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fù)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元和十五年,白居易被唐穆宗召回長安,官任中書舍人。由于朝中混亂,爭權(quán)奪利,他請求外放,出任杭州刺史。這次外放,一則是自請,二則是“自中書舍人出知杭州,未甚左也”,其心境自然較為明朗。他這個時期寫下的山水詩就是明證,如這首《江樓夕望招客》即作于杭州刺史任內(nèi),是當時招朋友夜飲的即興之作,描繪了詩人夏夜登樓遠眺時見到的景色。
詩歌首聯(lián)以望字領(lǐng)起,寫眺望遠景,壯闊而又高遠。傍晚時分,夕陽斜照,詩人佇立江樓,向東眺望,但見海天相連,山水相接,壯闊高遠,茫茫無邊。景象之雄闊,襯出胸襟之博大,絲毫不見外放之沉郁。次句“山勢川形闊復(fù)長”是對“茫?!倍值木唧w化描繪。杭州浙江,即錢塘江的入海處,有龕、赭二山南北對峙如門,每至漲潮時節(jié),江水由山門涌出,水勢兇猛,猶如萬馬奔騰,是古今中外聞名的勝景。
頷聯(lián)俯瞰近景,自中唐以后,東南一帶城市經(jīng)濟繁榮,杭州人煙稠密,傍晚時分燈火通明,星月皎皎,互相輝映,一派祥和安樂的景象。夜色之中有光和亮的裝點,有星和月的點綴,杭州城宛如錢塘江上的一粒明珠。詩人寓情于景,其心境明澈,亦如水中星河。
頸聯(lián)想象奇特,意境舒爽,猶見高妙。晴本無雨,但風吹古木,聲如落雨;夏本無霜,但月照平沙,白似晨霜。這兩句勾畫出夏夜清涼、優(yōu)美的風光畫,逼真、傳神?!扒缣煊辍薄跋囊顾北扔餍缕?,措辭獨特,意境優(yōu)美,蘊藏著詩人恬適的心境。
尾聯(lián)順承詩意,在寫景的基礎(chǔ)上,順勢引出主賓夜飲的對話,扣住了“招客”的題意。清涼夏夜,景色宜人,與客對飲,乃人生快事,可見人雖遠放,心卻逍遙。
如果把這首詩比作一幅江樓夕望的畫圖,那么,詩的構(gòu)思則是作畫的順序。詩人從遠眺起筆,粗線條地勾勒余杭的山水,進而環(huán)顧杭城的燈光,并由與燈影相輝的星河,自然收到江樓所在的湖水之上,從而慢慢將筆從曠遠的天際轉(zhuǎn)向樓閣四圍的描寫,再從風聲月色見出消暑的人物形象,景色由遠及近,而感覺則愈來愈細膩,真可謂“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