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性十足的名字,猶如山間瀑布,噴薄張揚,以“名”驚人,特立獨行,何其妙哉!因此我認為:個性化名字無可厚非。
志顯于名而時時激進。人的名字寄托一種希冀,不同的名字往往以不同的寓意激勵人,警醒人。嬴政統(tǒng)一六國,包舉宇內而稱“始皇帝”,這一名字蘊含功高三皇五帝、君臨天下之意。然而“始皇帝”之稱并非嬴政一時興起隨意而為之,而是登上皇位、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雄心之所盼。人所共知的武曌,又名武則天,從一個才人一路走來,直到掀開珠簾,龍袍加身,名字的激勵作用不可小覷?!皶住币庵溉赵铝杩眨照沾蟮?;而“則天”謂以天為法,治理天下。以名自勵,她便不再是后宮爭寵的婦人,而是號令天下的君王。她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主政期間政策穩(wěn)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有“貞觀遺風”的美譽,巾幗勝須眉,真正擔起了“則天”的重任。
名異于世以顯個性。個性,有時似石頭,一旦匯入社會的激流中,往往越磨越平,失去棱角,最后變得光滑圓潤。見慣了滿地的卵石,棱角分明的嶙峋之石定會讓人眼前一亮,銘記心中。處繁華之世,不少有識之士深諳此道,遺世獨立,不愿隨波逐流。李白斗酒不侍君,蘇軾豪放無諂言,傳為美談。遙想當年,辜鴻銘行走在清華校園中,一翹長辮,一身長袍,道風仙骨,傲然于世,何其飄逸,無愧于“國學大師”的美譽!難怪西方人說:“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倍缃?,黃蒲軍校以其個性化的名字風靡大學校園,被人們銘記,就是最好的褒獎。
名棄庸俗以求打破桎梏,追求創(chuàng)新。名字本是一種稱謂,但起名頗有講究。在古代,孩子出生后,父母或長輩給他起個名;長大成人后,再起個字。眼下,悄然興起了國學大師起名熱。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長期以來,起名大多要恪守道德規(guī)范,緊跟時代潮流,出現(xiàn)了“積德”“仁善”傳統(tǒng)的名字。在世界格局開放兼容的今天,改革創(chuàng)新是大勢所趨,給孩子起個“王者榮耀”“黃蒲軍校”的名字以表明志向,這種不懼俗世眼光、標新立異的嘗試,傳達出打破桎梏、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起一個自己喜歡又不違背道德法律的名字,充滿個性和吸引力,豈不快哉!
放下過去,方能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