[6-8],和傳統(tǒng)的加熱回流法和煎煮法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說明該法可以用于白芷莖總香豆素的提取。
結合課題組前期研究[9],可以看出,同樣以歐前胡素作為標準品,但是白芷葉和白芷莖的總香豆素紫外最大吸收峰是不一致的(白芷葉313 nm,白芷莖300 nm),說明白芷葉和白芷莖中所含的香豆素類物質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研究時應注意區(qū)分。
近年來,資源相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中醫(yī)藥發(fā)展的突出矛盾之一,對于藥用植物資源,應實行綜合評價與開發(fā),以合理利用有效避免枯竭和浪費[10]。除白芷外,還有很多中藥如白芍、紫苑、桑白皮等都每年的需求量都很大,這些藥材傳統(tǒng)的藥用部位都是其根部,大量的地上部分被丟棄,造成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根據(jù)植物遺傳規(guī)律及次生代謝產物的分布,具有重要藥理作用的藥物往往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器官,開展對此種藥材的非藥用部位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1-12],本次研究結果對其他類似藥材的二次開發(fā)具有實際的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