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16—2017年度宜興市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簡報

      2018-10-22 08:37:48陳可偉陳俊義周煥成駱建軍張小虎
      上海農業(yè)科技 2018年5期
      關鍵詞:寧麥揚麥紋枯病

      徐 雯 陳可偉 陳俊義 周煥成 駱建軍 張小虎

      (江蘇省宜興市農林局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214200)

      江蘇省宜興市地處太湖西岸,是蘇南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達的農業(yè)大市,常年小麥種植面積為2.67×104hm2。而小麥的產(chǎn)量和品質是影響農民種植效益的直接因素。為鑒定引進的小麥新品種在宜興市的適應性、豐產(chǎn)性、抗逆性等,為進行大面積的小麥品種更新提供科學依據(jù),筆者擬對6個小麥新品種進行比較試驗,以期促進小麥新品種在宜興市的推廣應用。現(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小麥品種有“寧麥13”“寧麥14”“蘇麥8號”“鎮(zhèn)麥12號”“揚麥25”“蘇隆128”,共6個,以“寧麥14”為對照。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宜興市官林鎮(zhèn)楊舍村的江蘇省稻麥科技綜合展示基地內進行,供試田塊土質為黃泥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力均勻,排灌方便。前茬作物為單季晚稻,于2016年11月2日收獲,每667 m2產(chǎn)量在650 kg左右。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1個品種為1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小區(qū)凈面積為13.32 m2,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四周設保護行。

      各小麥品種均采用稻板茬免耕人工拉線條播方式,播種后人工開溝,人工碎土蓋籽。按每667 m2基本苗數(shù)15萬苗,根據(jù)各小麥品種的千粒重、發(fā)芽率和田間出苗率折算播種量,做到按行稱量播種。播種行距為26.7 cm,每小區(qū)播9行。小麥播種日期為2016年11月4日,11月14日出苗。

      1.4 田間管理

      在肥料運籌方面,基肥于播前田面撒施,每667 m2施高濃度復合肥(16-16-16)30 kg;11月24日施苗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2017年1月22日施臘肥,每667 m2施高濃度復合肥(16-16-16)10 kg加尿素2.5 kg;2月17日施拔節(jié)肥,每667 m2施高濃度復合肥(16-16-16)20 kg加尿素2.5 kg;3月9日施孕穗肥,每667 m2施尿素6 kg。

      在病蟲草害防治方面,于2016年12月3日每667 m2用異丙隆150 g、驃馬50 mL和苯磺隆10 g進行雜草化除;2017年3月28日防治1次紋枯??;4月10日和4月20日各防治1次赤霉病。

      2017年5月26日進行人工收獲,分小區(qū)進行脫粒、核產(chǎn)。

      1.5 測定項目

      試驗期間觀察記錄各小麥品種的基本苗數(shù)、莖蘗動態(tài)、生育期、抗逆性,成熟期測定小麥產(chǎn)量及其結構。試驗數(shù)據(jù)用Microsoft Excel 2007等軟件進行整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chǎn)量及其結構

      2.1.1 產(chǎn) 量

      由表1可知,供試6個小麥品種的每667 m2實產(chǎn)平均為530.8 kg,其中“寧麥13”“蘇麥8號”“揚麥25”“蘇隆128”4個小麥品種的實產(chǎn)超過平均產(chǎn)量。以“蘇隆128”的產(chǎn)量為最高,每667 m2實產(chǎn)為566.3 kg;“揚麥25”次之,每667 m2實產(chǎn)為552.8 kg;“蘇麥8號”“寧麥13”“寧麥14”“鎮(zhèn)麥12號”的每667 m2實產(chǎn)分別為548.5、537.8、494.5、485.0 kg,分列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

      2.1.2 產(chǎn)量結構

      由表1可知,供試的6個小麥品種中,“蘇隆128”“寧麥13”的每667 m2有效穗數(shù)最多,分別為34.50萬、33.80萬穗;“揚麥25”最少,每667 m2有效穗數(shù)為32.05萬穗。“揚麥25”的每穗實粒數(shù)最多,為43.42粒;“鎮(zhèn)麥12號”的每穗實粒數(shù)最少,為36.59粒?!版?zhèn)麥12號”的千粒重最高,達51.35 g;“蘇麥8號”“寧麥14”“蘇隆128”“揚麥25”的千粒重分別為45.45、44.21、41.87、41.49 g;“寧麥13”的千粒重最低,為37.49 g。

      表1 供試小麥品種的產(chǎn)量及其結構

      2.2 生育期

      由表2可知,在參試的6個小麥品種中,“寧麥13”抽穗最早,為4月1日;“鎮(zhèn)麥12號”成熟最早,為5月18日;“揚麥25”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是最遲,分別為4月5日和5月23日。

      表2 供試小麥品種的生育期 (日期:月-日)

      2.3 莖蘗動態(tài)

      由表3可知,在參試的6個小麥品種中,“寧麥13”和“蘇隆128”的高峰苗數(shù)較多,分別為46.25萬苗和46.17萬苗;“蘇麥8號”的成穗率最高,達80.65%。

      表3 供試小麥品種的莖蘗動態(tài)

      2.4 抗逆性

      2.4.1 抗寒性

      由表4可知,供試的6個小麥品種均未有凍害現(xiàn)象發(fā)生,說明這6個小麥品種的耐寒性均較好。

      2.4.2 抗倒性

      由表4可知,供試的6個小麥品種中,“寧麥14”倒伏最嚴重,據(jù)觀察,該品種在5月10日倒伏比例已達50%左右,至收獲前倒伏比例高達80%;“蘇麥8號”“鎮(zhèn)麥12號”次之,倒伏比例均約為30%;“寧麥13”倒伏比例為5%;“揚麥25”和“蘇隆128”植株雖較高,但莖稈粗壯、抗倒性強,均未有倒伏現(xiàn)象發(fā)生。

      表4 供試小麥品種的抗逆性

      2.4.3 抗病性

      由表4可知,在抗赤霉病方面,供試6個小麥品種的病株率均低于20%,其中“鎮(zhèn)麥12號”的赤霉病發(fā)生最嚴重,病株率為18.5%、病指為11.00;“寧麥14”次之,病株率為10.0%、病指為4.88;“寧麥13”“寧麥14”的赤霉病發(fā)病程度相當,病株率分別為8%和10.0%、病指分別為4.13和4.88;“蘇麥8號”“揚麥25”“蘇隆128”赤霉病發(fā)生程度較輕,病株率分別為6.0%、7.5%、5%,病指分別為1.63、3.25、1.38。供試6個小麥品種的紋枯病發(fā)生均較重,除“揚麥25”為中度發(fā)生外(病株率為22.5%,病指為8.25),其余5個小麥品種均為重度發(fā)生(病株率均大于34%,病指均大于12)。供試6個小麥品種的白粉病發(fā)生程度以“寧麥13”“寧麥14”“蘇麥8號”為重度發(fā)生,“鎮(zhèn)麥12號”為中度發(fā)生,“揚麥25”“蘇隆128”為輕度發(fā)生。

      3 品種簡評與結論

      3.1 品種簡評

      “蘇隆128”平均每667 m2實產(chǎn)為566.3 kg,居首位。該小麥品種分蘗性較強,成穗率較高,有效穗數(shù)最多,每667 m2有效穗數(shù)為34.50萬穗;每穗實粒數(shù)較多,為43.14粒;千粒重略低,為41.87 g,但籽粒較飽滿、粉質。該品種穗層整齊,后期熟相較好,成熟期適中,穗、粒、重三者較協(xié)調,產(chǎn)量最高,綜合性狀好。該品種雖高稈大穗,但耐肥抗倒性強,抗赤霉病和白粉病,易感紋枯病。

      “揚麥25”平均每667 m2實產(chǎn)為552.8 kg,居第2位。該品種幼苗直立,葉片細長;分蘗性一般,高稈大穗,成穗率偏低,有效穗數(shù)最低,每667 m2有效穗數(shù)為32.05萬穗;每穗實粒數(shù)最多,為43.42粒,千粒重一般。該品種株高雖較高,達93 cm,居參試的6個小麥品種之首,但耐肥抗倒性強,抗紋枯病、赤霉病和白粉病。該品種抽穗成熟期偏遲,后期熟相一般。

      “蘇麥8號”平均每667 m2實產(chǎn)為548.5 kg,居第3位。該品種幼苗直立,葉片寬短,葉色深,幼莖粗壯;分蘗性最差,成穗率最高,有效穗數(shù)較多,每穗實粒數(shù)一般,千粒重較高。該小麥品種植株偏低,耐肥抗倒性較差,倒伏比例為30%,且紋枯病和白粉病發(fā)病較重。該品種抽穗成熟期適中,后期熟相較好。

      “寧麥13”平均每667 m2實產(chǎn)為537.8 kg,居第4位。該品種分蘗性最強,成穗率一般,有效穗數(shù)和每穗實粒數(shù)較多,千粒重最低,僅為37.49 g,籽粒為粉質。該品種矮稈大穗,株高為84 cm,耐肥抗倒性較強,紋枯病和白粉病發(fā)病較重。該品種后期熟相差,成熟期適中。

      “寧麥14”平均每667 m2實產(chǎn)為494.5 kg,居第5位。該品種葉片寬大,葉色略深,分蘗性較強,成穗率和有效穗數(shù)均較低,每穗實粒數(shù)偏少,籽粒大、千粒重較高。該品種抗倒性最差,倒伏比例達80%,紋枯病和白粉病發(fā)病較重。該品種抽穗成熟期適中,后期熟相較差。

      “鎮(zhèn)麥12號”平均每667 m2實產(chǎn)為485.0 kg,居末位。該品種分蘗力較差,成穗率、有效穗數(shù)、每穗實粒數(shù)和千粒重均一般。該品種耐肥抗倒性中等,白粉病中度發(fā)生,赤霉病和紋枯病發(fā)病較重。該品種抽穗成熟期較早,后期熟相較好。

      3.2 結 論

      試驗結果表明,“寧麥13”“蘇麥8號”“揚麥25”“蘇隆128”4個小麥新品種的產(chǎn)量均比對照“寧麥14”高,且綜合性狀好,建議擴大這4個小麥品種的示范面積;“鎮(zhèn)麥12號”還需繼續(xù)進行試驗驗證。

      猜你喜歡
      寧麥揚麥紋枯病
      常州市優(yōu)質專用小麥新品種篩選試驗
      2020—2021 年度來安縣優(yōu)質高產(chǎn)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
      園藝與種苗(2022年3期)2022-05-13 01:41:14
      寧麥系列小麥品種的性狀特點及相關基因位點分析
      揚麥系列小麥品種的餅干品質分析
      揚麥系列品種品質性狀分析及育種啟示
      1996-2015年江蘇省淮南麥區(qū)育成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分析
      2015—2016年當涂縣小麥品比試驗
      四川水稻品種對紋枯病抗性的評價
      小麥紋枯病大田防治藥劑篩選試驗
      水稻紋枯病防治藥劑的篩選及田間防效
      武山县| 剑川县| 怀集县| 德庆县| 武义县| 红河县| 黎平县| 华亭县| 剑河县| 色达县| 舒兰市| 武鸣县| 江油市| 班戈县| 邵阳市| 兴山县| 增城市| 枝江市| 萝北县| 环江| 班戈县| 晋州市| 桐城市| 乐至县| 广西| 宜州市| 赤水市| 水城县| 莲花县| 浮梁县| 原阳县| 缙云县| 丽水市| 拜城县| 紫阳县| 河曲县| 台州市| 崇文区| 三门峡市| 丹阳市|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