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
小時候,父親在我心目中是嚴(yán)厲的一家之主,是靠出賣體力供我吃穿的恩人,是令我懼怕的人。父親難得表情開朗。那時妹妹還未降生,爺爺老得無法行動了,整天躺在炕上咳嗽不止,但還是很能吃。全家七口人高效率的消化系統(tǒng),僅靠吮咂一個三級抹灰工的汗水,用母親的話說,全家天天都在“吃”父親。
父親是個剛強的山東漢子,從不抱怨生活,也不唉聲嘆氣。他的生活原則是,萬事不求人。我常常祈禱,希望他也抱怨點什么。我聽一位會算命的老太太說過:“人人胸中一口氣。”按照我的想法,如果父親唉聲嘆氣,則會少發(fā)脾氣了。
父親就是不肯唉聲嘆氣。
我十歲那年,父親隨東北建筑工程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父親離家不久,爺爺死了。爺爺死后不久,妹妹出生了。妹妹出生不久,母親病了。醫(yī)生說,母親生病,妹妹不能吃母親的奶。哥哥已上中學(xué),每天給母親熬藥。我每天給妹妹打牛奶,在母親的言傳下,用奶瓶喂妹妹。
父親三年沒探家,打算積攢一筆錢。父親雖然身在異地,但企圖用他那條“萬事不求人”的生活原則遙控家庭。他始終信守自己規(guī)定的三年探一次家的鐵律,直至退休。
父親第三次探家,正是哥哥考大學(xué)那年。父親對哥哥想考大學(xué)這一欲望,以說一不二的威嚴(yán)加以反對。
“我供不起你上大學(xué)!”父親的話,令母親和哥哥感到?jīng)]有絲毫商量余地。
好心的鄰居給哥哥找了一個掙小錢的臨時活計——在菜市場賣菜。賣十斤菜可掙五分錢。父親逼著哥哥去掙小錢,哥哥每天偷偷揣上一冊課本,早出晚歸,回家后交給父親五角錢。那五角錢是母親每天偷偷塞給哥哥的。哥哥實則是到公園里或松花江邊去溫習(xí)功課了。騙局終于敗露,父親對這種“陰謀詭計”大發(fā)雷霆,用水杯砸碎了鏡子。
父親氣得當(dāng)天就決定回大西北,我和哥哥將父親送到火車站。列車開動前,父親從車窗口探出身,對哥哥說:“老大,聽爸的話,別考大學(xué)!咱們?nèi)移呖?,只有我一人掙錢,我已經(jīng)五十出頭,身板一天不如一天了,你應(yīng)該為我分擔(dān)一點家庭的擔(dān)子??!”父親的語調(diào)中,流露出無限的苦衷和哀哀的懇求。
列車開動時,父親流淚了。一滴淚水掛在父親胡茬又黑又硬的腮上。我心里非常難過,卻說不清究竟是為父親,還是為哥哥。我知道,哥哥已背著父親參加了高考。母親又一次欺騙了父親,哥哥又一次欺騙了父親,我這個“知情不舉”者也欺騙了父親。我因無罪的欺騙內(nèi)疚極了。我,很大程度上是在為自己難過……
幾天后,哥哥接到了大學(xué)錄取通知書。母親欣慰地笑了,哥哥卻哭了。
我無法長久隱瞞哥哥已上了大學(xué)這件事,不得不在信中告訴父親實情。
哥哥在第一個假期被學(xué)校送回來了,再也沒能返校。他進了精神病院,一個精神世界的自由王國,一個心理弱者的終生歸宿,一個明確的句號。
我從哥哥的日記本中,翻出了父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一封錯字和白字占半數(shù)以上的信,一封并不徹底的掃盲文化程度的信:
“老大!你太自私了!你心中根本沒有父母!根本沒有弟弟妹妹!你只想到你自己!你一心奔你個人的前程吧!就算我白養(yǎng)大你!就算我沒你這個兒子!有朝一日你當(dāng)了工程師!我也再不會認(rèn)你這個兒子!”
每句話后面都是驚嘆號,所有這些驚嘆號,似乎也無法表達父親對哥哥的憤怒。
父親第四次探家前,我到北大荒去了。
在我下鄉(xiāng)的第七年,連隊第二次推薦我上大學(xué)。第一次放棄上大學(xué)的機會時,我并不怎么后悔。哥哥上大學(xué)所落到的結(jié)果,在我心理上造成了深刻的不良影響。然而第二次被推薦時,我卻極想上大學(xué)。那年,我二十五歲。
錄取通知書沒交給我之前,我能否邁入大學(xué)校門還是一個問號。連干部同不同意至關(guān)重要。我曾當(dāng)眾頂撞過連長和指導(dǎo)員,我知道他們對我耿耿于懷。我因此而顧慮重重。我給父親寫了一封信,請求他匯給我兩百元錢。我相信我暗示得很清楚,父親是會明白我需要錢干什么的。信一投進郵筒,我便追悔莫及。我猜測,父親要么干脆不給我回音,要么會寫封信來狠狠罵我一通。按照父親做人的原則,即使兒子有當(dāng)皇上的可能,他也是絕不能容忍他的兒子用錢去賄賂人心的。
沒想到父親很快就匯來了錢。匯單的附言條上,歪歪扭扭地寫著幾個錯別字:“不勾(夠),久(就)來電。”當(dāng)天,我取回了錢。晚上,下著小雨。我將兩百元錢分裝在兩個衣兜里,一邊一百元。雙手都插在衣兜,緊緊捏著兩沓錢,先來到指導(dǎo)員家,在門外徘徊許久沒進去。后來到連長家,鼓了幾次勇氣,猛然推門進去了。我支支吾吾地對連長說了幾句不著邊際的話,立刻告辭,雙手始終沒從衣兜里掏出來,兩沓錢都被捂濕了。
我緩緩地在雨中走著。一個充滿同情的聲音在我耳邊說:“老梁師傅真不容易呀,一個人要養(yǎng)活你們這么一大家子!他節(jié)儉得很呢,一塊臭豆腐吃三頓,連盤炒菜都舍不得買……”
這是父親的一位工友到我家對母親說過的話,那時我還幼小,長大后忘了許多事,但這些話卻忘不掉。我覺得衣兜里的兩沓錢沉甸甸的,沉得像兩大塊鉛。我覺得我的心靈那么骯臟,我的人格那么卑下,我的動機那么可恥。我恨不得將這顆骯臟的心從胸腔內(nèi)嘔吐出來,踐踏個稀巴爛,踐踏到泥土中。
我走出連隊很遠,躲進兩堆木頭之間的空隙,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場。我哭自己,也哭父親。父親他為什么不寫封信罵我一通???一個父親的人格的最后一抹光彩,在一個兒子心中變壞了,就如同一個泥偶毀于一捧臟水。而這捧臟水是由兒子潑在父親身上的,這是多么令人悔恨、令人傷心的事??!
第二天抬大木時,我堅持由三杠換到了二杠——負(fù)荷最沉重的位置。當(dāng)兩噸多重的巨大圓木在八個人的號子聲中被抬離地面,當(dāng)抬杠深深壓進我肩頭的肌肉,我心中暗暗呼喊的卻是另一種號子:爸爸,我不,不!
那一年我還是上了大學(xué)。連長和指導(dǎo)員并未從中作梗,還把我送到了長途汽車站。告別時,我情不自禁地對他們說了一句:“真對不起……”他們默默對望了一眼,不知我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那個漆黑的、下著小雨的夜晚將永遠永遠保留在我記憶中。
(閻蕊森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