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酈
由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徐光春同志主編,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課題組第一首席專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特聘研究員梅榮政任常務副主編,崇文書局出版的《馬克思主義大辭典》,作為我國首部從整體性視角進行編撰的大型馬克思主義辭書。它包括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論體系四大部分,收錄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有關術語、人物、著作、報刊、事件、會議、機構等條目近3000條,其資料截止時間為2017年11月,是迄今為止全國乃至全世界第一部系統(tǒng)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及實踐運用的規(guī)模宏大、資料完備的工具書?!洞筠o典》主編、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主任徐光春表示,編纂《大辭典》,在中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有神圣的責任感、使命感”,并指出,解讀要權威?!斑@個權威,不是一般的權威,不是西方的權威,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的權威,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權威”。《馬克思主義大辭典》遵循中國共產黨黨章總綱對黨的指導思想的規(guī)定,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精神,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關內容進行了權威性的解讀,實現(xiàn)了編委會的編輯意圖。
《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的內容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強烈的現(xiàn)實性。長期以來,國內國際對馬克思主義的解讀存在混亂、誤解和歪曲的現(xiàn)象。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公平,等等,這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和相關基本原理,在所謂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改良馬克思主義等西方思潮的沖擊下被誤解甚至歪曲,不僅造成了國內馬克思主義學界的混亂不清,嚴重誤導國內乃至世界主流意識,而且弱化甚至剝奪了社會主義政治話語體系,把馬克思主義的解讀權拱手讓給了西方,用西方的標準解讀、肢解和歪曲馬克思主義。與此同時,我國的一些學者崇拜并執(zhí)迷于西方的政治話語,以為西方的標準真的代表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標準化解讀,“言必稱希臘”,造成國內高校、研究機構、黨政機關和廣大群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概念模糊不清,錯誤理解,對馬克思主義和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自信、理論不自信、學術不自信。如何抵制西方話語侵蝕,澄清認識模糊現(xiàn)狀,系統(tǒng)全面闡釋馬克思主義理論,還原馬克思主義真實的本來面目,要求我們必須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科學解讀。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科學解讀?馬克思主義科學解讀旨以實踐為基礎,科學、全面、準確、權威地解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包括馬克思主義起源及文本研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與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科學文化、經濟全球化、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和人類共同命運等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及其發(fā)展,實事求是地客觀準確地評價理論上豐富、實踐上踐行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思想家們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作用和貢獻。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三重標準:
實踐標準。一切理論的生命力,都來源于現(xiàn)實的豐富土壤。因此,理論及其解讀必須以現(xiàn)實實踐為基礎。理論一旦失去了現(xiàn)實的支撐,必將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就與革命的實踐運動緊密聯(lián)系著并在實踐中不斷獲得新的詮釋,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其內涵和價值。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世界社會主義國家蓬勃興起、不斷發(fā)展壯大,以實際行動演繹了社會主義及其解放斗爭的理論。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zhàn)、艱苦奮斗,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用踏踏實實的革命實踐踐行并發(fā)展著馬克思主義理論,使馬克思主義變成活生生的現(xiàn)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提出新的戰(zhàn)略思想,深化了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科學理論指導,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fā)展提供了更加強大的精神動力。因此,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解讀,必須根植于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fā)展的實踐運動,根植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族解放、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革的偉大實踐。
國家標準。實踐解讀的現(xiàn)實意義就在于國家解讀的合理性。馬克思主義作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政治特色,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因此,對馬克思主義的解讀必須切合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必須體現(xiàn)國家意志,與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關于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關于社會主義公有制,關于公平正義,關于人類共同命運等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思想,中國共產黨最有發(fā)言權,社會主義國家最有發(fā)言權。所以,我們不僅要有馬克思主義中國話語自信,占領意識形態(tài)制高點,詮釋、演繹馬克思主義,還要有馬克思主義解讀的國家制度自信,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政治自信。長期以來,西方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顏色革命”,目的就在于用西方國家的價值標準圍攻、歪曲和肢解馬克思主義,弱化甚至取消社會主義國家的話語解讀權。蘇聯(lián)社會主義的解體和崩潰,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們喪失了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解釋權,聽任、服從和追隨西方自由化思想。因此,對馬克思主義的解讀離不開中國的聲音,離不開國家的聲音,必須以黨和國家、社會主義的立場來捍衛(wèi)和解讀馬克思主義。
權威標準。權威解讀是國家解讀的的必然保證。自西方意識形態(tài)向社會主義國家推行自由化思想以來,“解構一切”一時成為了社會思潮的主流,虛無主義也甚囂塵上。國內一些學者津津樂道于傳播西化理論,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歪曲解構,借口“回歸馬克思”、對馬克思主義進行西化解讀。有專家指出國內學界的這種混亂,“不僅造成了我國理論界極大地思想混亂,而且在干部群眾思想中產生了惡劣的政治影響”。因此,對馬克思主義的權威標準解讀已成為當務之急。權威解讀不是辭藻堆砌、嘩眾取寵,不是望文生義、天馬行空,更不是是非不明、全盤西化。權威解讀必須立足文本,原汁原味,精準解讀。自覺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實事求是,按照馬克思主義本來面目,為馬克思主義體系的基本概念、定義、原理和思想提供最權威、最經典的全面而科學的精準解讀。《大辭典》常務主編、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梅榮政指出:“大辭典面向黨政干部、高校教師、青年學生和廣大群眾,以供其學習和研究,要有知識、有韻味、有生氣?!睘榇耍仨氉龅綄︸R克思主義的邏輯線索、內容結構、條目選擇做精準的科學解讀,不設爭議,拒絕錯誤思想,為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