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個(gè)夏天最火的劇非《延禧攻略》莫屬,從服裝造型到臺(tái)詞演技,都是可圈可點(diǎn)的。劇中引用的古詩詞典故也為整部劇增色不少,顯然“于媽”這次是有備而來。下面這些小典故你都知道出處嗎?滿滿都是知識(shí)點(diǎn),趕緊圈起來吧!
[情景回顧]
弘晝是雍正第五子,借詩表達(dá)自己無意皇位帝權(quán),只想把酒言歡,及時(shí)行樂的心境。
[典故來源]
這首詩被史學(xué)家們譽(yù)為“救命詩”,弘晝不僅保全了自己與后代的富貴榮華,更是符合兄弟之情,君臣之道。
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臺(tái)郎醉紅塵。
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
這首詩的意思是:世上的很多事情是很難預(yù)料、很難說得清的,不如沉溺美酒、及時(shí)行樂更好,我一杯杯地喝著心愛的臺(tái)郎酒,直至喝得酩酊大醉,醉得看不見人世間的紛紛擾擾。
我們一生難以遇到幾個(gè)情投意合的朋友,來一起把酒言歡,一起談古論今、談天說地。
[情景回顧]
據(jù)說這是乾隆、皇后、魏瓔珞三人的情感鄙視鏈……
[典故來源]
出自《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慎交歌
宋?釋智圓
莫言青松青,有時(shí)亦摧折。
莫言圓月明,有時(shí)亦虧缺。
莫逆論心素,刎頸定交結(jié)。
年發(fā)未及衰,交情已消歇。
俄因競分寸,忽爾成楚越。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識(shí)欲松枯及月虧,請(qǐng)看陳馀與張耳。
[情景回顧]
乾隆送給皇后福建運(yùn)來的荔枝樹,皇后念了一首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典故來源]
出自晚唐杜牧的《過華清宮三首?其一》: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jīng)華清宮抵達(dá)長安時(shí),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
據(jù)《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于運(yùn)送荔枝的路上。
[情景回顧]
皇帝來看純妃,純妃用香灰寫了一個(gè)『和』字,皇帝來了,純妃解釋道是為了后宮和睦。其實(shí)純妃可能是為了訴說衷腸,皇后的弟弟字『春和』。
[典故來源]
香灰寫字的典故源于歐陽修的《虞美人》,詞中美人滿腹情思,卻不能向人道,便假借撥弄炭火,將情懷盡訴于爐灰的典故。
爐香晝永龍煙白,風(fēng)動(dòng)金鸞額,畫屏寒掩小山川。睡容初起枕痕圓,墜花鈿。
樓高不及煙霄半,望盡相思眼,艷陽剛愛挫愁人。故生芳草碧連云,怨王孫。
[情景回顧]
純妃借這個(gè)典故告訴皇后,『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我的快樂就是陪伴你左右?!?/p>
[典故來源]
出自《莊子?秋水》,意思是,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味在其中。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曰:“儵(tiáo)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p>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p>
莊子曰:“請(qǐng)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p>
[情景回顧]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p>
[典故來源]
嫻妃念了一段詞,為五代著名詞人馮延巳的《長命女》。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
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
歲歲長相見。
這首詞寫春日開宴,夫婦雙方祝酒陳愿。
詞以婦人口吻,用語明白如話,帶有民歌情調(diào)。
末兩句以梁燕雙棲喻夫妻團(tuán)圓,天長地久。全詞語言淺近而又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