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榮, 郭 江
(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冶金化工系, 河南 濟源 459000)
銅冷卻壁有較高的導熱性能、抗熱震性能和較大的熱承載能力,在各大高爐廣泛使用。在實際生產中由于高爐爐況波動引發(fā)渣皮脫落,破壞了操作爐型,影響煤氣流分布[1-2],使得銅冷卻壁暴露在高溫煤氣中。隨著熱流密度的波動產生熱振,爐襯和鑲磚剝落,銅冷卻壁隨之產生裂紋或燒蝕[3-4],冷卻水管燒損,導致冷卻壁失效。因此穩(wěn)定的渣皮性能對于銅冷卻壁的使用至關重要。
高爐渣中F和堿金屬含量嚴重影響渣皮的冶金性能[5],其中CaF2占主導地位。本文通過研究CaF2和K2O對河南濟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濟鋼”)高爐渣的軟熔性的影響,為濟鋼高爐冷卻制度的調整和渣皮傳熱的數值分析提供依據。
本試驗原料為:FeO試劑;CaF2、K2CO3、Na2CO3分析純試劑;濟鋼高爐終渣(成分見表1)。以濟鋼高爐渣為基礎爐渣,通過配置不同比例的ω(K2O)和ω(CaF2)來模擬現場爐渣,具體方案見表2,模擬渣成分見表3、表4。通過改變ω(K2O)和ω(CaF2)來研究爐渣的軟熔性。
表1 濟鋼高爐渣成分 %
表2 試驗用濟鋼高爐渣的配比方案
圖1和圖2為二組模擬渣在堿度為1、ω(FeO)為15%時測定的軟熔溫度。其中,圖1為變ωK2O(%)條件下測得的軟熔溫度,圖2為變ωCaF2(%)條件下測得的軟熔溫度。
表3 不同ω(K2O)模擬渣成分含量 %
表4 不同ω(CaF2)模擬渣成分含量 %
圖1 ω(K2O)對爐渣軟熔性質的影響
圖2 ω(CaF2)對爐渣軟熔性質的影響
綜合比較圖1各曲線得出,隨著爐渣中ω(K2O)由1.05%增加到3.05%,爐渣的軟化溫度、熔化溫度、流動溫度均呈下降趨勢;爐渣的軟化溫度從1 265 ℃降到1 204 ℃、熔化溫度從1 271 ℃降到1 206 ℃、流動溫度從1 280 ℃降到1 209 ℃;同時可以看出,ω(K2O)每增加0.5%,其軟熔溫度降低18 ℃左右,降溫幅度非常均勻。
實驗結果表明,隨著ω(K2O)增加,流動溫度降低,高爐渣的穩(wěn)定性降低。與此同時,高爐渣的軟化溫度和半球溫度一直降低,使高爐渣更容易熔化,不利于在銅冷卻壁熱面凝固,從而不利于掛渣[6]。
綜合比較圖2各曲線得出:隨著ω(CaF2)由1.47%增加到2.67%,爐渣的熔化溫度和軟化溫度所受影響很小,整體不變;對流動溫度有一定影響,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趨勢,并在ω(CaF2)為2.07%時達到最高。ω(CaF2)每增加0.3%,其流動溫度下降2 ℃左右,而熔化溫度和軟化溫度基本不變,綜合以上分析,說明ω(CaF2)對高爐渣的軟熔性能的影響并不明顯。
圖4和圖5分別為CaF2百分含量為2.07%和1.77%的凝固模擬渣不同位置掃描電鏡觀察和能譜分析的結果。
圖5 ω(CaF2)為1.77%凝固渣樣的掃描電鏡觀察和能譜分析結果
從圖4兩個測試點可以分析出,在渣樣的玻璃相中沒有發(fā)現含有F、K、Na等特殊組分的元素,而在渣樣的結晶相中發(fā)現了這些特殊組分的元素含量,說明結晶相中有F和堿金屬含量,玻璃相中沒有。
從圖5兩個掃描電鏡測試點的顯微結構和能譜分析可以看出,結晶相和玻璃相的邊界是存在F和堿金屬含量的,而且結晶相內部也存在F和堿金屬,但是,在邊界的F和堿金屬含量相對低一些,而在內部的F和堿金屬含量要高。說明它們的含量是從邊界到內部遞增的過程。
綜上所述,當ω(CaF2)為2.07%時,渣樣中的玻璃相是不含有F和堿金屬這些特殊組分的,而結晶相中是含有這些特殊組分的;當ω(CaF2)為1.77%時,在結晶相內部和邊界均存在F和堿金屬,而且在結晶相中每個部位的特殊組分含量都不一樣。
(1)ω(FeO)為15%,堿度為1時,隨著ω(K2O)由1.05%增加到3.05%,高爐渣的軟熔溫度呈不斷下降趨勢,高爐渣的穩(wěn)定性變差,高爐渣更易熔化,進而導致高爐渣在銅冷卻壁熱面上形成的渣皮的穩(wěn)定性下降。
(2)ω(FeO)為15%,堿度為1時,隨著ω(CaF2)由1.47%增加到2.67%,高爐渣的軟熔溫度變化趨勢不明顯,對爐渣熔化性質影響不大,對高爐渣在銅冷卻壁熱面上形成的渣皮的穩(wěn)定性影響不顯著。
(3)渣樣的顯微結構顯示,玻璃相不含有F和堿金屬,但在玻璃相和結晶相的界面以及結晶相的內部均含有F和堿金屬,而且結晶相中F和堿金屬的含量呈由邊界到內部呈遞增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