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琳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對于中學生的教育開始注重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音樂教學在中學教育中開始得到了廣泛的重視。而教育模式的改革也強調了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來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體驗式學習方式開始被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種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將課堂相關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同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體驗式學習。一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受傳統(tǒng)學習思想的影響,對于中學生甚至某些教師和學生家長而言,音樂在中學教育中仍然是可有可無的存在,而在這樣的意識影響下,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通常會保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甚至會出現(xiàn)走神或是做其他事的現(xiàn)象。在中學音樂課堂中開展體驗式學習,可以通過調動學生情感體驗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體驗式學習模式可以有效發(fā)揮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并使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積累更豐富的音樂知識。同時,采用體驗式學習模式,教師能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讓學生發(fā)揮其想象力,對所學的知識實現(xiàn)靈活運用,使其能夠在自我體驗的基礎上對音樂有更加獨特的感受,這樣的方式也是對他們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
總之,要努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中學音樂教學在本質上是要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有更加完善的體驗。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來體驗音樂作品中所富含的情感因素,并鼓勵學生針對音樂的內容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