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永峰 王玉國 陳奎英
摘 要:南瓜是人們主要食物之一,其口感好、營養(yǎng)價值高,深受老人和小孩喜愛。南瓜自身也是適應能力強、易存活的植物,其產量大,經濟效益高深受農戶喜愛。本文結合農場實際情況,對南瓜種植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次分析種植出更優(yōu)質的南瓜,增加農戶生產效益。
關鍵詞:南瓜;種植;增產技術
南瓜屬于葫蘆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喜歡高溫,屬于短日照農作物。種子發(fā)芽溫度在25-30攝氏度之間,成長溫度在25-27攝氏度之間,喜高溫、耐干旱,適應能力強,對土地質量要求不高,可以在平地、山坡之間種植。為了提高南瓜產量,提升經濟收益,滿足應市場需求,農戶要提高南瓜的種植技術。
一、南瓜種植模式
1.棚架栽培模式
棚架栽培模式更注重南瓜的產量,在種植過程中在包溝3-4cm處開箱,然后沿這溝股兩側種植南瓜,安排好距離,每畝地大約種植600-750株,在第一次采摘后及時追肥,并做好防治病蟲害的工作,在種植過程中重視農田管理,促使后期結更多南瓜,保證產量。
2.露天栽培模式
露天栽培南瓜是最原始的栽培模式,也是大多數農家的栽培模式,露天栽培模式只需要在生長期間做好整枝、引蔓、病蟲害防治等工序可以了,每畝種植650株。這種種植模式獲得的產量最高,但是南瓜生長形狀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顏色不均,商品性能不理想。需進一步探研形狀的生長。
3.人字架栽培模式
人字架栽培模式是高密度栽培方式,單位面積產量高,種植過程中前期產量高,每畝可種植1450-1650株南瓜,人字架栽培模式下種植的南瓜可以適應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當市場需求量多時,加強南瓜種植的農田管理,提高產量,如果市場需求不多就可以種植其他種類的蔬菜。
二、南瓜種植增產技術的應用
為了保證南瓜種植成果,實踐中應積極利用有關的增產技術,具體如下:
1.整地播種育苗
南瓜植物根系發(fā)達易存活,對土地的要求不嚴格,但是為了提高產量,農戶要科學的選擇土壤,沙壤土或者壤土最合適。如若采用露天栽培模式栽培,南瓜之間的行距離應在2-3m之間,株距離在0.5-0.75m之間;如果是人字架或者棚架栽培,南瓜的行距離要維持在1.5-2.5m之間,株距離在0.6-1m之間,南瓜在栽培前要做好播種,可直接播種或者育苗移栽,直接播種可在三月份,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分時期播種,大多數是露地播種、人字架栽培。按照行株距挖穴,穴內施肥后蓋上一層細土再播種。每畝的播種量大約是0.35kg,每穴播種2-3粒。育苗移栽是在育苗前將苗床和育苗缽澆透水,種子催芽后將尖嘴朝下播種到育苗缽中,每一個育苗缽播種一個種子,在播種后,在種子上覆蓋2cm的土壤,保持育苗缽的溫度在25度左右,3-5天就會出苗,此后要及時摘去種子外殼,保證子葉能充分展開。出苗成功后,注重土壤濕度和溫度,可以蹲苗,防止幼苗徒長,當有苗生長出2片葉后就可以定植了,定植時以子葉剛好露出地面為準,不要過深或過淺,定植后合理灌溉促進幼苗成活率。
2.生長過程中增產技術
為了提高南瓜產量,在種植過程中采取下列技術:
(1)搭人字架、摘頂、留支蔓。當南瓜枝蔓長到兩米以后,就可以搭建人字架,將藤蔓引到人字架上,這樣既減少南瓜藤蔓受病蟲害的侵襲,又可以節(jié)約空間。南瓜枝蔓長到3m后就要將主枝蔓的頂部摘去;第一個南瓜長出來時,要為每株留支蔓,根據土壤肥力酌情考慮,肥力好的土地每株留4個支蔓、肥力不好的土地留2個支蔓,可將多余支蔓摘取做菜用,一周左右摘取一次。
(2)收嫩瓜、人工授粉。在南瓜生長過程中當小瓜長到0.6kg并能看到下一個小瓜時就要摘取小瓜,為小瓜提供充分的營養(yǎng),使其長得更好、更大,按照這種方法可以在一株南瓜中結出30個小瓜。此外,農戶要仔細觀察南瓜藤蔓上的花,將快開放的花朵用瓜葉小心覆蓋,阻止雨水侵入,在第二天早上九點左右摘取其他株南瓜支蔓中的雄花倒扣在雌花上三天后摘去雄花,人工授粉完成。
(3)除葉、埋莖。南瓜植物開花結果后在瓜蔓上摘取老葉,這樣既可以使南瓜枝蔓下面可以通風透光,還使南瓜支蔓避免不必要的養(yǎng)分消耗。南瓜采收三次后就不能再采收了,清理根附近的黃葉,將支蔓中長的不定根用土掩埋起來,埋4-6節(jié)即可。
(4)施肥、除草。每畝施加復合肥30公斤,觀察農作物的長勢,發(fā)現瓜蔓生長點向上翹,瓜葉顏色深綠則長勢良好不需要施肥,若瓜葉顏色偏淡則需要及時施肥。要及時除草,防止周圍雜草茂盛引起瓜蔓營養(yǎng)不良,在除草時不要傷到南瓜的根系,對南瓜植物進行中耕,中耕時要適量培土,在南瓜生長期間要中耕3次左右。
(5)收獲和晾曬。在南瓜種植中農戶要及時收獲嫩瓜和無效花苞,當小瓜長到拇指大時,摘掉其它嫩尖和花苞,長到0.5Kg時及時收獲,此時不影響下一個小瓜的生長。收獲的嫩瓜和花苞可做菜用。對于采摘下來的南瓜要及時晾曬,以防空氣不流通南瓜迅速壞掉。
(6)防病蟲害。南瓜種植過程中有很多病蟲害的發(fā)生,農戶要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提高南瓜產量,常見的南瓜病蟲害有蚜蟲、南瓜白粉病和南瓜疫病,針對蚜蟲病的防治,可使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對南瓜粉餅的防治,可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噴霧對葉面和反面進行噴藥;針對南瓜疫病防治,要用甲霜靈噴霧。
三、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人們對蔬菜需求加大,不只要產量增多,對質量的要求也逐漸加大,在種植過程中怎樣在增加產量的同時,又增加南瓜的質量成了重點,應摒棄傳統(tǒng)種植方法,利用新型種植技術,以此提高了經濟收入。相信,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南瓜種植的成效將愈加顯著,其增產、增收的目標也將很快達成。
參考文獻:
[1]馬關鵬,趙夏云,蔡霞,等.貴州中部地區(qū)春大白菜—夏秋南瓜—青菜高效種植模式[J].耕作與栽培,2017(06):66-68.
[2]王曉巖. 發(fā)揮優(yōu)勢 突出特色 推進南瓜產業(yè)健康快速發(fā)展壯大[A]. 中國園藝學會南瓜研究分會、黑龍江省林口縣人民政府.中國園藝學會南瓜研究分會籽用南瓜產業(yè)發(fā)展經驗交流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園藝學會南瓜研究分會、黑龍江省林口縣人民政府:,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