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450000)郭瑞靜
早期慢性心力衰竭并無典型臨床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時已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以往的研究中對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診斷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結合癥狀體征進行判斷。近幾年有研究指出,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也可作為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的可靠指標[1]。本研究即對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檢測情況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接診的11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納入觀察組。將同期我院體檢中心50例健康老年人納入對照組。觀察組男性65例,女性49例,年齡為60~85歲,平均年齡為(73.12±4.17)歲;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為60~84歲,平均年齡為(72.95±4.2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附表 兩組血清NT-proBNP及心功能指標檢測結果對比[±s]
附表 兩組血清NT-proBNP及心功能指標檢測結果對比[±s]
注:與心功能分級Ⅲ級對比,aP<0.05,與心功能分級Ⅳ級,bP<0.05,對照組對比,cP<0.05。
分組 N Y H A心功能分級 N T-p r o B N P(p g/m l) L V D d(m m) L V E F(%)≤Ⅱ級(n=4 2) 2.7 7±0.3 0 abc 4 8.7 1±5.0 7 abc 4 1.1 1±4.2 0 abcⅢ級(n=4 5) 3.2 5±0.3 5 bc 5 8.0 2±5.4 4 bc 3 6.1 7±3.7 8 bcⅣ級(n=2 7) 3.7 1±0.4 2 c 6 7.0 1±5.9 5 c 3 0.3 2±3.1 7 c對照組(n=5 0) - 2.3 1±0.2 5 3 4.6 2±3.2 3 6 2.4 6±5.7 5觀察組(n=1 1 4)
1.2.1 血清NT-proBNP檢測 抽取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ml置于裝有肝素抗凝的離心管中,使用10000rmp離心機高速離心4min后取血清。0.5h內使用RAMP心梗/心衰診斷儀(加拿大瑞普公司)采用雙向測流免疫法進行血清NT-proBNP檢測。
1.2.2 心臟超聲檢查 使用飛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心臟檢查,記錄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和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值。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血清NT-proBNP及心功能指標檢測結果,并進一步按照NYHA心功能分級將觀察組分為≤Ⅱ級、Ⅲ級和Ⅳ級3組,比較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血清NT-proBNP及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SPSS18.0軟件,計量數(shù)據(jù)和計數(shù)數(shù)據(jù)分析分別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血清NT-proBNP、LVDd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LVE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隨NYHA心功能分級升高血清NT-proBNP、LVDd水平呈顯著升高趨勢,LVEF水平呈顯著下降趨勢(P<0.05),見附表。
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因素復雜,臨床發(fā)生率較高,主要發(fā)病人群為老年人。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各種老年疾病的臨床診治已經(jīng)成為了臨床研究的熱點。目前,臨床上對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主要依靠超聲、X線以及癥狀體征等進行綜合評估,缺乏一定的特異性實驗室指標[2]。NT-proBNP為心源性神經(jīng)激素,主要由心室肌細胞合成。有研究[3]指出,NT-proBNP與心肌損傷有緊密聯(lián)系,心肌出現(xiàn)損傷時NT-proBNP會發(fā)生代償性分泌增加,心肌受損程度越高NT-proBNP水平越高。因此,將NT-proBNP應用于心力衰竭診斷能夠有效反映患者心功能情況。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隨著觀察組患者NYHA心功能分級升高其呈顯著升高趨勢,證實了血清NT-proBNP在診斷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前景。但需要注意的是 NT-proBNP在診斷Ⅰ~Ⅱ級慢性心力衰竭中靈敏度和特異度并不理想[4],需配合其他可靠指標進行綜合判斷。
總之,血清NT-proBNP可作為診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和評估患者心功能的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