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鶯
婆婆64歲了,一直生活在老家農(nóng)村,任我們怎么勸說,她都不肯來城里和我們同住。日子久了,我們也只好不再勉強她了。
事也湊巧,新學期剛開始,老公的學校派他到外地進修一年,孩子又到了考初中的關鍵時刻。猶豫再三,老公還是在我的攛掇下,給婆婆打了個電話,吞吞吐吐地希望她能抽空過來,幫忙照顧一下家里。
老公話剛出口,婆婆就為難地回絕了,一會兒說是家里養(yǎng)著的幾十只雞需要她來喂,一會兒又說快秋收了,地里還有一些零碎的活計,需要她來料理……我明白婆婆是離不開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我趕忙搶過話筒,軟言細語地勸說起婆婆來,又一邊招手,把兒子叫到電話機前,讓他大聲喊了幾聲:“奶奶,我好想你呀!”
最后,婆婆終于答應來照顧我們一段時間。放下電話,我高興地收拾東西,準備利用周末去接婆婆。為了節(jié)省時間,也為了讓從沒坐過飛機的婆婆“嘗鮮”,我提前為她定好了機票。
和婆婆一見面,聽說我要帶她坐飛機,她故作鎮(zhèn)定地點點頭,什么也沒說。等到晚上收拾東西的時候,她突然小聲地問我:“在天上飛,靠得住嗎?”
我一愣,才反應過來婆婆問的是飛機。我忍著笑,一本正經(jīng)地告訴她,飛機又快又牢靠,比坐汽車還安全吶。婆婆最后還是搖搖頭,看來不大相信飛機的安全性。
在老家待了一天,就到了起程的日子。飛機靠不靠得住的問題,婆婆已經(jīng)拋在腦后了。她最大的煩惱是怎么把整理好的一大包零碎東西帶走。最后我好說歹說,才讓她把衣服統(tǒng)統(tǒng)留在了家里,總算是不用拎著編織袋上飛機了。
坐飛機,要去臨近的城市。一早我們就坐上公共汽車出發(fā),到達機場的時候,離飛機起飛還有一個多小時。空曠明凈的航站樓大廳里,婆婆興奮得像個孩子。
看著婆婆興奮的樣子,我笑著打開自帶的DV,對準婆婆拍了起來。婆婆一開始還滿臉害羞地左右閃躲,后來就泰然自若多了,還能沖著鏡頭笑笑。
通過安檢前,我特地交代了婆婆坐飛機的環(huán)節(jié)和注意事項,但是在過安檢時還是費了一番周折。婆婆身上仿佛總是有掏不完的小物件,甚至從口袋里掏出了原本掛在家里小狗脖子上的小鈴鐺。婆婆仿佛做錯事的孩子一樣,低下頭一言不發(fā),我和安檢人員都哭笑不得。
好不容易進了機艙,系好安全帶。婆婆問我:“坐飛機一定很貴吧?”我騙她說:“機票是打了三折的,和坐火車臥鋪的價錢差不了多少。”婆婆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一個半小時的飛機行程,婆婆幾乎沒有合過眼,她仔細觀察著附近其他乘客閉目養(yǎng)神的樣子,看見什么都感覺十分新鮮。飛機因為晚點,行走在夜的黑暗中,無法瞧清楚腳下的山山水水,只是在抵達城市上空時,才能一睹夜色中燈火通明下的繁華。
到了家,婆婆一把摟住撲上來的孫子,又從口袋里變魔術般地掏出一件件小玩意,惹得孩子一陣陣驚喜的尖叫。我把DV插在電腦上,播出來她在機場的樣子,把全家人都逗得哈哈大笑。
婆婆不好意思地摸摸臉:“坐飛機還真是方便,下次就不用你接送了,我一個人也能回老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