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景良
摘 要:在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不斷推進的情況下,城市道路的建設也在逐漸的完善,其中地基設計中的軟基處理對城市道路的質量有直接影響。為提高軟基結構的承載力設計人員采用了多種軟基處理技術,包括水泥攪拌樁施工技術、深層石灰攪拌樁施工技術、換填法的施工技術、強夯法的施工技術、砂墊層施工技術等。本文對市政道路路基設計中的軟基處理問題進行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市政道路 路基設計 軟基處理
1市政道路路基設計遵循的原則
1.1強化路基承載力原則
在城市道路的建設中路基是主要的承載力結構,道路建設工程的所有壓力都將由路基結構承擔,路基結構能否有足夠的承載力是城市道路建設工程質量保證的核心。在城市道路投入使用的過程中路基會還受到運輸車輛帶來的壓力,路基結構承載力如果過小,在道路使用期間就容易出現(xiàn)路面坍塌或損壞的現(xiàn)象。因此在進行路基設計時要遵循強化路基承載力的原則,只有保證路基結構有足夠的承載力才能保證城市道路的堅固性和穩(wěn)定性。
1.2遵循因地制宜原則
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設當中地基的設計會受到地質條件和環(huán)境條件的制約,我國地域廣闊,各城市地區(qū)的地理特點和氣溫環(huán)境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而且地質條件也不同,地基設計時需要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先對道路工程建設周圍環(huán)境和地質進行調查和勘測。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路基工程的設計與規(guī)劃,在工程中遇到問題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保證路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抗壓性與抗震性。
1.3保證路面平整性原則
城市道路建設工程質量標準規(guī)范當中有明確指出要保證路面的平整性,在進行路基設計時同樣要遵循保證路面平整性的原則。具體來說路基設計時要注意路線的平直和平順,這樣在后續(xù)的施工當中才能保證路面的平整性,避免出現(xiàn)路面有高低落差的問題。路面的平整性對保證路面交通運輸安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防止車輛在運輸時出現(xiàn)劇烈顛簸。同時路基路線的平整對道路結構的穩(wěn)定性也有很大的影響。
2市政道路路基設計中軟基的主要特征
2.1透水性差,壓縮性強
大部分的軟土地基都分布在我國的沿海地區(qū),這些區(qū)域的土質結構與水源靠近,因此這些地區(qū)的地基結構當中擁有大量的水元素,使其透水性能極差,水無法有效的排出地基結構,從而使其結構的壓縮性就變強。地基土體結構孔隙較大,加上較高的含水量使地基結構的堅固性下降,容易出現(xiàn)變形的現(xiàn)象。因此在軟土地基施工時發(fā)生沉降的概率很大。
2.2軟土地基土質不均,觸變性強
軟土地基結構的土質分布不均勻,不同的土質所能夠承受的荷載力不同,土質分布不均會造成地基結構沉降現(xiàn)象也變得不均勻,其中軟土結構地基承受的荷載力越大沉降的速度就遠大。軟土結構地基在沒有遭受外力的破壞時其自身的堅固性和穩(wěn)固性可以保持在一定程度內(nèi),但是一旦遭受外力的破壞時軟土地基結構就會出現(xiàn)整體坍塌損壞的現(xiàn)象,因而其結構具有較強的觸變性。
3市政道路路基設計中的軟基處理問題的策略探究
3.1水泥攪拌樁處理技術
水泥攪拌樁處理技術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具有施工效果好、操作簡單等特點。水泥攪拌樁技術主要就是將水泥材料與軟土土質進行攪拌使其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堅固穩(wěn)定的樁體結構,從而提高軟土結構整體的穩(wěn)定性,達到強化軟土結構承載力的效果。在具體應用過程中要注意:第一,要根據(jù)軟土地基土質的特點加入適當比例的水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水泥攪拌成樁的質量達到標準。第二在水泥材料當中含有大量的碎石,會一定程度上加大攪拌的難度,因而在進行攪拌時要使用專業(yè)的攪拌機械,保證攪拌混合的均
勻性。
3.2深層石灰攪拌樁處理技術
深層石灰攪拌樁技術的工藝也非常簡單,就是將軟土地基的土地材料與石灰材料進行深度的攪拌融合,通過攪拌石灰材料會與軟土材料發(fā)生化學反應,從而有效提高軟土地基結構的穩(wěn)固性,在實際的應用中深層石灰攪拌樁技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可以切實解決軟土地基結構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同時避免了城市道路塌陷的現(xiàn)象發(fā)生,使地基結構的承載力
增強。
3.3換填法處理技術
換填法處理技術在城市公路建設中比較常見,其主要是利用大型的挖掘機械設備將軟土地基的土質進行挖掘,軟土質清除后將黏性強的土壤或硬質砂礫進行填充。在設計及應用中要注意:一是要先確定填土的厚度,根據(jù)路基承載力的需求進行計算,得出數(shù)據(jù)后對填土的厚度進行控制。二是要在路堤底面鋪設一層砂,這是由于軟土結構的含水量加大,在進行換填施工的過程中大量的水分會滲透出來,砂層可以將水分進行排除,從而保證施工后提高路基的穩(wěn)定性和堅固性。
3.4強夯法處理技術
強夯法處理技術主要是應用于市政道路軟土地基含水量較小的情況下,要先將重錘利用裝吊機吊置一定高度然后進行自由落體,如此反復進行施工,對軟土地基進行壓實。強夯法的作用是有效降低軟土地基結構的壓縮性,防止軟土地基在受到壓力時出現(xiàn)沉降或損壞的現(xiàn)象,從而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力。在設計時應注意夯實順序,需要先夯實軟土地基的周邊,并且采用由外向內(nèi)的方式,施工過程中應做好相關的記錄工作,為之后的工作提供依據(jù)參考。
3.5砂墊層處理技術
在對市政道路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砂墊層處理技術也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技術和方法,砂墊層處理技術首先需要在軟土地基上鋪墊砂石,形成一個固結有效排水的排水層,加快軟土地基的沉降,進而縮短整個工程的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同時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在實際進行設計及施工過程中要注意砂石的選擇,嚴格挑選質地堅硬的砂石。這項技術的操作相對簡單,對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大意義。
4結語
市政道路路基設計中軟基處理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結構的承載力,保證城市道路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城市道路出現(xiàn)沉降的現(xiàn)象。市政道路下管線較多,其沉降量需嚴加控制,而且市政道路路基設計中軟基結構具有透水性差、壓縮性強、土質不均,觸變性強等特點。因此一定要正確應用軟基處理技術,提高市政道路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萬兵.淺談公路路基設計中關于軟基處理的方法[J].青海交通科技,2017(2):52-58.
[2] 熊丁然.市政公路路基路面設計中的軟基處理問題[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6,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