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芬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而特殊的勞動,要在處理大量具體事務和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有目的地塑造學生靈魂,使學生受到教育、培養(yǎng)和鍛煉。班主任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既負有協(xié)調(diào)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聯(lián)系的作用,更起著導師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學校的學生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管理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措施
小學階段作為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一個重要開端,學生的思維和智力開發(fā)也是在這一階段。然而小學班主任在該階段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因此,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變成了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不僅是學生的任課教師,更是班級中的管理者,與學生接觸最多。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必須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想法,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中的核心人物,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領導力和組織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1 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班級管理關鍵
有一句話說的好“思想決定行動”,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動和做法。為了減少孩子們在實際生活中出現(xiàn)的失誤,作為班主任,必須抓好思想教育這塊陣地,樹立正確的行為準則。筆者會利用晨會課的時間從學生的身邊事情說起,比如要和父母學會溝通,要學會尊重自己的長輩,要和自己的同學融洽相處等等。現(xiàn)在的孩子有點被寵壞了,事事都想以自己為中心,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耍脾氣。作為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有時候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情緒不對,要及時找他們談心,化解他們心中的矛盾。其次是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只要是課本中有這方面的內(nèi)容,筆者都會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教育。通過討論,讓學生逐步形成較好的品德思想。正是因為班主任及時的教導,我們班同學很少發(fā)生打架等違反學校紀律的事情,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諧的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
2 培養(yǎng)“得力助手”是班級管理的重點
班主任工作一直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在我們農(nóng)村小學更是這樣,所以很多老師都不愿意做班主任,有的為了不擔當這項任務,還托人去和領導講。其實,只要能在接受新的班集體時候,用心培養(yǎng)好班級的“得力助手”,就會給今后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很多的好處。要知道一個班級的得力助手培養(yǎng)好了,他們會起到讓你意想不到的作用。每次接受新的班級,筆者的首先任務是確立班級干部。首先,確定班長。班長是班級管理中的關鍵,所以選班長尤為重要,通常情況下以學生自薦和其他熟悉的同學推薦相結(jié)合,再通過一段時間的考核和帶領就可以了,實在不行的話,在調(diào)整。其次,要選好小組長,筆者常常選擇一些做事比較認真的孩子擔任小組長,使他們明確各自的分工到職責,從理論指導到放手實踐再到總結(jié)經(jīng)驗,班主任都要做到經(jīng)常引導和監(jiān)督,保證小助手手的工作有章可尋,小組長主要任務是每天收發(fā)作業(yè)本,定時監(jiān)督其他學生的學習完成情況,并及時地做好登記。在班級管理中還有一個崗位很重要,那就是勞動委員。在我們這里每個班級都有清潔區(qū)需要學生自己去打掃的,而且每天有掃兩次,所以勞動委員就顯得很重要了,選擇勞動委員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在開始的培養(yǎng)中,班主任要經(jīng)常督促和指導,形成習慣以后就很省心了。
3 樹立“率先垂范”的形象是班級管理的靈魂
記得一位名人說過 “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筆者深有感觸,要想建立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班主任要從自身做起。因為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榜樣的作用。一個班級的好壞和班主任有很大的關系。作為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時需要振聾發(fā)聵的講話,有時又要和風細雨的滋潤,有時還需要“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行為。有一年,筆者剛接手一個新班級,學校安排我們班負責清理又臭又臟的水溝和垃圾池,當布置好各組的任務后,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都不動手,面面相覷。作為班主任的筆者,馬上意識到該怎么辦,筆者一聲不響,脫下鞋襪,挽起袖子,把腳踏進臭水溝,用手把那些又臟又臭的垃圾、石子一把一把地掏出來。學生看到筆者這樣做,也紛紛來參加勞動了。后來的勞動不用筆者多說學生都很積極。又如筆者每次踏進教室,看見地板上有紙屑,就不聲不響地俯下身去,一團團,一張張揀起來,放進紙簍里,反復幾次后,筆者在班上宣布:大家要注意衛(wèi)生,保持課室的整潔。這樣有行動有號召,學生自然容易接受了,從此,我們班級地上很少看到紙了。學生養(yǎng)成了維護公共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4 構建“尊重、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
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強調(diào)老師在班級里權威與尊嚴,以教師為中心,抹殺學生的個性,導致師生之間缺乏平等的溝通對話,師生關系必然存在隔閡。所以,師生關系比較緊張,這樣不利于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那么怎樣確立這種相互尊重|、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呢? 首先,班主任要把學生當作朋友一樣對待,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尊嚴,尤其多給學習困難學生一份更多的關愛,多給他們一份溫暖,那么師生關系肯定會多一份的融洽和諧。這樣當你布置的任務的時候,學生也會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了。其次,要創(chuàng)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的 影響下,強調(diào)學生的應試成績,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過重,學生的校園生活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學生淪落為考試的機器人,學生的個性與愛好被殘酷抹殺,從而導致學生的個性走向叛逆,與家長、教師的教育唱反調(diào)。在班級中這樣的孩子還會起反作用,破壞班級的公共財物和紀律,所以要盡量創(chuàng)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
小學作為學生成長中的重要階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然而,傳統(tǒng)的管理理念已經(jīng)不再適合當今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教師的責任是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讓這些學生成為21世紀的接班人,而不是考試的機器。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zhì),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班主任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jié)合學生的自身特色,因材施教,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馮文清.淺析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J].法制與社會,2011(7):36-37.
[2]韓新梅.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共建和諧師生關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274-276.
[3]吳海軍.小學班主任如何進行民主風格管理[J].才智,2013(35):211.
(作者單位:重慶市南川區(qū)隆化第四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