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奇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保健意識的提高,消費者對無污染有機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新鮮的有機蔬菜逐漸開始占據(jù)人們的餐桌。因此,有機蔬菜的開發(fā)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也具有較好的綜合效益。本文探討了綠色有機蔬菜栽培技術的重點,有效開展有機蔬菜種植,提高蔬菜質量,確保食品安全。
關鍵詞:綠色有機蔬菜;栽培技術;研究
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總人口14億。有機蔬菜市場非常廣闊。目前,中國在有機蔬菜栽培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成果,栽培技術較成熟。但對種植技術和蔬菜有機栽培的應用推廣仍缺乏監(jiān)督管理。傳統(tǒng)的蔬菜種植技術已經(jīng)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與傳統(tǒng)的蔬菜種植技術相比,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具有市場需求的優(yōu)勢,正因為有機蔬菜市場需求量大,有機蔬菜種植技術的推廣需求程度非常高,我們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蔬菜栽培技術,大力發(fā)展有機蔬菜栽培技術,開展無公害種植,提高土地利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蔬菜種植可持續(xù)發(fā)展,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一、生產基地要求
蔬菜的種植與傳統(tǒng)作物不同。對土地的要求比較嚴格。從實踐經(jīng)驗來看,我們分析蔬菜基地的增長情況,結語蔬菜基地的情況如下。
1.基地的完整性。地塊的土地應該是一塊完整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不能有傳統(tǒng)生產的地塊,但允許有機轉換地塊;必須明確標示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與傳統(tǒng)地塊的界限,如河流、丘陵、人為設置隔離帶等。
2.必須有一個轉換期。通常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從傳統(tǒng)的生產系統(tǒng)轉向有機生產。以后收獲的蔬菜后,可以稱為有機產品。多年生蔬菜在收獲之前需要經(jīng)過三年的轉化才能成為有機作物。轉換期的起始時間是從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日算起的,生產者在轉換期內必須完全符合有機生產的要求。經(jīng)過一年有機轉換后,在田間種植的蔬菜可以作為有機轉化作物出售。
3.建立一個緩沖區(qū)。如果有機蔬菜生產基地的一些地塊可能受到相鄰常規(guī)地塊污染的影響,必須在有機地塊和傳統(tǒng)地塊之間放置緩沖區(qū)或物理屏障,以確保有機地塊不被污染。
二、栽培管理
1品種選擇應使用有機蔬菜種子和幼苗。在沒有經(jīng)過認證的有機蔬菜種子和幼苗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未經(jīng)禁用物質處理的傳統(tǒng)種子。應選擇適應當?shù)氐耐寥篮蜌夂蛱攸c,以及抗病蟲害蔬菜的品種,在選擇品種時應充分考慮保護作物的遺傳多樣性,禁止使用任何轉基因種子。
2.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有機基地應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綠肥在內的至少3種作物進行輪作;在1年只能生長1茬蔬菜的地區(qū),允許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兩種作物輪作。前茬蔬菜收獲后,徹底打掃清潔基地,將病殘體全部運出基地外銷毀或深埋,以減少病害基數(shù)。
3.通過強苗培育、根系嫁接、壟作栽培、覆膜覆蓋、合理密植、調整植株等技術支持栽培技術,充分利用光、熱、氣等條件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給蔬菜的生長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這些技術的共同特點是,在農業(yè)有機蔬菜生長周期內,農業(yè)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的水、氣、光、熱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機蔬菜可適應生長環(huán)境,增加收益。
三、施肥管理
遵循“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原則。應做到種植蔬菜與改善土壤肥力同時進行,蔬菜高產重在培肥地力。在改善土壤肥力的基礎上,通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來供給蔬菜養(yǎng)分,以施用有機肥為主,生物肥料為輔,重視間種豆科綠肥培肥土壤的作物,施用動物肥和植物肥的比例以1∶1為好。結合整地,基施腐熟的廄肥或生物堆肥4.5~7.5 t/hm2,或施有機復合肥作種肥,嚴格控制種肥用量,追種肥深度以5~10 cm為宜,忌與種子接觸。有機肥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施肥前2個月,將肥料潑水拌濕、堆積、覆蓋塑料膜,使其充分發(fā)酵腐熟,以殺滅病菌,促進養(yǎng)分的吸收利用??蛇x堆肥、沼氣肥、廄肥、作物秸稈、根瘤菌肥料、腐殖酸類肥料、草木樨、紫花苜蓿、檉麻等、磷酸二氫鉀、液肥、人糞尿、豬圈糞、馬廄肥、羊圈糞、禽糞、秸稈堆肥等。在蔬菜旺盛生長期結合澆水、培土等進行土壤追肥;葉面施肥可在苗期、生長期選取蔬菜有機葉面施肥,每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追肥按“保頭攻中控尾”的原則進行,苗期多次施用以氮肥為主的薄肥,蔬菜生長初期以追肥為主,注意氮磷鉀按比例配合,采收前少追肥或不追肥。另外,還應根據(jù)肥料特點及不同的土壤性質、不同的蔬菜種類和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期靈活搭配肥料種類,選擇使用。
四、病蟲草害防治
與傳統(tǒng)作物相比,蔬菜更容易受到害蟲和雜草的侵害。因此,如何防治病蟲草害是蔬菜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措施。
1.農業(yè)措施。(1)選擇合適的蔬菜品種。在許多蔬菜中,具有特殊氣味的蔬菜產生較少的害蟲。如韭菜、大蒜、洋蔥、芹菜、胡蘿卜等;大豆是有機蔬菜的更多選擇。確定蔬菜的種類后,選擇抗蟲物種非常重要。(2)合理輪作。蔬菜地的連續(xù)生產會造成障礙,增加病蟲害的發(fā)生。在有機蔬菜的生產中,有可能促進作物的輪作。這將改變和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小氣候的發(fā)生,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和危害。(3)科學管理。在地下水位高,降雨量大的地區(qū),推行深溝高畦,利于排灌,以保持適宜的土壤和空氣濕度。一般病害孢子萌首先取決于水分條件。在設施栽培中,適時進行換氣,控制設施內的濕度溫度,建立不利于病蟲害發(fā)生的濕溫環(huán)境,對預防并減少疾病。此外,及時清除落花、落果、殘茬和雜草,清潔花園,消除害蟲,中間宿主和侵染源也是重要方面。
2.生物和物理控制。有機蔬菜種植是利用害蟲的天敵對害蟲的捕食和控制。也可以使用害蟲的內在光線和氣味來殺死害蟲。其中,費洛蒙性引誘劑、黑光燈捕殺蛾類害蟲,利用黃板誘殺蚜蟲等方法較為廣泛使用,以實現(xiàn)殺害蟲和保護有益昆蟲。
3.使用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進行防治。硫磺、石灰、石灰硫波爾多液可用于防治害蟲??捎糜谏a有機蔬菜的植物包括除蟲菊、魚腥草、大蒜、薄荷等。
4.雜草控制。手工除草一般用于及時清除,黑色覆蓋也可用于抑制雜草生長。使用含有雜草的有機肥料時,必須將它們完全分解,以殺死雜草種子,并減少帶入菜地的雜草種子的數(shù)量。通過使用限制雜草的生長和發(fā)展的栽培技術(如輪作、綠肥和休耕)來控制雜草,使用秸稈除草,通過機械和電熱加熱除草,以及基因工程產品,禁止化學除草劑除草。
五、結語
總之,在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下,市場對有機蔬菜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有必要提高有機蔬菜的質量和產量以滿足人們的食品需求。因此,對有機蔬菜的栽培技術有較全面的認識,重視合理利用科技提高種植業(yè)的專業(yè)化水平,對促進有機蔬菜種植業(yè)的進一步擴大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真海.有機蔬菜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淺析[J].南方農業(yè),2015,9(36):53-54.
[2]馮軍超.有機蔬菜栽培技術探析[J].南方農業(yè),2016,10(18):28-29.
[3]李春潭,張鏡泊.探討有機農業(yè)蔬菜的種植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2):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