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霞
他出生于波蘭邊境地區(qū)一個貧困的猶太商人家庭,兩歲時隨家人來到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一個礦工村長大。當時,因為家里太窮,父母都忙著賺錢,幾乎沒有閑暇的時間陪伴他。
他一個人整天孤零零地四處游蕩,那些大孩子還常常欺負他。村子里有一棵高大的蘋果樹,有一天,幾個孩子爬到樹上摘蘋果吃,他恰巧從那里路過,那些孩子故意把吃剩下的蘋果核擲到他的身上,沖他炫耀摘來的蘋果,卻一個也不肯給他吃。
晚上,父親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兒子悶悶不樂,臉上還有淚痕。在父親的追問之下,他講了白天發(fā)生的事情,還哭著說:“爸爸,我也想吃蘋果,可我太小,不會爬樹,你幫我去摘蘋果吧!”父親想了想說:“我今天凌晨就要去進貨,實在抽不出時間來。想要吃蘋果,躲在家里哭有什么用呢?就算不會爬樹,至少也應該站到蘋果樹下面去,說不定有蘋果被風吹落呢?”“怎么會發(fā)生這樣幸運的事情呢?”他撇著嘴生氣地說?!拔抑恢?,你躲在家里唉聲嘆氣,幸運的事情肯定是不會發(fā)生在你身上的?!备赣H說完,轉身又忙碌去了。
第二天,他想了又想,還是決定去找那棵蘋果樹,他站在樹下等啊等,從早到晚,都沒有一個蘋果落下來。第三天,他又悄悄地去了。這一次,他沒有白等,居然撿回了三個被風吹落的蘋果,他高高興興地跑回去告訴父親:“我真的被蘋果砸中了!”父親笑著點了點頭。
十年之后,他該上大學了,可是家里的經濟狀況還是那么糟糕,根本拿不出學費,他不甘心就此放棄,便跟父母告別準備獨自去首都華盛頓,臨行前,母親憂心忡忡地問:“你身上沒有什么錢,一個人到那么陌生的地方去,真讓人擔心啊?!彼α诵φf:“沒關系,說不定又能被蘋果砸中呢!”
他來到首都之后,每天堅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到白宮的正門口去散步,來來回回地走,視線卻始終盯著白宮的大門。這樣一連堅持了好多天,他終于等到了最想遇到的那個人,當時的總統(tǒng)格蘭特。原來,他早就打聽到總統(tǒng)在繁忙的公務之余最喜歡散步,所以他才天天來這里等候。在和總統(tǒng)“偶遇”了幾次之后,他不失時機地說出自己的求學夢,總統(tǒng)被這個小伙子的執(zhí)著打動了,竟然答應免費送他去美國海軍學院學習。就是在那所學校,他攻讀了物理學。
又過了十年,他已經是克利夫蘭一所知名大學的教授,開始有興趣測量一種名叫以太漂移的東西,這是一件非常精細而又花費力氣的活兒,許多人都不看好他的實驗,他卻在好幾年的時間里專心做這件事情。1887年,他的實驗有了結果,證明光的速度在各個方向、各個季節(jié)都是一樣的,這就說明牛頓定律也許不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適用。因為這項研究,他于1907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美國人。他就是物理學家阿爾伯特·邁克爾遜。
【素材解讀】
不管命運如何,永遠不要絕望,就像阿爾伯特·邁克爾遜童年時站到蘋果樹下等,青年時站在白宮門前等,工作之后又用這么多的實驗等一個結果,一共爭取到了三次被“蘋果”砸中的機會,事實證明,阿爾伯特·邁克爾遜贏了!只要行動起來,朝著理想的目標出發(fā),堅持下去,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