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娟
【摘要】:幼兒階段是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屬于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做好生命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生命觀,以此來滿足未來的發(fā)展需求?;诖耍槍τ變荷逃写嬖诘膯栴}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幼兒生命教育 問題 策略
一、現(xiàn)階段幼兒生命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tǒng)文化上的影響。作為生命中的最終階段,死亡也就代表了生命旅程的結束,由于死亡是不可抗拒的,所以要珍惜有限的生命。但是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重生忌死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不論是從學校上來說,還是從家庭上來講,都注重對“生”進行教育,而在面對“死”時則采取了避而不談等態(tài)度。也正是受到這種文化的影響,使得思維定勢逐漸形成,這樣也就直接給幼兒的發(fā)展帶來了錯誤的影響,并干擾了生命教育的有效開展。
2.功利化教育。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功利化教育已經(jīng)逐漸進入到了幼兒教育中,加之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使得幼兒的學習壓力也在逐漸增加??梢哉f幼兒教育這種功利化傾向對幼兒生命教育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由于幼兒教育注重智育忽視德育、注重知識輕視情感,這樣也就造成了幼兒生命教育目標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所選擇的教育內(nèi)容也與幼兒的生活相背離,影響到了幼兒對生命情感的認識與體驗,打擊了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
3.教育認識與方法上的不足。由于并沒有認識到幼兒的心理特點與發(fā)展特點,所以在開展生命教育的過程中,習慣性的采取了成人的教育方法,這樣也就使得教育出現(xiàn)了針對性不足與科學性不足的現(xiàn)象,直接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產(chǎn)生出了錯誤的影響。首先,從處理生死問題時,一些教師采取了不恰當?shù)恼Z言也就使得幼兒對死亡存在著好奇心,但是一旦渠道上的不準確,就會讓幼兒獲取到錯誤的信息。其次,一些教師采取了恐嚇等方法,雖然能夠幫助幼兒遠離對死亡的焦慮,但是也會影響到幼兒對死亡的正確理解,難以產(chǎn)生出科學的認知。
4.傳媒上的負面影響??梢哉f,現(xiàn)階段的一些電視或是電腦游戲中常常存在著死亡的信息,但是從正確性上來說,卻是有待商榷的,在虛幻死亡情境的影響,也就影響到了幼兒對生命的認識,甚至還錯誤的認為死亡是可以重生的。
二、對幼兒開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1.突出生命教育的特點。首先,要從敬畏生命上來進行教育。生命是進行教育的基礎,同時也是教育存在與發(fā)展的依據(jù),一旦離開生命的參與,在有效的教育也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所以,要從敬畏生命上出發(fā),做好幼兒生命教育工作。其次,要解放幼兒的思維,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觀念。想要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要從解放幼兒上入手,通過有效的教育來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觀念與認識,教師也要尊重幼兒的個性特點,承擔幼兒所存在的獨特性,報紙幼兒生活中的童真。再次,要從日常生活上入手,以此來做好生命教育工作。作為生命教育中的主體,要鼓勵幼兒置身于生活中,通過不斷的參與學習,以此來真正理解好生活,產(chǎn)生出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最后,要保證教育中的人文性??梢哉f有效的人文關懷能夠促進生命教育的開展。其與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不同,所注重的就是要提升對幼兒的關懷程度,提升教育的效果。
2.及時更新思想觀念,做好深化認識工作。想要在傳統(tǒng)的文化背景下進行生命教育,要保證思想理念上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同時還要形成正確的認識,以此來保證生死觀念的合理性,理性的面對生死。當幼兒對生命產(chǎn)生出正確的認識后,也可以形成有效的科學觀念,實現(xiàn)生命的和諧發(fā)展目標。第一,要保證生死觀的合理性。第二,要幫助幼兒樹立起正確的生命價值理念。第三,要形成科學的兒童觀,避免出現(xiàn)教育功利性的現(xiàn)象。
3.運用好教育方法。就生命教育來說,要堅持從幼兒的主體性上入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其中,通過體驗與實踐等,以此來滿足幼兒的生活發(fā)展需求,同時也要從情感、意識與行為等方面出發(fā),借助潛移默化的影響來提高對幼兒的教育效果??梢哉f,這一階段幼兒的發(fā)展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中,要從多樣化的教育方法上入手,提升幼兒的經(jīng)驗與知識。在開展教育時,也要從提升幼兒體驗入手,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上的結合,突出幼兒的主體性。
4.借助家庭教育來做好生命教育工作。家庭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基礎,父母通過有效的教育能夠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認識,所以教師要與幼兒家長進行活動,借助家庭教育的作用與功能來幫助幼兒認識生命。如家長可以將幼兒帶入到動植物園中,通過動植物的生命意義,以此來培養(yǎng)好幼兒的生命觀。通過告知幼兒不要隨便采摘花草等,從而幫助幼兒認識到生命的存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幼兒生命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從保持幼兒本真的角度出發(fā),激發(fā)幼兒的生命認識,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素養(yǎng),將幼兒帶入到學習與探索中,綜合不同的教育資源,以此來提高幼兒對生命的理解。
參考文獻:
[1]董微.幼兒生命教育的困境及相關策略研究[J].成功,2011,(24)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