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兆華, 路永鎖, 寧建平, 楊明華
(1.江西自立環(huán)??萍加邢薰?, 江西 撫州 344000;2.江西省有色金屬再生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 撫州 344000)
鎢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除鉬渣是一種提取鉬和銅的潛在資源,目前從除鉬渣中回收鉬和銅的研究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硫化除鉬渣[4]和陳化除鉬渣[5]的處理。
試驗所用的原料為本公司外購除鉬渣,采用“NaOH浸出鉬- 加壓氧化浸出銅”的工藝從除鉬渣中提取鉬和銅,研究了溫度、時間、NaOH耗量、液固比等因素對NaOH浸出鉬過程的影響,對于加壓氧化浸出銅工藝,則進行驗證性試驗。
試驗所用原料為某鎢冶煉廠生產仲鎢酸銨(APT)過程中所產生的除鉬渣,成分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除鉬渣的主要元素為Cu、Mo、S,物相分析結果表明,鉬主要以硫化鉬或硫代鉬酸鹽形態(tài)存在,銅主要以硫化銅或硫化鉬銅(CuMoS4)形態(tài)存在。
表1 除鉬渣化學成分 %
試驗試劑:氫氧化鈉、氯化鈣、氫氧化鈣、硫酸(分析純)、去離子水。
試驗設備:DJ1C- 120W增力攪拌器、DZKW恒溫水浴鍋、DHG- 9053A恒溫干燥箱、2XZ- 0.5型旋片真空泵、JE501電子天平、MZ100粉碎制樣機、ZCF3L加壓反應釜。
稱取除鉬渣(粒徑<0.154 mm)200 g于1 000 mL燒杯內,燒杯放置于恒溫水浴鍋中,按試驗要求加入去離子水和一定重量比例的氫氧化鈉攪拌浸出,達到預定時間后,過濾,浸出渣烘干完全,分析檢測浸出渣的Mo、Cu質量分數(shù),按下式(1)計算Mo、Cu浸出率η。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場分析已經逐漸成為分析科學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造價低廉、測定快速、便攜的現(xiàn)場分析儀器則一直是儀器分析領域的研究熱點。與傳統(tǒng)的實驗室分析儀器不同,一個理想的現(xiàn)場分析儀應具有以下特點:響應速度快,能夠實時、在線分析;不需要或僅需要簡單的樣品前處理;體積小巧,便攜;能量供應簡單。
η=[1-m1×C1/(m0×C0)]×100%
(1)
式中:m0——物料質量,g;
m1——浸出渣質量,g;
C0——物料Mo、Cu的質量分數(shù),%;
C1——浸出渣Mo、Cu的質量分數(shù),%。
主要元素分析方法:TAS- 98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銅,硫氰酸鹽比色法測定鉬。
除鉬渣是鎢冶煉過程中選擇性除鉬法產生的渣,鉬主要以硫化或硫代化形態(tài)存在,銅主要以硫代銅或硫化鉬銅形態(tài)存在。在NaOH浸出鉬的過程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見式(2)~(3)。
(2)
(3)
(4)
2.1.1 正交試驗研究
在NaOH浸出鉬的試驗中,確定溫度、時間、NaOH耗量(與除鉬渣的重量比,以下同)、液固比為影響鉬浸出率的主要因素。本次試驗進行了正交試驗研究,以溫度、時間、NaOH耗量、液固比作為影響因素,每個因素選擇3水平,以鉬浸出率為指標,采用正交表L9(34)進行正交實驗,試驗結果及試驗極差分析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通過正交試驗結果的分析,各因素及其水平對鉬浸出率的影響主次可由極差的大小來描述,極差越大,說明影響因素越主要。因此,影響鉬浸出率因素的主次順序為:NaOH耗量>時間>液固比>溫度。最佳條件是溫度40 ℃,NaOH耗量50%,浸出時間2 h,液固比為4/1。
為驗證正交試驗結果,在最佳條件附近進行調整,且更詳細地考察各因素對鉬浸出率的影響,進行了單因素試驗。
2.1.2 溫度對鉬浸出過程的影響
試驗條件:液固比為L/S=4/1,時間2 h,NaOH耗量50%,考察溫度對浸出過程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溫度對鉬浸出過程的影響
由圖1可知,鉬浸出率隨著浸出溫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加,這主要是因為溫度升高,除鉬渣顆粒吸收的能量增加,分子運動加劇,浸出率升高。但是當浸出溫度大于40 ℃時,鉬浸出率增加的不大,銅浸出率在0.31%~0.58%之間,浸出率很小。因此,從經濟節(jié)能方面考慮,溫度選擇為40 ℃。
2.1.3 時間對鉬浸出過程的影響
試驗條件為:液固比為L/S=4/1,溫度40 ℃,NaOH耗量50%,考察時間對浸出過程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鉬浸出率在時間1 h時最小,為91.5%,當時間大于1.5 h,鉬浸出率增加不大,銅浸出率隨著時間的延長基本保持不變,銅浸出率小于1%。綜上,浸出時間選擇為1.5 h為宜,此時銅浸出率為0.81%,鉬浸出率為99.8%。
2.1.4 NaOH耗量對鉬浸出過程的影響
試驗條件為:液固比為L/S=4/1,溫度40 ℃,時間1.5 h,考察NaOH耗量對鉬浸出過程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隨著NaOH耗量的增加,銅浸出率均小于1%,但是NaOH耗量對鉬浸出率有顯著影響,隨著NaOH耗量的增加,鉬浸出率顯著增加,NaOH的耗量增加,則鉬轉化為鉬酸鈉的趨勢增強,鉬浸出率亦更大,當NaOH耗量為50%時,鉬浸出率才保持不變,故NaOH耗量以50%為宜。
圖2 時間對浸出鉬過程的影響
圖3 NaOH耗量對鉬浸出過程的影響
2.1.5 液固比對鉬浸出過程的影響
試驗條件為:NaOH耗量50%,溫度40 ℃,時間1.5 h,考察液固比對鉬浸出過程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液固比對鉬浸出過程的影響
由圖4可知,銅浸出率隨著液固比的變化基本不變,而鉬浸出率隨著液固比的增加而略有變化,這可能是因為液固比為2/1時,液固比小,礦漿粘度大則對擴散浸出不利,而當液固比增加到5/1時則此時的NaOH濃度降低,導致鉬浸出率略有下降,此外液固比大小導致浸出液中的鉬濃度不同,綜合考慮,液固比選擇為3/1。
由NaOH浸出鉬的試驗可以看出,在NaOH浸出鉬的過程中,銅浸出率都很低,99%以上的銅都富集在浸鉬渣中,這部分渣主要以硫化銅的形式存在,對于硫化銅類資源的浸出,常用的技術就是加壓浸出工藝[6-7],由于此類工藝非常成熟,本次試驗僅進行驗證性試驗。加壓氧化浸出銅試驗條件為:200 g浸鉬渣(粒徑<0.154 mm),溫度160 ℃,時間3 h,液固比L/S=10/1,氧分壓為0.8 MPa,120 g/L硫酸。浸鉬渣、浸銅渣成分與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浸鉬渣、浸銅渣成分與試驗結果
由表3可以看出,浸鉬渣經過加壓氧化浸出銅,渣率為3.2%,銅浸出率可以達到99.6%,說明銅可以有效浸出,實現(xiàn)了銅的回收利用。
(1)采用“NaOH浸出鉬- 加壓氧化浸出銅”的工藝從除鉬渣中提取鉬和銅,有效實現(xiàn)了除鉬渣中鉬和銅的高效綜合利用。
(2)NaOH浸出鉬最佳條件為:溫度40 ℃,時間1.5 h,NaOH耗量為50%,液固比為3/1,鉬浸出率可達99.8%。
(3)在試驗條件下,加壓氧化浸出銅,銅浸出率為99.6%,可以實現(xiàn)銅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