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個人信息的泄漏問題及法律性對策的研究

      2018-09-19 09:53:56李怡然張月溪劉一鳴
      法制與社會 2018年11期
      關鍵詞:信息泄露個人信息大學生

      李怡然 張月溪 劉一鳴

      摘 要 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信息越來越具有社會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個人信息的泄露問題隨之而來,個人信息的保護愈加受到社會的重視,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特殊的群體,其個人信息的泄露更需社會關注。但是,我國的個人信息的法律體系并不完善,相關部門的執(zhí)法力度不到位,普法的任務任重而道遠,這不利于保護大學生的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因而加強大學生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等是必要的舉措。

      關鍵詞 大學生 個人信息 信息泄露

      作者簡介:李怡然、張月溪、劉一鳴,東北林業(yè)大學文法學院,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146

      一、關于大學生個人信息

      (一)概念和特征

      對于個人信息的到底是什么,筆者的理解是獨立的個體所特有的、區(qū)別于他人的、能夠被他人識別和跟蹤的、并且越來越具有社會價值的方方面面的信息。準確來說,個人信息為“個人信息是指自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碼、戶籍、遺傳特征、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yè)、健康、病歷、財務、情況、社會活動及其他可以識別該個人的信息。 ”而大學生的個人信息是指大學生個人所特有的,包括大學生特有的學籍檔案、家庭相關人員的各方面信息、消費喜好甚至學生的性格特征等,以及上述個人信息內(nèi)容的全部信息。

      由此可見,大學生的個人信息具有以下的幾個特征:個體性(不同的個人信息可使該個體區(qū)別于他人)、普遍性(個人信息涉及公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識別性(通過個人信息可鎖定、追蹤不同的個體)、易于擴散性(大學生個人保護意識較差)、泄露范圍的廣闊性(網(wǎng)絡與大學生關系最為密切)等特征。

      (二)信息保護的必要性

      首先,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極速發(fā)展,科學技術水平飛躍的提升,我國進入了大數(shù)據(jù)的時代。在大數(shù)據(jù)的背景下,信息的社會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不斷地提升,個人信息的泄露現(xiàn)象越來越常見。信息泄露不但會影響公民個人的生活作息,而且會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給公民帶來各方面的問題。

      其次,近年來,網(wǎng)貸以及“裸貸”案件、2016年浙江省周濱城等侵犯學生個人信息案、“徐玉玉案”等類似案件層出不窮,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一個特殊群體,其個人信息的泄露問題十分嚴重,并且,大學生群體處于成長的過渡期,對周圍的事務有較強的獵奇心,自我保護意識又較差,這些特性決定了社會有必要對大學生個人信息進行特殊的保護。

      再者,目前,我國并沒有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專門法律,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法》等少量的法律,其中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11條中規(guī)定了個人信息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罪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這些都是對于個人信息有效的立法保護,但是這些條款的分布零散,法規(guī)的規(guī)定缺乏具體性,在實踐中操作性較差。因而系統(tǒng)的頒布專門的、全面的法律法規(guī),提高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的位階,去保護大學生的個人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三)信息泄露的現(xiàn)狀

      正如筆者所述,個人信息包含了有關個人的具有社會和經(jīng)濟價值的方方面面的信息,這包含了兩點:一是個人信息包含了個體多方面的信息、家庭資料等,以至于大部分人不能關注到所有的個人信息,在疏于防范的基礎上難免造成信息泄露。舉個例子來講,你一定不會輕易告訴他人你的手機解鎖密碼,但是你可能隨手將手機號留給商家;二是個人信息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這就使得部分有需求的人盡力搜刮他人的相關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個人信息泄露現(xiàn)狀不容樂觀。

      筆者發(fā)現(xiàn),媒體報導的各類個人信息泄露事件屢見不鮮,受害者的年齡分布也越來越廣泛。但其中大學生受害者卻占了很大的比重,這與個人信息泄露的渠道密不可分。筆者認為,個人信息泄露的渠道可大致分為互聯(lián)網(wǎng)因素和非互聯(lián)網(wǎng)因素(即傳統(tǒng)因素)。

      1.互聯(lián)網(wǎng)因素

      大學生作為年輕的個體,是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最廣泛、最頻繁的人群之一。網(wǎng)上購物、移動支付、外賣、微博、微信甚至商家的免費無線網(wǎng)絡等,都是大學生經(jīng)常使用甚至每天使用的,這些也恰好是網(wǎng)絡信息泄露最常見的方式。舉例來說,大學校園垃圾桶里隨處可見的快遞包裝盒上,明確記錄著個人多項信息,手機號、家庭住址、網(wǎng)購賬號以及所購物品,這是很容易被“有心人”搜集的,但是大部分人并不在意這些。這些社交工具本身就包含了個人信息,再加上人們本身的不在意,就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

      2.非互聯(lián)網(wǎng)因素

      非互聯(lián)網(wǎng)因素(傳統(tǒng)因素)也是造成信息泄露的主要渠道。這主要體現(xiàn)為個人與商家、商家之間的關系上。比如你在商場消費的時候,經(jīng)常被請求填寫手機號碼,這就是個人信息泄露給商家。此外商家之間的“互動”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比如你在購買樓房時,不知怎么的許多裝修公司主動打電話給你提供服務,或者說你在辦完健身卡后,許多體育用品店的電話便接踵而來。商家熱衷于搜集個人信息恰恰體現(xiàn)出個人信息具有很大的經(jīng)濟價值,盡管法律對此有規(guī)定,但是小規(guī)模的信息泄露屢禁不止。

      許多信息泄露的方面難以想象,如我們乘火車用的車票,很多人到站后直接將其丟棄,但這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個人信息。但值得慶幸的是,一部分大學生已經(jīng)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在網(wǎng)上發(fā)文互相介紹經(jīng)驗,如快遞單的信息很容易用清水擦去,不輕易留下手機號碼等。在個人信息泄露與保護的過程中,維護信息安全的博弈仍有困難。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首先,商家搜集大學生個人信息的難度降低。目前,商家搜集大學生個人信息的難度越來越低,商家可以短時間內(nèi)毫不費力氣地將眾多大學生的個人信息打包販賣,這與大學生的本身的許多習慣有密切的聯(lián)系。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對周圍的新鮮事務都有獵奇心。他們樂于使用新鮮事物,對于網(wǎng)上購物、網(wǎng)上貸款等都充滿熱情,比其他年齡段的人更加愿意使用網(wǎng)絡帶給他們的新產(chǎn)品。與此同時,大學生處于思想的過渡期,剛剛成年的他們思想的發(fā)育并不成熟,且接觸社會還比較少,大學之前還一直處于家長和老師的多重保護之下,因而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安全防范意識不高,容易上當受騙。比如,商場消費辦會員卡時填寫的個人信息,帶有信息的快遞袋子、火車票用過之后隨意丟棄,這些貌似不經(jīng)意的行為都會泄露大學生的個人信息,給有心的商家提供極大的便利。

      其次,商家非法利用大學生個人信息以謀取巨額利益。由于大學生個人信息的社會價值的提升,加上商家盈利的心理和不當?shù)男袨楣餐瑢е铝诉@一問題愈加嚴重。信息化社會中,每個人幾乎都生活在透明的世界,我們的信息也不自覺的都暴露在陽光之下,個人信息的商業(yè)價值不斷提高,不夸張的說,掌握的信息越多,盈利的幾率越大。加上有的商家利用已知的個人信息,將其整體打包買賣給他人,謀取非法利益,或者了解該信息的主人的喜好后,推銷相關商品,頻繁打騷擾電話,影響大學生的正常生活作息,更有甚者,商家會根據(jù)已知的地址,跟蹤侵擾大學生,侵害大學生的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這些都是導致大學生個人信息泄露的原因之一。

      三、法律性對策

      (一)立法方面

      國家應該制定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也可以制定專門的關于大學生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在立法層面保護大學生的個人信息,懲治不良商家的違法犯罪行為。目前,我國并沒有制定獨立的有關個人信息的法典,治理非法使用、買賣個人信息等違法的行為適用的大多是法律的某一條款或者行政法規(guī),這些條款和規(guī)章、條例等保護的范圍較為狹窄,數(shù)量較多,并且分布零散,相互之間聯(lián)系性較差,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體系,在適用法律時不足以給人以清晰的認識,難以給違法商家以震懾作用。因而,制定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德國在20世紀70年代頒布的《聯(lián)邦資料保護法》采取統(tǒng)一立法模式,以信息自決權為憲法的基礎,一般人格權為民法基礎 ,很好地保護了個人信息,我國可以借鑒其經(jīng)驗,訂立專門的個人信息的法律。

      (二)執(zhí)法方面

      國家的執(zhí)法部門應加強對相關行業(yè)的監(jiān)管力度,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網(wǎng)絡壞境以及現(xiàn)實的壞境,保護大學生的個人信息。筆者認為,網(wǎng)絡的“實名制”的繼續(xù)實施是十分必要的,網(wǎng)絡的良好健康的環(huán)境利于保障大學生的合法權利,相關的國家部門在網(wǎng)絡執(zhí)法的過程中,懲治不合格的商家、詐騙的網(wǎng)友等非法行為人的是保護大學生信息安全的重要舉措。并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公安部門打擊無證經(jīng)營的商家,倡導誠信經(jīng)營,限制二維碼掃款的最高限額,維護良好的交易平臺的安全,也是保護大學生個人信息的有效舉措。

      (三)普法方面

      高校的管理者應當做好法律的宣傳工作,以身作則地保護好其所掌握的已知的大學生個人信息。作為教育者,高校的管理人員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開設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必修課程,做好普及法律知識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才能在遇到問題時,學生有意識的用法律保護自我。并且,做好特別學生的疏導工作,輔導員應密切的關注本班學生的動態(tài),如有異常及時溝通,將事情在萌芽階段解決。再者,高校的管理者本身就掌握學生大量、詳細、真實的個人信息,因而管理者應做好對其已知信息的保密工作,對掌握信息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職業(yè)道德的培訓,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大學生個人信息的泄漏問題。

      另外,大學生自身應當提高保護其個人信息的法律意識,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目前,大部分的大學生雖然接受了高等的教育,科學文化水平明顯提升,但是,大部分的大學生對個人信息的認知并不明確,使用網(wǎng)絡時,不自覺的或者粗心的泄露一些自己的信息,但并沒有感到不妥。并且,很多大學生因為有“怕惹事”等心理,當被他人侵擾時,選擇忍氣吞聲。因而,大學生自我提高法律意識十分重要,學習法律的知識,當發(fā)現(xiàn)他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利,勇敢舉報相關人員,可以采取訴訟的方式保護自己的權利。當被要求填寫個人信息、掃描二維碼時,謹慎小心的審查對方的身份,提高警惕的心理。不夸張的說,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就是保護自己的人身及財產(chǎn)的安全。

      四、結語

      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數(shù)據(jù)和信息的共享是誰也無法阻擋的潮流,不可否認,合理的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節(jié)省時間、掌握更多的訊息,利于實現(xiàn)雙贏。這與個人信息的保護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兩者并重,缺一不可。再者,大學生與商家的面對面的傳統(tǒng)交流中,也是泄露個人信息的方式之一。對此,我國的法治應該與時俱進,采取相應的對策在立法、執(zhí)法、普法等方面加以保護這個特殊群體的權利。

      注釋:

      齊愛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示范法草案學者建議稿.河北法學.2005(6).2-5.

      齊愛民.拯救信息社會中的人格:個人信息保護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48.

      參考文獻:

      [1]王利明.論個人信息在人格權法中的地位.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3(6).

      猜你喜歡
      信息泄露個人信息大學生
      如何保護勞動者的個人信息?
      工會博覽(2022年16期)2022-07-16 05:53:54
      個人信息保護進入“法時代”
      警惕個人信息泄露
      綠色中國(2019年14期)2019-11-26 07:11:44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大數(shù)據(jù)時代網(wǎng)絡信息安全的研究
      某媒體在一信息泄露事件中報道的內(nèi)容分析
      商(2016年14期)2016-05-30 09:49:20
      基于二維碼的物流小助手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中的信息安全問題及其對策
      信息化建設(2015年4期)2015-05-26 08:39:42
      個人信息保護等6項通信行業(yè)標準征求意見
      泰州市| 榆中县| 五大连池市| 龙门县| 甘孜县| 琼中| 嘉黎县| 襄城县| 湘西| 潮州市| 怀远县| 深水埗区| 远安县| 博野县| 淮北市| 米泉市| 鸡东县| 湘阴县| 安塞县| 绍兴县| 南部县| 青铜峡市| 扬州市| 长垣县| 连州市| 腾冲县| 崇明县| 乐昌市| 新竹县| 伊宁县| 内乡县| 蛟河市| 三原县| 苍南县| 定远县| 巴南区| 镇康县| 招远市| 颍上县| 六安市|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