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馮驥才
①陽臺花架記 2013年尺寸:21cm×55cm癸巳清明后于陽臺上置木桶數(shù)只內(nèi)盛沃土草肥埋各類草籽花種我有閑情天有好心隨即降下小雨淅淅瀝瀝代我淋澆轉而放晴日照時雨時晴不日便喜見嫩芽破土青翠可愛繼之拔莖生葉藤蔓之類已現(xiàn)攀繞之態(tài)于是以細桿紫竹及麻線絲繩架成棚架這些親手栽種之物皆會我意隨繩緣桿漸成綠蔭棚架每有風至花葉婆娑光影閃動生意盈然天地一角造化靈氣到我身邊這便放藤椅于其間手執(zhí)閑書亦看亦不看看時品賞詩畫不看時享受自然這般生活若神仙需用多少錢財神仙不花錢心在天地間俗世無俗念即是活神仙仲夏一日隨筆而書
書齋中的小品中,比詩箋更隨性、更自由、更無定格的應是片簡,也就是用一些小紙寫些性情或有意味的文字。使我分外喜愛這種片簡短箋的重要原因,是我對一些歲久年深的老紙與古箋的迷戀。每見印制精美、版味十足,特別是帶著一些特殊齋號乃至朝代與年份的箋紙,必存藏。過于珍愛老紙的人是舍不得使用的,我則不然,偏要在上邊落下筆墨,人說這是一種十足的文化的奢侈。比方一位古紙的藏友拿來一片小紙,蒼老得像一片枯葉,上面用木版印著“成化十八年”的年款,掐指算來,至今已五百三十年,我竟像撞上一份美餐,立即使筆題上自己的一首五言絕句。這位藏家問我,你用這樣稀罕的紙,因何全無顧忌?我說:我寫上自己的詩,我的生命就與這紙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了。其實,我也不是全無顧忌,我手中有四枚乾隆年間仿宋代澄心堂的箋紙,上邊分別印著“孔子”“墨子”“老子”和“孟子”木刻畫像,紙?zhí)懒?,雕印更精。我知道早在宋代,歐陽修、梅堯臣和蘇東坡就對澄心堂御箋惜如珍寶,故收藏多年,至今不敢著墨。
箋紙始于南北朝,一千數(shù)百年來一直是文人鐘愛之物,也是文房上品,乃至清玩。最初箋紙的模樣無從知道。唐人薛濤用成都近郊浣花潭水造一種小型的箋紙,專用于題詩。雖然今天已看不到這種“薛濤箋”,但在《天工開物》上有了具體的描述。據(jù)說紙質(zhì)細嫩柔潤,并用芙蓉花汁染成桃紅色,深受白居易、劉禹錫、元稹等大詩人的喜愛。李賀那兩句:“浣花箋紙?zhí)一ㄉ?,好好題詩詠玉鉤?!辈粌H對這種詩箋贊美至極,還表明唐代文人把詩題在箋紙上視作雅事。凡是上好的箋紙,都經(jīng)過精心選紙、設計、染色。唐代還沒有版印的箋紙,到了宋代,我國雕版印刷興起,雕版的書籍插圖一下子普遍開來,木版的年畫紙馬也遍地開花。這種可以印制精美圖案的雕版印刷術,很自然就進了箋紙的作坊,各種花樣時時翻新的箋紙便成了文人們的書齋新寵。到了明清兩代,雕版業(yè)更加蓬勃,印制日益精湛,不僅有“十竹齋”那樣的名品問世,還出現(xiàn)了集古今名箋為冊的“箋譜”。朝野公私皆有各類箋紙,信箋、便箋、喜箋、禮箋等等,各有各的式樣,各有各的字號,各有各的講究。清末民初稱得上是箋紙的“夕陽無限好”?!抖湓栖幑{譜》《榮寶齋箋譜》、畫家張和庵繪制的《文美齋百花詩箋譜》、魯迅和鄭振鐸編的《北平箋譜》等都是一時名品。大畫店邀請名家繪制箋紙上的圖案,任私人選印定制自家信箋。記得20世紀40年代我家就在榮寶齋水印制過幾種便箋,圖案不一,其中一種是溥儒(心畬)的山水,一種是吳徵(待秋)的梅花,彩色套版,雅致優(yōu)美,左下角還印著我家“裕后堂”的堂名。可惜現(xiàn)在手中所存只有一張了。然而事存唯一,猶覺珍貴。
這種箋紙無論刻印、套版、配色、選紙都講究,而且用起來很愜意很享受。有的一片竹影或閑山野水,鋪滿紙面,好題詩詞;有的一角點綴著博古器物或折枝花卉,余皆空白,便書信函。不同箋紙有不同用場。功能不一,用紙有別;對象不同,花色自斟。每要使用,必要根據(jù)特定之需,從文房所備各類箋紙中挑選適用者。反過來,不同箋紙也會喚起文人不同的興致,在上邊寫幾句隨興的話。
我不是箋紙的藏家,只憑對古紙的癡愛,存藏各類箋紙百余種。有名品,也有許多私家用箋,上邊印著堂號齋號,有的可以查知,有的永遠不知何地何時何等人家姓甚名誰。不過這些箋紙都是當初人家定制的,帶著原主的偏好與氣質(zhì),也帶著隨歲月感不同的時代的氣息。有的華貴考究,有的雍容大氣,有的清新簡約,這便給我用起來很多的選擇。
我用它們寫詩詞、隨筆、閑文,更寫對聯(lián)、偶句、箴言、贈語、題句等等,多則數(shù)百言,少則十幾字,多是寫給人家的,也有少量寫給自己的,從中卻可見往日書齋里的種種片斷。它使我明白,要珍視自己人生的細節(jié),因為有些細節(jié)常常支撐著事情的全部。
①題成化紙 2012年尺寸:21.5cm×14cm成化十八年至今已有五百余年此紙曾經(jīng)何人之手未可知也筆落紙上卻覺觸到此紙于今五百三十歲也題這詩頗有意味君能悟之乎歲月何其速,轉瞬又一年,花葉全無跡,存世惟詩篇。壬辰
②莆田媽祖祖廟石坊對聯(lián) 2014年尺寸:36cm×7.5cm天降神女息浪安瀾慈心千古呈瑞象地應信眾盡虔至誠香煙萬里化祥云甲午二月于心居
③好紙怯用 2012年尺寸:16.6cm×8cm好筆樂使好紙怯用譬如此紙潔靜古雅令我不敢下筆落墨自我鼓勁再三才寫此兩行字也壬辰此我書齋名十三不靠齋古紙應為清中之物也
④古聯(lián) 2006年尺寸:20cm×9.5cm司馬文章輞川畫,右軍書法少陵詩。我書齋之古聯(lián)
⑤閑題 2014年尺寸:23cm×12.7cm每有古紙不忍題不題緣何說心意且借畫中清白處蠅頭小楷表珍惜甲午
⑥《雨竹圖》記 2011年尺寸:24cm×11cm余五十歲陪母伴妻攜子赴甬辦敬鄉(xiāng)畫展作雨竹圖贈族人畫上題五言六句曰疏疏密密雨輕輕重重聲濃濃淡淡意深深淺淺情遠遠近近事都在此幅中今日憶起一切皆在眼前
⑦古箋閑筆 2012年尺寸:23cm×12.7cm人說我少見多怪江南文人就是這般風流也沒有江南風流才子哪來這些金陵名釵醒夜軒再記古來書齋用箋罕有青樓人物今見而奇之日后用時方知是何感覺壬辰仲夏
⑧真字千金 2013年尺寸:28.5cm×16cm癸巳仲夏真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