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琴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合理地組建生物實驗興趣小組,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初中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教師組建生物實驗興趣小組,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能使學生形成科學思維、形成求實態(tài)度、深化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生物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生物實驗;興趣小組;科學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G421;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1-0035-01
與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相比,現(xiàn)在的教學更加重視對生物實驗的探究。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組建實驗興趣小組,跟學生們一起研究生物實驗,進而提升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同時,通過組建興趣小組進行生物實驗探究,能夠幫助學生們學會比較分析一些生物現(xiàn)象,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進而深化創(chuàng)新意識。
一、實驗探究,形成科學思維
教師組建生物實驗興趣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在幫助學生們學會如何分析生物相關實驗規(guī)律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初中生實驗探究的能力,首先就應該培養(yǎng)他們的實驗觀察能力,然后通過實驗跟他們一起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最后使他們形成一定的科學思維。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生物一年級上學期第五章“人體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于食物”第一節(jié)“飲食與營養(yǎng)”這一章節(jié)實驗“鑒定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先組建實驗興趣小組,然后跟學生們一起準備好實驗材料:花生、饅頭、菜油、雞蛋清、燒杯、溫度計、解剖針、鐵架臺、三腳架和酒精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們通過多媒體播放和演示實驗的過程,初步了解和鑒定脂肪、糖類和蛋白質的生化檢測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還請興趣小組的學生們分別完成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已知成分的鑒定。由于是不同的興趣小組鑒定不同種類的材料,當每一組興趣小組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分別完成了所含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食物成分探究性實驗后,教師進一步讓每個小組之間進行討論不同小組實驗過程的區(qū)別和相同點,讓他們學會比較分析。
這樣的實驗讓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感受到了生物實驗的魅力,同時也加深了對于不同食物中成分的不同的理解,在進行了小組之間的比較和分析之后,讓他們掌握了不同物質實驗過程的區(qū)別,形成了一定的科學思維。
二、實驗探究,形成求實態(tài)度
教師在班級中組建生物實驗興趣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在幫助同學們形成對待生物科學實事求是態(tài)度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教師在培養(yǎng)初中生實驗探究能力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是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核心。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生物一年級上學期第四章“有機物的生產者——綠色植物”第二節(jié)“綠色植物從土壤中獲取什么”這一章節(jié)實驗“分析無土栽培成功的原因”的教學設計中,首先教師和興趣小組的學生們一起準備了實驗材料:青菜若干株、土壤浸出液、無土培養(yǎng)液、蒸餾水、錐形瓶、酒精燈、載玻片和鑷子等。接著教師與興趣小組的學生們一起把三株大小相同的青菜分別放入土壤浸出液、無土栽培溶液和蒸餾水中進行培養(yǎng),并且給予足夠的光照。一周以后,教師和學生們一起觀察三株青菜的生長狀況,發(fā)現(xiàn)蒸餾水中浸泡的植物不能生長。于是,教師引導學生們進一步猜想,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興趣小組的學生們紛紛猜測,是蒸餾水中沒有土壤浸出液和無土培養(yǎng)液的營養(yǎng)物質。然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們猜測,并且實事求是地探究出這個營養(yǎng)物質是什么。最后教師將三種液體各取適量滴加到載玻片上,用酒精燈加熱后,學生們發(fā)現(xiàn)蒸餾水什么都沒有留下來,而其他兩種則留下了一些結晶的物質。
通過實驗探究,教師巧妙地給學生們引出了這些結晶的物質就是無機鹽。因此,教師應在興趣小組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從而讓他們形成可貴而重要的科學精神。
三、實驗探究,深化創(chuàng)新意識
在生物教學中,創(chuàng)新意識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生物過程中思維的求異性和發(fā)散性。教師在班級中組建生物實驗興趣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在幫助學生們學會如何深化對生物知識創(chuàng)新意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同時,教師要培養(yǎng)初中生實驗探究的能力,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能力。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生物二年級上學期第十五章“生命的調節(jié)活動”第一節(jié)“人體的調節(jié)”這一章節(jié)實驗“模擬眼球成像的過程”的教學實驗過程中,教師和興趣小組的學生一起準備了實驗材料蠟燭、直尺、白紙板、雙凸透鏡等材料。在實驗的時候,教師引導興趣小組的學生分別用薄厚兩個放大鏡進行實驗,讓他們感受兩個凸透鏡的折光能力;然后又調節(jié)蠟燭以及屏幕的距離,讓學生們根據(jù)兩個鏡片的厚度感受折光異常的現(xiàn)象,用來反應人眼近視和遠視。通過這樣的教學實驗,學生們明白了眼球就像凸透鏡一樣,并熟悉了視覺形成的大致過程,增強了關愛視力、關愛盲人的意識,也愿意為盲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綜上所述,教師通過安排與學習內容對應的探究實驗,能夠使學生清楚所學學科知識的來源,形成科學精神并能夠增強對學科學習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在學生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會讓學生們通過實驗探究,提升生物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承賦.利用課外興趣小組開展生物研究性學習[J].中學生物學,2008(12).
[2]侯淑芳.小組協(xié)作方法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