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時民
夏天穿廣告衫,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贈送廣告衫的廠商雖說花了點本錢,但還是十分合算的,因為身穿廣告衫的人等于在為廠商做廣告;另一方面,穿廣告衫的人也得到了實惠—穿衣服不花錢,何樂而不為呢?不過,說來你不一定相信,近幾年風起云涌的廣告衫,實際上已經(jīng)有130多年的歷史,它的出現(xiàn)與醫(yī)藥行業(yè)的發(fā)展有關(guān)。
說到這件事,先得介紹一下胡慶余堂。
清代被列為“杭州十八景”之一的杭州吳山有一座很出名的城隍廟,所以杭州人又把吳山稱為城隍山。山陰有條大井巷,巷北有一家藥店,便是蜚聲中外的胡慶余堂。它創(chuàng)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其主人是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胡雪巖。
胡雪巖頗懂經(jīng)營之道,又深諳廣告學(xué)問。從光緒元年(1875年)開始,一直到光緒四年(1878年),杭州的水陸碼頭都有一支隊伍,身穿印有胡慶余堂廣告的衣衫,這便是最早的廣告衫。這些人一邊大聲呼喊著胡慶余的店號,一邊向上岸、下車的客商、香客奉送痧藥、辟瘟散等農(nóng)家必備的“太平藥”,使外地人一到杭州就知道了胡慶余堂的名號。后來,杭嘉湖及長江流域一帶的不少市民果然成了胡慶余堂的忠實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