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生
(山西西山晉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斜溝煤礦,山西 興縣 033602)
在我國一次性大采高工作面采煤技術已經成熟,在高產高效礦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從采煤現場來看,隨著一次性采煤高度的增加,煤壁片幫嚴重,片幫范圍從幾米至十幾米,甚至斷續(xù)整個工作面,且片幫后,由于空頂距增大,常引發(fā)端面冒漏,惡化頂板條件,制約生產。同時,高冒落的煤巖塊,還有可能砸壞設備或傷及工作人員,給礦井安全帶來隱患。在煤壁片幫機理及防治措施課題中,斜溝煤礦根據8#煤層地質條件,深入研究煤層開采空間應力情況,并利用FLAC3D數值模擬煤壁應力,通過簡化支架與煤壁組合體受力情況,從“壓桿”理論在形式上以短粗壓桿穩(wěn)定性探討煤壁撓度和片幫深度,初步摸清了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幫和端面冒漏機理,為有效防治片漏提出了理論依據。
井田為一走向近南北,傾向西的單斜構造,地層傾角9°~12°,8#煤層頂板多為砂巖及砂泥巖的復合型頂板,采掘中揭露的頂板煤巖層間,常見明顯的構造摩擦鏡面,煤層主裂隙帶走向一般為186°,傾向276°、傾角53°,構造應力σ構方向為近東西向。此時,煤體內空間三向受力平衡,即∑Fy=0,∑my(F)=0、∑Fx=0,∑mx(F)=0、∑Fz=0,∑mz(F)=0.
圖1 煤層開采煤壁空間直角坐標交匯應力圖
煤層開采煤壁空間直角坐標交匯應力圖見圖1.由圖1可知,在與y軸垂直的兩平面上,正應力為σy=KγH=2 700~33 300 KN/m2=2.8~33.3 MPa,切應力為τy;在與x軸垂直的兩平面上,正應力為σx=λmaxKγH±σ構,切應力為τx. 此時,煤壁附近煤體內應力面的受力大小,取決于應力集中系數K、側壓系數λ、σ構的大小及方向,應力斜截面走向均垂直于煤壁,應力面均傾向于工作面兩順槽,形成交匯共軛應力面,在煤壁附近煤體內形成相割裂隙,遇煤體內生裂隙時,則加速發(fā)育程度。
在與z軸垂直的兩平面上,主應力為單向正應力σz=λKγH,此時,煤壁為自由面,抗壓強度較小,σzmin應力往往沿煤層結構弱面釋放,在煤壁附近煤體內發(fā)育水平裂隙;在煤壁附近的煤體深處σzmax=1 269~15 651 KN/m2=1.3~15.7 MPa,應力斜截面走向平行于煤壁,應力面傾向于煤壁,形成裂隙,根據“庫侖-莫爾”強度理論,巖體剪切破壞準則可表示為:τz=c+σxtanφ.式中,c為煤體的黏聚力,取2.1,MPa;σy為y軸向的應力,MPa;φ為煤體的內摩擦角,取38.4°,得τz=4.3~28.5 MPa.利用斜直線型強度包絡線求得煤壁剪切破壞面與最大主平面的夾角a=45°+φ/2,此時,σzmax應力將向煤壁側沿α面釋放。
在頂板來壓期間,煤壁附近煤體應力增大,煤體內部破裂加劇,并伴有“嘣嘣”的響聲。在煤壁深處,由于z軸方向的擠壓逐漸增大,其抗壓強度也逐漸增加,煤壁由近似單向受力狀態(tài),逐步過渡到空間三向受力平衡狀態(tài),隨工作面不斷推進時,應力峰值也將穩(wěn)定地在煤壁深處向前移動。
煤體開采后,由于破壞了原始應力平衡,在煤壁的前方形成了松塌區(qū)、松弛區(qū)、塑性區(qū)、彈性區(qū)應力升高部分和彈性區(qū)原始應力區(qū)等5個區(qū)域。煤壁前方松塌區(qū)和松弛區(qū)為煤體殘余強度支撐區(qū),見圖2.
1—彈性應力 2—彈塑性應力 Ⅰ—松塌區(qū) Ⅱ—松馳區(qū) Ⅱ、Ⅲ—塑性區(qū) Ⅳ—彈性區(qū)應力升高部分 Ⅴ—彈性區(qū)原始應力區(qū)
利用FLAC3D數值模擬分析,煤壁附近煤體受到應力強度極限后,殘余強度仍保持較小的承載能力,支撐應力沿采煤空間呈“C型”分布,見圖3.
圖3 工作面開采后煤壁應力分布圖
表1 采高與片幫深度關系計算表
由表1可以看出,隨著工作面采高的增加,煤壁片幫預裂深度逐漸加大,也就是說片幫煤體自重力在掙脫頂板和裂隙面的黏結力不斷加大。只要在工作面煤壁撓度段加大側向壓力或增強煤壁強度,煤壁的片幫預裂深度就能減小,煤體自重就能減輕。因此,只要有效地控制了煤壁的片幫,就能消除端面冒頂的誘發(fā)因素。
以斜溝煤礦18102工作面為例,該面走向長5 279 m,傾向寬303.2 m. 在工作面老頂初次垮落,采高達到設計的6.3 m后,工作面中間煤壁片幫現象逐漸嚴重,影響正常生產。根據表1在煤壁最大撓度段施工2倍煤壁片幫深度的小孔徑注漿孔并注漿,增強了煤壁強度,控制了煤壁片幫現象。
1) 采用前梁加伸縮梁,帶二級護幫結構,縮小端面距,使護幫板緊密接觸煤壁撓度位置,加大煤壁最大撓度位置的側向受壓,進一步控制煤壁撓度段片幫的形成。
2) 保證支架的初撐力,割煤時實行雙向鄰架自動順序控制,追機移架,移架采用“帶壓擦頂移架法”,移動時要一步到位,避免二次降架,通過頂板“建梁”的作用傳遞給煤壁上方,減少對煤壁的壓力。
3) 遇到煤壁片幫嚴重時,采煤機在割煤過程中,前滾筒降刀割過,減小對煤壁撓度段的干擾力,采煤機割過后,及時打出護幫板;遇到構造應力集中地段時,工作面應留0.7 m厚的頂煤托頂推過,若片幫仍在加劇,應超前預注固安特化學漿,提高頂板和煤壁的整體性及強度。
1) 以原始煤巖體空間應力為基礎,列出了采動對原始巖體空間應力影響的關系式,以及采場應力的重新分布,將采煤工作面“支架與煤壁組合體”視為矩型截面,利用壓桿公式得出采高與片幫的關系規(guī)律,為采場控制片幫提供了依據。
2) 通過加大煤壁側向受壓、加足頂板初撐力提高頂板支護,以及采煤機降刀割過、煤壁預注化學漿提高煤壁撓動段的完整性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煤壁片幫深度,減少了大面積片幫甚至冒頂的誘發(fā)因素,給正常生產創(chuàng)造了條件。特別是在地質構造破碎段推進時,工作面日產達到16 508 t,實現了大采高工作面高產穩(wěn)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