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普通高中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情況研究

      2018-10-13 02:37:06杜治華
      四川體育科學 2018年5期
      關鍵詞:校領導體質體育課

      杜治華

      ?

      普通高中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情況研究

      杜治華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041000。

      盡管近些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體育法規(guī)政策來促進學校體育的開展,但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仍在持續(xù)滑坡,究其根源,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方面出了問題。借鑒行政管理理論研究基礎,對高中體育政策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制約與影響學校體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因素,提出相應對策,以期完善高中體育政策法規(guī),為促進高中學校體育良性發(fā)展提供理論指導依據(jù)。

      普通高中;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

      近些年來盡管我國頒布了一系列的體育法規(guī)政策,但是許多學校體育政策普遍存在扭曲執(zhí)行、象征執(zhí)行、替代執(zhí)行、選擇執(zhí)行、跟隨執(zhí)行等諸多問題,現(xiàn)有的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研究在可操作性、系統(tǒng)性、完整性上都不完備,再加上解決機制和現(xiàn)有條件的種種制約,使得方案缺乏執(zhí)行的針對性。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度不夠,難以完成有關部門制定的目標和任務,致使青少年體質嚴重滑坡,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如何建立長效的監(jiān)督機制與體系,如何自上而下地貫徹與執(zhí)行學校體育政策,是學校體育領域亟待研究與解決的問題。

      在梳理近些年來相關研究成果和新聞報道的基礎上,選取山西省臨汾市20所普通高中為調查對象,運用實地調查、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等方法對高中體育法規(guī)政策實施情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查找普通高中在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對策,目的在于盡快遏止學生體質持續(xù)下滑的不良現(xiàn)象,為有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和體質健康水平獻計獻策,為全面提升普通高中的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效力提供借鑒。

      1 核心概念界定

      1.1 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

      學校體育政策:是指為達到學校體育的目的和任務而制定的文件、計劃和方案,其具有一定的指令性。學校體育政策實施過程的本質就是以學校體育政策作為主體,在科學合理把握學校體育法規(guī)的前提之下,有效利用和開發(fā)學校體育資源,把具有學校體育政策觀念形態(tài)的政策文化轉化為適合學校體育教育發(fā)展實際的效益。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是指學校體育執(zhí)行者依據(jù)科學合理的發(fā)展目標,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合理調度學校體育資源,把握體育政策思想理念、任務及目標,實現(xiàn)學校體育政策目標達成的效力[1]。

      1.2 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評價指標體系

      王書彥對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進行了深入研究,構建了五個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王書彥的五維度評價指標體系為:(1)個人執(zhí)行力。由校長直接負責監(jiān)督指導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情況,體育教師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法規(guī)在校長的督導下開展學校體育活動;(2)組織執(zhí)行力。由學校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并且擬定運行機制,在組織機構的負責管理之下開展各項學校體育活動;(3)政策本身。擬定的學校體育政策自身要具有邏輯性和清晰性,要根據(jù)國家的法規(guī)政策和實際調查情況制定文件,政策本身要具有可執(zhí)行性;(4)執(zhí)行資源與環(huán)境。是指擬定的政策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考慮的必要條件,要充分利用各地各校的資源和文化背景,能夠切實有效地發(fā)揮執(zhí)行力的最大作用,不能政策只是空殼的擺設而執(zhí)行時完全走樣;(5)執(zhí)行效力。檢驗真理的最好辦法還得靠實踐,中學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效果的好壞最終取決于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競賽組織的能力、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情況等。

      王書彥的執(zhí)行力評價指標體系相對比較完善,能夠從多角度全面有效地推進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能夠完整清楚地組織與調動學校各級各層科學有效地執(zhí)行國家制定的學校體育政策[2]。(1)校長負責牽頭學習相關體育政策與文件精神,監(jiān)督指導體育組所有成員具體實踐操作,責任落實到每個體育教師的身上;(2)學校成立專門的體育政策執(zhí)行組織或部門,由專門的組織進行管理與運行,不至于導致政策與法規(guī)落空,組織機構還要依據(jù)地域特點及校本資源情況制定相應的舉措,以便更好地執(zhí)行;(3)學校緊緊圍繞教學與訓練、體育競賽活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等核心工作,努力提高體育政策執(zhí)行效力。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山西省臨汾市20所高中的部分學生、學校領導、體育教師三類人群作為調查對象,研究其對學校體育法規(guī)政策的了解與執(zhí)行情況。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國務院、教育部網站以及中國知網,查找與收集學校體育政策規(guī)定性文件及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方面的資料,為本研究的開展提供相關的理論依據(jù)。

      2.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jù)研究內容的需要,設計與之相應的調查問卷,在臨汾市20所高中發(fā)放問卷,2200份為學生問卷,200份為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問卷。整理獲得學生有效問卷2000份,校領導及教師問卷200份。

      2.2.3 訪談法 對相關的學者和專家進行了走訪,咨詢部分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獲取相關信息和資料,為此次研究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支撐材料。

      2.2.4 實地觀察法 進入所調查的學校進行實地觀察,查看學校的體育設施情況以及體育教師上課情況,記錄觀察結果,為本文的論述提供依據(jù)。

      3 學校體育政策脈絡梳理與分析

      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想全面抓好素質教育,就必須考慮如何增強學生體質的問題,而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主要取決于學校體育開展的質量,所以必須抓好學校體育工作,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穩(wěn)步提高。梳理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學生身體健康發(fā)展的問題,并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陸續(xù)出臺了相應的體育政策法規(guī)。

      3.1 中學體育教學發(fā)展的起步階段

      1956年6月,我國第一部《中學體育教學大綱》由教育部頒發(fā),這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總結經驗和借鑒前蘇聯(lián)學校體育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第一套體育教學大綱[3]。從此,體育課程的教學有了固定的模式和章法,體育教學有了統(tǒng)一而規(guī)范的標準,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有了明顯的保障。

      3.2 中學體育教學發(fā)展的推進時期

      1957年,《中學體育教學參考書》由教育出版社王占春等人編著,對我國的中學體育教學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把我國的體育教學引入正規(guī),此書也成為近幾十年來編寫體育教材的藍本。1962年,教育部為了貫徹黨中央抓緊編寫教材的指示,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學體育教材(教師用書)》,此書中第一次提出了體育教學要以“增強學生體質”為目標。

      3.3 中學體育教學發(fā)展的滯緩期

      1966年,我國開始進入“文革”時期,從此學校體育貼上了政治標簽,我國的學校體育便朝著軍事化方向發(fā)展,形成了具有特殊歷史性的“軍體課”,相應地中學學校體育的發(fā)展也進入了滯緩期。

      3.4 中學體育教學發(fā)展的機遇期

      1978年,教育部頒發(fā)了《十年制中小學教學大綱》,在體育教學中突出了“增強學生體質”的指導思想,明確了體育教學的“三基”任務,并且加大了體育課時的比重[3]。隨后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學校體育搭乘教育改革的高速列車而得以快速發(fā)展。

      1987年1月,新的《全日制中學體育教學大綱》由國家教委頒發(fā),從此,更加明確了我國青少年的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學校體育受到了很大的重視。

      1993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體育教學大綱》由國家教委審議通過并頒發(fā),標志著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教材的建設從此邁入一個歷史新紀元。

      1995年,《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出臺與實施對中小學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觸動很大,國家號召全民都要加強身體素質鍛煉,并且以青少年和兒童作為實施的重點對象[4]。

      3.5 中學體育教學進入快速發(fā)展期

      2001年,教育部頒發(fā)了《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并在全國啟動了基礎教育改革;2004年又相繼頒發(fā)了《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標準》。這兩項《標準》的頒發(fā)使我國在進入21世紀后的學校體育得以良性有序和高效飛速地發(fā)展[3]。

      2008年,教育部、衛(wèi)生部、財政部聯(lián)合頒布了《國家學校體育衛(wèi)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為廣大中小學校體育和衛(wèi)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搭建了平臺。

      2009年,國務院印發(fā)了“全民健身計劃”(2010-2015),使得“陽光體育”運動在全國億萬學生中得以廣泛開展,保障在校學生每天至少能夠參加1h的體育鍛煉活動,極大地推進了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

      2012年,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2016年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見》和印發(fā)了“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新的“計劃”再次強調要必須大力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必須把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再一次凸顯出學校體育的重要性,并且把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測試的結果納入學校工作考核體系,明確指出要與學校體育工作績效評估掛鉤,對執(zhí)行不到位的學校進行行政問責[4]。

      通過梳理發(fā)現(xiàn),從新中國成立至今的幾十年中,國家各部門和部委一直在關注著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問題,陸陸續(xù)續(xù)出臺了許多國家及地方層面的相關政策與規(guī)定,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使學校體育工作正在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科學化與合法化。

      4 高中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情況實證分析

      學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長成才必由之路,而學校體育又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學校體育會直接影響素質教育的成效和整個教育目標的達成。我國地域寬廣且各地方經濟發(fā)展水平大不相同,各地擁有的教育資源和教學條件差異很大,因此,各個學校要想良性地開展學校體育,(1)首先必須得遵照國家相關政策規(guī)定,并結合地方和學校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執(zhí)行辦法;(2)就是建立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機構組織以便起到有效地監(jiān)管作用[5]。本文以臨汾市20所普通高中作為調查對象,對國家體育政策在地方高中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深入研究,查找問題,為高中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情況提供建設性建議。

      4.1 學校對國家體育政策貫徹實施情況

      4.1.1 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對體育政策的認知情況 表1反映了高中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對國家重要的體育政策的認知情況,2008年頒布的《標準》中明確要求中小學的體育教師必須經過專業(yè)學習或培訓,獲得教師資格證書,每學年還應接受不少于48個學時的繼續(xù)教育。結合訪談得知,被調查的20所高中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都知道國家的這一相關政策,但是普遍認為在具體落實上學校會大打折扣,僅20%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認為學校能夠做到這一點;30%的人認為學校不能完全做到,每學年只有部分老師參加繼續(xù)教育培訓或認為培訓不足規(guī)定的48學時;50%的人認為學校完全忽視了國家的這一政策規(guī)定,沒有按要求每學年派體育教師培訓學習。此調查結果反映了如此重要的學校體育政策在地方高中卻遭受“冷落”,這很不利于青年體育教師的成長和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

      表1 體育政策認知的指標與內容(N=200)

      注:A=“接受繼續(xù)教育不少于48個學時”;B=“高中每8~9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C=“保障每天1h校園體育活動”;D=“制訂陽光體育運動方案”;E=“學生能否至少學會兩項受益終身的體育項目”

      對“高中每8~9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這一問題進行調查,結合訪談得知,被調查的高中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都“不清楚”這一國家政策,問卷調查獲悉:15%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認為個別年級體育教師配備比例合乎此要求,而85%的人認為高中體育老師配備達不到此比例。我國的高中都在圍繞高考指揮棒轉,除了極個別的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稍微重視體育而外,其他絕大部分高中都不愿多開體育課,尤其到了高3,許多學校幾乎不開體育課,文化課侵占體育課現(xiàn)象嚴重,這很不利于學校體育的廣泛開展,從而難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對于國務院印發(fā)的“全民健身計劃”之中的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這一規(guī)定執(zhí)行得較好,學校對此政策也作出了明確的相關規(guī)定,所以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體育教師能夠組織與要求學生“每天參與1h的校園體育活動”和“進行諸如課間操等方面的陽光體育運動”。

      對于“學生能否至少學會兩項受益終身的體育項目”這一問題進行調查,結果為:90%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認為通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課外體育活動,基本能夠滿足絕大部分高中學生學會兩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鍛煉項目。

      綜合上述幾方面來看,地方性高中比較重視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能夠做到要求學生每天參與1h以上的校園體育活動,但在體育教師繼續(xù)教育和師資配備比例方面做得較差。

      4.1.2 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對體育政策的重視程度 表2是高中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對國家體育政策重視程度的調查統(tǒng)計表,結果為:90%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認為學校不存在“擠占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和體育課”的現(xiàn)象;75%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教師在各種福利待遇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沒有差別,25%的人認為還是存在“區(qū)別對待”的現(xiàn)象;90%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認為學?!爸贫ê吐鋵嵙梭w育管理安全責任制”,制定了工作方案并明確了管理責任人;80%的被調查者認為學校對體育設施進行了有效維護和使用管理,而20%的人“不清楚”;90%的被調查者認為學校經常會將體質健康測試的結果向學生家長通報,而10%的人認為從來不向家長通報;所有被調查的200人都認為學校經常會對體育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表2 體育政策重視程度的指標與內容(N=200)

      注:F=“擠占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和體育課”;G=“體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保障體系”;H=“制定和落實體育管理安全責任制”;I=“對體育設施的維護和使用管理”;J=“體質健康測試及向學生家長通報情況”;K=“學校體育工作的督導檢查”

      綜上分析,25%的體育教師認為自己在福利待遇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還存在著“區(qū)別對待”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學校過度地圍繞高考指揮棒轉了,把大量的人力財力都向高考科目傾斜了,體育項目遭受“冷落”在所難免,推物及人,體育教師的待遇也就跟不上“主科”教師了[6]。但是,總體來看,被調查的高中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還是普遍認為學校對國家體育政策重視程度較高,認為學校圍繞國家的大政策、大方針做了許多相應的工作,能夠保障學校體育的順利開展。

      4.1.3 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對體育政策實施的舉措 表3是高中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對國家體育政策實施舉措的調查統(tǒng)計表,結果為:所有的調查對象都認為本校能夠合理地開展各種課外體育活動;95%的人認為體育教師有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等納入到教學工作量;90%的人認為學校的體育場館設施在課余時間向學生免費開放,這樣的舉措無疑延伸了體育課堂,給學生自主鍛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豐富了高中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認為本校會對體育工作成績突出的部門和個人進行表彰與獎勵,這是校領導對高中體育工作重視的實質性舉措,重視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和語言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7]。

      表3 體育政策實施舉措的指標與內容(N=200)

      注:L=“合理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體育訓練、競賽活動”;M=“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體質健康測試等是否納入教學工作量”;N=“體育場館設施在課余向學生開放”;O=“對學校體育先進工作者有無表彰獎勵”

      4.2 學生對學校體育開展情況的反饋分析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學校對國家體育政策貫徹實施的到底如何,不能只調查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必須要大量調查學生,深入了解實際情況,才有可能客觀地把握高中學校體育教學的真實現(xiàn)狀。

      4.2.1 學生對體育政策普及程度的認識 對于學校體育方面而言,近幾年對高中學生影響最大的國家政策就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修訂版),就學生是否了解該文件這一問題對2000名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為:32.5%的高中生對與自身密切相關的政策比較了解,67.5%的學生并不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

      據(jù)官方媒體報道近些年來青少年體質逐年下降,情況令人堪憂,各所學校每年都要組織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但許多學校只是例行公事,對學生體質健康進行測試之后簡單地劃分成合格與不合格,沒有深究不合格的原因,沒有實質性地整改措施,導致這一現(xiàn)狀難以改觀。學校應該將國家對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劃分的等級標準明確地告知所有人,讓每個學生清楚地“對號入座”,知道自己的體質健康處于什么樣的位置,以便確立平時的鍛煉目標。被調查的20所學校之中,只有6所學校對高中學生體育政策知識普及得相對較好,每學期在進行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之前把測試標準和對應的成績換算方法通知給學生,讓學生清楚考核的主要內容和評分標準,而其他14所學校則是“模糊評價法”,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之后,簡單地給學生劃分成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沒有細化打分,沒有讓《標準》真正起到應有的引領作用。

      4.2.2 學生實際參與體育活動情況調查統(tǒng)計與分析 表4是高中學生本學期1周實際所上體育課節(jié)數(shù)情況的統(tǒng)計結果,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高中1周應該上3節(jié)體育課,然而調查結果顯示:4%的高中生選擇了1周連1節(jié)體育課都不上;80.5%的高中生1周只上1-2節(jié)體育課;8.5%的高中生1周上3節(jié)體育課;7%的高中生1周能上3節(jié)以上的體育課。

      表4 1周實際所上體育課節(jié)數(shù)情況調查表(N=2000)

      注:教育部規(guī)定1周3節(jié)

      此次對學生的調查是在20所不同的學校中進行的,而且參加調查的學生分布在高中的不同年級,調查的結果應該具有較強的說服力。結合訪談得知,高中的體育課從高1至高3年級在逐漸“縮水”,有些學校到高3干脆就不開音體美這類“副科”,專注于高考的“主科”,使得體育課完全被擠占。按照國家教育部的規(guī)定,高中各年級1周至少要上3節(jié)體育課,然而80%以上的高中學生每周都上不夠3節(jié),這說明了體育課在當今高中校領導的心目中“地位低下”,或者說高中緊緊圍著高考指揮棒轉了,尤其到了高3,對體育課的忽視和擠占現(xiàn)象更為嚴重。

      表5 學校體育活動貫徹實施情況(N=2000)

      表5是對學校體育活動貫徹實施情況的統(tǒng)計結果:68%的高中生認為自己的體育老師能夠嚴格按時上下課,4%的人認為不能,28%的學生認為視情況而定;對于學校是否要求學生出早操,57.5%的學生選擇了“是”,42.5%的學生選擇了“否”;對學校是否安排組織了課間操進行調查,78%的高中生選擇了“是”,而22%的學生選擇了“否”;56.5%的高中生認為學校在課余時間能夠開放場館設施,43.5%的人認為學校在課余時間沒有開放場館設施。

      從調查結果來看,高中學校體育活動貫徹實施的情況不容樂觀。有些體育教師不能嚴格上下課,有50%的高中生不出早操,20%以上學生沒有課間操,學校的體育場館設施有近50%在課余時間沒有對學生開放。這些諸多不利因素都會影響學校體育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學校應該成立體育教學活動督導小組,由校領導和體育組長直接負責對高中體育活動進行監(jiān)管。

      4.23 學生對學校及體育教師負責程度的評價 表6是被調查的高中學生對體育課程內容安排情況的反饋信息:4.1%的高中生認為體育老師沒有認真組織體育課堂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51.9%的學生認為體育課堂自由度較大,內容安排不夠規(guī)范嚴謹,體育教師有隨意調整授課內容之嫌;44%的學生認為體育教師能夠認真組織與指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習。

      表6 體育教師對體育課的內容安排(N=2000)

      此調查結果反映出高中體育教學存在著較大的問題,50%以上的體育教師對教學內容安排得不夠合理有序,上課內容不太固定,隨意性較強,有時會讓學生自由活動,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缺乏體育教師的指導。要想使學生提高身體素質,要想真正有效地開展好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就必須重視學生的每一堂體育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運動技術與技能,體育教師必須做好學生體育健身的領路人,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正確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8]。

      表7 體育教師負責敬業(yè)程度調查表(N=2000)

      表7是對體育教師負責敬業(yè)程度的調查表,統(tǒng)計結果為:39%的高中生認為自己的體育老師“很負責敬業(yè)”,認為“比較負責敬業(yè)”的占52%,認為“一般”占9%。

      從調查結果來看,被調查的高中學生對自己體育老師的責任心還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絕大多數(shù)高中生認為自己的體育老師比較負責敬業(yè)。

      表8 學校對體育活動的重視情況調查表(N=2000)

      表8是就學校對體育活動的重視情況調查表,結果為:認為學校對體育活動較為重視的高中生僅占9.3%;認為重視程度為“一般”的占35.2%;認為學校對體育活動不重視的竟占55.5%。

      此結果反映出高中學生對自己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很不滿意。結合訪談得知,許多高中生認為學校過分地抓文化課而忽視了同學們的文體活動,還有學生反映體育設施陳舊簡陋,新興的體育項目不開展等等。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 論

      (1)我國自解放以來在不同歷史時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有關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法規(guī)政策,為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和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地方性普通高中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普遍對國家的體育政策了解與關注得不夠深入和全面,對體育法規(guī)政策的認知以及重視程度不高,致使國家的一些相關政策難以有效執(zhí)行與落實。

      (2)學生對國家相關體育政策認知程度較低,反映出學校沒有向學生很好地普及體育政策法規(guī)方面的知識;學校開設的體育課程時數(shù)絕大部分未達到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高中學生對體育教師敬業(yè)負責方面持肯定的態(tài)度,但認為學校對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

      (3)學校缺乏體育政策執(zhí)行的專門機構,體育法規(guī)政策內容信息的傳達以及反饋都相對滯后;學校體育組織機構之間缺乏協(xié)調和配合,缺乏對體育教師的約束及監(jiān)管;學校對待體育教師的獎懲制度和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應該和其它課程教師一視同仁;訪談和實地觀察獲知,學校體育投入經費的不足和體育場地器材的匱乏影響著執(zhí)行主體能力的充分發(fā)揮;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效力不足,監(jiān)督職責不明確,致使學校體育政策與條例不能完全落實到位。

      5.2 建 議

      (1)建立健全體育政策法規(guī)執(zhí)行組織機構,從中央、省、市縣再到各個學校建立一座金字塔式的學校體育管理機構,到市縣層面再實行網格化管理,縱橫交織,不留死角。

      (2)各地教育部門應該成立學校體育政策督辦小組,對管轄區(qū)域內的所有學校進行監(jiān)督管理,實現(xiàn)政府、學校、體育教研室縱向一體化,保障各項政策與條例完全得以落實與執(zhí)行。

      (3)加強高中領導群體體育工作意識,提高學校體育執(zhí)行力,突破障礙,大力落實中央制定的體育政策法規(guī),提高法規(guī)政策的運行機制與監(jiān)督機制。

      (4)學校應積極營造良好的高中體育文化氛圍,努力落實“大課間活動”“陽光體育”等具體政策,讓更多的學生能享受體育的樂趣,提高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

      [1] 王書彥.普通中學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影響因素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02):104~110.

      [2] 王書彥.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及其評價指標體系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0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EB]. www.moe.gov.cn.

      [4] 國家體育總局[EB]. www.sport.gov.cn.

      [5] 宋學岷,等.我國中小學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的實證分析[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9):297~300.

      [6] 杜治華著.高校體育教師發(fā)展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7(7).

      [7] 王中洋.提升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的策略研究[D].鄭州大學,2015(4).

      [8] 潘凌云,等.我國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的邏輯辨識與推進策略[J].體育科學,2017(03):3~12.

      A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y in Senior Middle Schools

      DU Zhihu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041000, China.

      Although the state has introduced a series of sports laws and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in recent years, the physical health level of young people is still continuing to decline, the root cau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sports policy has been a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and influenc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sports 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high school sport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high school sports.

      General high school; School sports policy; Implementation

      1007―6891(2018)05―0090―05

      G80-051

      A

      2018-06-16

      2018-06-30

      10.13932/j.cnki.sctykx.2018.05.24

      猜你喜歡
      校領導體質體育課
      中醫(yī)“體質”問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醫(yī)“體質”問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醫(yī)“體質”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房間里的自言自語
      中外文摘(2020年9期)2020-11-12 11:31:33
      28天吃出易瘦體質
      海峽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領導群體特征研究
      “陪餐制”不是“吃頓飯”這樣簡單
      體育課
      上好期末三節(jié)體育課
      體育師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三個結合“上好室內體育課
      延吉市| 理塘县| 永清县| 富锦市| 无棣县| 双鸭山市| 敦煌市| 胶南市| 临潭县| 乌苏市| 汕尾市| 富平县| 泗洪县| 惠州市| 陵水| 吉水县| 绥江县| 肥乡县| 金寨县| 屯昌县| 夏河县| 舞钢市| 德令哈市| 石阡县| 富民县| 突泉县| 铜陵市| 盖州市| 江城| 甘德县| 连云港市| 宕昌县| 灵山县| 精河县| 镇江市| 榆社县| 普安县| 延寿县| 平果县| 仪陇县|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