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之青
在濱湖花園小區(qū),有這樣一支舞蹈隊,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已經(jīng)60歲,最小的也已50歲,平均年齡55歲。她們大多沒有舞蹈基礎,但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頻頻在省市各類大賽中獲得好成績。舞出健康,舞出青春,她們用實際行動對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詮釋。
幾天前的上午,在濱湖花園社區(qū)活動中心,十多位舞者風姿翩翩,伴隨著隊長“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口號,她們身形穩(wěn)定挺拔,壓腿、造型、彎腰……一個接一個的動作,仿佛優(yōu)美旋律上舞動的精靈一般。因為動作幅度大,一二十分鐘下來,不少人的額頭沁出了一層薄薄的汗珠。
短暫休息后,一首《燭光里的媽媽》慢慢響起。舞者們在一招一式和一顰一笑中演繹著“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用唯美靈動的現(xiàn)代舞蹈表達對長輩的深厚思念,讓圍觀者深深感動??粗绱藘?yōu)美的舞姿,很多人都不會相信這些舞者都五六十歲了,很難相信她們都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接觸的舞蹈。
“我們是2006年成立的濱湖社區(qū),2008年成立的舞蹈隊?!鄙鐓^(qū)工作人員邢秀華是舞蹈隊中的一員。據(jù)其介紹,成立的初衷是為了豐富小區(qū)居民的業(yè)余生活和文化世界。因為如果沒有文體活動,居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就比較單一。走訪小區(qū)業(yè)主,尋得能帶領大家活動的人選后,舞蹈隊成立了。為了提升小區(qū)的品牌認知度,舞蹈隊取名為濱湖花園舞蹈隊。
舞蹈隊成立后,便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小區(qū)居民,有興趣者紛紛報名參加,而社區(qū)活動中心的舞蹈房成了大家聚集的地方。
“我們都是零基礎,沒有任何舞蹈功底,只是因為喜歡才聚到一起?!毙闲闳A雖然也不懂舞蹈,但她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最初,是她充當了“老師”這個角色。不會舞蹈,就上網(wǎng)找相關視頻學習?!翱匆曨l中人家怎么跳,我們就照葫蘆畫瓢?!彼龑W會后,再教給其他人。“其實到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我們只是學個表面,內在的東西根本沒有看透,也沒有掌握?!?/p>
舞蹈隊成立一年后,在一次比賽活動中,她發(fā)現(xiàn)另外一支參賽隊的老師水平非常高,指點隊員也很有耐心。“那時很羨慕人家能有老師隨隊指點,更希望那位老師也能指點指點我們?!北荣惤Y束,她向其他人打聽了老師的相關信息,得知其名叫張靜。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朋友的牽線下,張靜老師也成了她們的老師。
“從2009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9年了,每周三節(jié)課,張老師一直是義務地教我們舞蹈,幫我們編舞、排舞。多數(shù)老年人沒有學過舞蹈,張老師就得一遍遍糾正舞蹈動作,有時候嗓子都喊啞了,就用哨子代替,她還自編自導扇子舞、健身秧歌,慢慢地跳得越來越好,隊員也由開始的10多人發(fā)展到近40人。”邢秀華說,在張老師的幫助下,她們的水平提升非???,在省、市的舞蹈比賽中獲得了很多獎項。2012年,徐州市舉辦的舞蹈大賽中,她們的舞蹈《秀色》獲得老年組的金獎?!澳侵璧傅碾y度非常高,有跪倒等動作。雖然有的隊員膝蓋不好,但她們都堅持了下來?!?/p>
“我們從不認識到好友,每天堅持跳舞,退休后的生活變得充實?!蔽璧戈犆磕炅x務演出30余場,“我們不圖別的,就希望生活有點樂趣,讓大家既能鍛煉身體,又可以給別人帶來點歡樂。 ”邢秀華說。
“其實舞蹈隊的發(fā)展,也和家人的支持分不開?!毙闲闳A笑著說,她們這個年齡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忙碌時候。父母的年齡大了,需要兒女照顧,孩子們成家了,需要幫他們帶孫子孫女。每個人都是克服了各種各樣的苦難,才能堅持下來。
舞蹈隊的蘇阿姨告訴記者,跳舞讓她的心態(tài)變得年輕起來,人也更精神了,“現(xiàn)在每天都要跟著隊伍去跳一跳、動一動,和姐妹們在一起總是很快樂。”
除了平日里的自娛自樂,現(xiàn)在這支舞蹈隊的阿姨們也熱衷參與街道、社區(qū)的公益活動,有時她們化身熱情奔放的“蒙古人”,有時又變身具有異域風情的“印度舞娘”……將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2012年,舞蹈隊準備參加全市組織的三八婦女節(jié)舞蹈比賽?!爱敃r時間比較緊張,我們只有18天的準備時間,在這18天里,我們必須編排一個新的舞蹈?!睘榱藗鋺?zhàn)那次比賽,在選定好參加人員后,她們每天晚上都在社區(qū)舞蹈房堅持排練?!懊刻焱砩隙际菑钠唿c半練到九點半。”邢秀華說,有的居民還沒有退休,下了班,簡單吃點飯就趕過來排練。從早晨上班出門,到晚上才回家,她們幾乎都是一天不進家,這都離不開家人的支持。付出總有回報,那次比賽,她們獲得了全市三等獎。
“跳舞帶給我們的收獲非常多,身體好了,心情也好了?!贝_實,一群好姐妹,在一起跳舞,著實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濱湖花園舞蹈隊的姐妹們用輕快的舞蹈演繹著幸福的生活,洋溢著不老的“青春”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