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大碗酒,一手煎餅卷大蔥,咬上一口蔥,再就上一大口酒,面不改色而談笑自如——在外省人民的心目中,山東人的生活應(yīng)該就是如此“愜意”吧。
更有甚者,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法學(xué)院副教授張海斌到山東出差,回滬后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作《山東歸來不喝酒》。開頭是這么說的:能活著從山東回來,是一件慶幸的事。
那么,山東人是真的能喝酒嗎?
能啊!不光能喝,還愛喝。
俗話說:東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過山東小綿羊!
這句話可不是憑空由來。
《中國餐飲產(chǎn)業(yè)發(fā)展報告》發(fā)現(xiàn),山東戰(zhàn)勝東北三省成為中國最能喝的地方。72%的山東人年夜飯能喝超過150克以上的白酒,35%的人可以喝250克以上。
對一些山東人來說,一天三頓酒不算多,甚至五頓酒才是家常便飯:早起先呷上一口,三餐佐酒,臨睡還得來一盅,下酒菜不必多,花生米、涼拌菜足矣,實在沒菜,就著饅頭也能喝下去,關(guān)鍵是個儀式感。
都知道未成年人不能喝酒吧,但山東孩子,哪個小時候沒嘗過家長拿筷子頭蘸的酒?如果你是個男孩子,稍長幾歲,家里就會有意識地帶著你喝幾盅了,畢竟“能喝代表著有面子”。
除了喝白酒,山東人也愛喝啤酒。來山東,規(guī)矩是“白酒一斤半,啤酒隨便灌”。據(jù)說,青島的小哥小嫚可都是把啤酒當飲料喝的。你見過拿塑料袋裝啤酒的嗎?青島人就這樣。下班時分,打上一塑料袋啤酒帶回家,別在門把手上,再炒上一盤花蛤,一頓晚飯就搞定了。
當然,每個地方都有“地域拖油瓶”。
在山東省內(nèi)也有個酒量鄙視鏈:魯西南(菏澤、濟寧、棗莊)>膠東半島(青島、煙臺、威海)>魯中(濟南、淄博、泰安、萊蕪)>魯西北(德州、聊城、濱州、東營)。
菏澤以“無上限,直到喝倒為止”榮居榜首。最不能喝的是德州人,據(jù)說沾酒就倒,平均酒量只有50克。
但即使不能喝如德州,也有著古貝春等近十個白酒品牌。在山東,幾乎每個地級市都有自己的酒廠和酒文化品牌,全省分布著大大小小酒廠700余家。
看這酒廠數(shù)量,你就說山東人能不能喝吧。
山東酒桌文化,分分鐘教你做人。
友情提示:在山東喝酒,座位可不能亂坐哦!
不管是路邊攤還是正式酒席,山東人喝酒講究嚴格的“程序主義”。首先落座就有講究,主陪、副主陪、上座不是想坐就能坐的,坐下后這第一杯酒怎么喝、分幾次喝、誰先喝、喝的時候說什么,都有一套潛規(guī)則。
如果你恰巧跟山東人一起喝酒,先別著急,講究的山東人會幫你安排位置。正規(guī)的酒席一般是圓桌,別小看這一張桌子,每個位置都很講究。
正對門口的座位要給主陪坐,他右手邊第一個位置才是“龍椅”主賓,是整場酒局的焦點。主陪左邊是二賓的位置,重要程度僅次于主賓。主陪左右兩邊都是重要嘉賓,壓力極大,沒有一身千杯不倒的絕技和祖?zhèn)骶淳粕窆Σ桓逸p易承擔重任。副陪安排在主陪正對面,主要負責接主陪的班。一般是主陪先敬酒,然后副陪走一圈,目的是為了讓主陪有時間休息。然后以此循環(huán),讓酒一直能喝下去。
好了,上酒了,開始進入正題——敬酒。
敬酒,又名“勸酒”,在山東,和“喝酒”一樣有名的就是它了。
別看山東人平時實在靠譜,沉默寡言,但是到了酒桌上,再木訥的山東男人都像忽然開了掛,勸酒辭成套成套往外蹦,這時候你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這么能說:
感情怎么說出口,倒在杯里面全是酒。
你不醉我不醉,馬路牙子誰來睡。
人在江湖漂,不能不喝高。
請你喝酒就得醉,要不然我得多慚愧。
今朝有酒今朝醉,男人不能太疲憊。
只要感情深,咱倆一口悶。
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
除了成套的勸酒辭,山東人的勸酒還以“實在”和“旁征博引”聞名。
這兩點并不相悖,“實在”說的是勸酒風格,總是十分誠懇,讓你感嘆果然是出了一百單八好漢的地界兒;而“旁征博引”是說凡你想到的,人情世故、天文地理,都能被山東人隨手拈來放進勸酒話里。
“僥幸從山東活著離開”后,張海斌副教授這樣寫道:
“山東勸酒的水準達到了一種藝術(shù)的高度,浸染著一股善良的霸氣。其敬酒每一杯都有每一杯的說法,每一種說法都有一套論證,讓人覺得不滿飲此杯,簡直枉披人皮矣。”
大概在好客的山東人眼中,客人沒喝多就是沒喝好,沒喝好就是自己招待不周了。
于是,一個外地人要是上了山東的酒桌,需要考慮的不是喝不喝的問題,而是怎么喝,才讓自己優(yōu)雅地喝趴下。
良心建議:千萬別指望“少來點”能拯救你,一旦開始倒酒,就是一條不歸路了。
那么,怎么才能在一場山東酒局中活下來呢?
首先,自報身體不適喝不了酒,在山東并不好用。因為在山東人眼中,酒就像喝熱水一樣,是萬能“藥”。
你:感冒了,不能喝酒。
山東人:沒事兒!喝點酒發(fā)發(fā)汗。
你:心臟不好,不能喝酒。
山東人:沒事兒!少喝點活活血。
你:這幾天上火,不能喝酒。
山東人:沒事兒,喝點酒降降火。
所以,要巧妙地躲酒,就要學(xué)會“斗智斗勇”。
方法一:造假酒
推薦指數(shù):★
實現(xiàn)指數(shù):★
危險指數(shù):★★★★★
趁人不注意,在自己的酒里倒上水或雪碧。不管是有人來敬酒還是去敬別人酒,一定要表現(xiàn)出這酒勁真大。
造假酒特別考驗演技,演好不容易,還要保證不能讓別人發(fā)現(xiàn),考驗心理素質(zhì)之最。
方法二:朋友代酒
推薦指數(shù):★★
實現(xiàn)指數(shù):★★
危險指數(shù):★★★
如果實在喝不了酒,可以讓親近的朋友替自己喝,這主要取決于你的人緣和代喝朋友的酒量。當然要當心,你也有可能成為那個“代喝的朋友”。
方法三:以攻為守
推薦指數(shù):★★★
實現(xiàn)指數(shù):★★★
危險指數(shù):★★★★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戰(zhàn)術(shù),有人來敬酒,你可以借著醉氣佯裝豪氣:“我們感情好,大碗喝!”氣勢上壓倒對方,讓敬酒人心里發(fā)毛,不敢再多要求。
但萬一對方將計就計,難為的可是自己,到時候自己被灌得哭笑不得,只好怨自己太年輕。
方法四:純靠智商
推薦指數(shù):★★★★
實現(xiàn)指數(shù):看個人
危險指數(shù):★
如果你有著三寸不爛之舌,比會喝酒的山東人更能說,更能勸,甚至還能把對方繞得甘愿為你喝兩杯,那就算得上是大神了。
不過,此法難點在于沒有教程,完全取決于你究竟有多能說。
最后,說一下我見過最成功的躲酒案例——準備要孩子了,可不能喝酒。作為看著紅會福娃娃廣告長大的山東人,自然不會再多勸。
看到山東人愛喝酒、愛勸酒,你一定害怕了。不過不要擔心,體驗一次山東酒桌文化,能讓你對生命有更深的認識——畢竟,“活著”回來不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