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查閱李白的詩作發(fā)現(xiàn)其中單獨使用的“床”指睡床?!按病笔且粋€字一個詞,而“胡床”“井床”是兩個字構成一個詞;它們所指不同的物品,李白從不用“胡床”“井床”指代“床”。郭沫若先生的“《靜夜思》的床非睡床”之說不成立。
關鍵詞:李白;單獨;床;睡床
李白的詩歌是我國燦爛文化中的耀眼明珠。如《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靜夜思》在中國可以說婦孺皆知,很多外國人也非常喜歡。按傳統(tǒng)解釋,“床前明月光”的“床”字指的是睡覺的床。
幾千年來學界對此并無異議,可是郭沫若先生對傳統(tǒng)說法提出質疑,說“床前明月光”的“床”字不是指睡覺的床,指的是其他東西。于是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等知名學者也同意其說法。孫永岷2013年說,李白《靜夜思》中的“床”不指睡床,而指坐的“牀”,今天叫坐椅。王曉祥認為詩人李白睡在床上不能夠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床前明月光”的“床”不可能指的是睡覺的床”,應解釋為“凳”。馬未都認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的“床”,非睡覺的床,應是馬扎,一種輕便坐具。程玉慶說:“‘床前明月光中的‘床釋為‘井床( “井床”意為“井欄”)更為貼切。”
“床前明月光”的“床”到底指的是什么,當代學界沒有達成共識。目前,有兩種意見,一是“床”乃睡床,二是“床”非睡床。“非睡床”說的意見主要指:“床”是“井床”“銀床”“井欄”“凳子即胡床”。筆者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認為“床前明白光”的“床”字的意義應為“睡床”。
一、幾千年來,所有注家對“床”為“睡床”無異議,說明“床”是睡床
在郭老提出質疑之前,所有人都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字指的是睡覺的床。幾千年來,有無數(shù)注家,他們沒有一家對“床前明月光”的“床”字作注,認為此處作注多此一舉,因為讀者不需要作注,讀者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字指的是睡覺的床,這是正確的。可見,傳統(tǒng)的說法是“床前明月光”的“床”字指的就是睡覺的床。
二、郭沫若先生對傳統(tǒng)解釋“床乃臥床”的質疑
郭老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字不是睡床。郭老說:“如果是睡在床上,那一定是在房間里。房間里怎么會結霜呢?既然不會,李白也不會這樣聯(lián)系的?!比缓笏终f:“如果睡在床上,頭是不好舉起來的。如果還要再把頭低下去,這個動作就更不好做了。”
三、李白詩作中單獨使用的“床”字皆指睡覺的床
李白詩作中單獨使用“床”字,是指睡床,如:
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后花馀床,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聞馀香。(《長相思》(其三))
白馬金羈遼海東,羅帷繡被臥春風。落月低軒窺燭盡,飛花入戶笑床空。(《春怨》)
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臺上宴吳王。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昨日方為宣城客,掣鈴交通二千石。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呼一擲。(《猛虎行》)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長干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
坦腹東床下,由來志氣疏。遙知向前路,擲果定盈車。(《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上述句子中的“空床”“玉床”“白玉床”“繞床”和“依床”中的“床”屬于單獨使用,它們前面的字不是和“床”構成一個詞;“空”“玉”“白玉”是“床”的定語,“繞”和“依”是動詞,它們和“床”字不構成一個詞。所以,筆者認為單獨使用的“床”字是指睡覺的床。
四、“胡床”指馬扎:輕便坐具;“井床”指井欄;“銀床”指井欄或轆轤架
“胡床” “井床” “銀床”是兩個字構成一個詞,各個詞指代不同對象,李白從來不將其混為一體。如:
清景南樓夜,風流在武昌。庾公愛秋月,乘興坐胡床。(《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
郭沫若先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的《靜夜思》的“床”非睡床之說不成立。
作者簡介:李田心(1948—),男,廣東省外語外貿(mào)大學南國商學院教授,主研方向為翻譯學和文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