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第15屆IFLA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會議”綜述

      2018-10-25 00:59關志英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館際互借資源共享

      摘要 2017年10月4-6日,由國際圖書館協(xié)會聯合會(IFLA)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分委員會主辦、法國高等教育圖書技術中心(CTLes)承辦的“第15屆IFLA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會議”(ILDS)在巴黎語言文化大學圖書館(BULAC)召開。來自26個國家的102位公共圖書館、專業(yè)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的主管館長和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業(yè)務負責人齊聚巴黎,圍繞會議的主題“跨越邊界的圖書館資源共享”,以合作和共享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了新信息環(huán)境下IFLA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服務的應對之策,跨國、跨地區(qū)或區(qū)域內的合作與資源共享,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的案例研究,開放獲取,技術、標準、工具與方法,館員人才培養(yǎng),版權保護等熱點問題。

      關鍵詞 資源共享 館際互借 文獻傳遞 IFLA ILDS

      分類號 G253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8. 01.001

      2017年10月4-6日,由國際圖書館協(xié)會聯合會(以下簡稱“國際圖聯”,IFLA)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分委員會主辦、法國高等教育圖書技術中心(CTLes)承辦的“第15屆IFLA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會議”(ILDS)在巴黎語言文化大學圖書館(BU-LAC)召開。來自26個國家的102位公共圖書館、專業(yè)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的主管館長和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業(yè)務負責人齊聚巴黎,圍繞本次會議的主題“一個都不掉隊:跨越邊界的圖書館資源共享”(No Library Left Behind: Cross-Border ResourceSharing)展開為期三天的學術研討。

      國際圖聯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分委員會主席潘蒂·瓦圖萊寧(Pentti Vattulainen)先生致辭。瓦圖萊寧先生介紹了IFLA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概述了全球圖書館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事業(yè)近年來的發(fā)展和進步,分析了新形勢下面臨的挑戰(zhàn)與問題。法國高等教育圖書技術中心主任讓·路易·巴拉吉奧里(Jean - Louis Baraggioli)先生代表本次會議的承辦方歡迎世界各地圖書館界嘉賓的到來,同時希望藉此會議,全面促進世界范圍與本地圖書館館際互借與文提供服務工作的深度合作與共同發(fā)展。

      本次會議以合作和共享為切人點,內容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新信息環(huán)境下IFLA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服務的新舉措,跨國、跨地區(qū)或區(qū)域內的合作與資源共享,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的案例研究,開放獲取,館際互借技術、標準、工具與方法,館員人才培養(yǎng),版權保護等。

      1 新信息環(huán)境下IFLA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服務的新舉措

      荷蘭IFLA總部負責政策與宣傳的史蒂芬·懷伯(Stephen Wyber)在題為“全球文獻提供服務的宣傳推廣”的報告中指出,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服務作為IFLA的核心工作內容之一,一直以來都處在版權爭議的風口浪尖?!侗Wo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簡稱“《伯爾尼公約》”)是關于著作權保護的國際條約,1886年9月9日制定于瑞士伯爾尼。截至2017年8月3日,該公約締約方總數達到174個國家?!恫疇柲峁s》對于版權的保護是強制性的,但也提供了有選擇性的例外。目前,隨著圖書館數字資源的迅猛增長,版權保護對圖書館服務的影響越來越大,例如根據某些數據庫訂購協(xié)議的條款,當圖書館終止續(xù)訂時,必須銷毀所有拷貝,不允許存檔;館際互借僅限不重要的部分;數據庫商隨時改變內容且不事先通知圖書館;強制圖書館對用戶的所有使用進行監(jiān)管;臨時中斷服務而不事先通知圖書館;禁止數據挖掘等等不合理的要求。2013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倡導和主持下,具有歷史意義的《關于為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簡稱“《馬拉喀什條約》”)于6月27日獲得通過。《馬拉喀什條約》是國際著作權體系中的歷史性條約,其為便利視力障礙者獲取出版作品提供了眾多的例外與限制,是一個版權領域具有人權性質的國際條約,全球已有80個國家簽署了該條約。被授權實體是該條約的核心概念,可界定為解決無障礙格式作品的匱乏與傳播問題而被賦予一系列針對著作權的例外與限制的非營利性組織,例如圖書館等公共事業(yè)機構。史蒂芬·懷伯呼吁圖書館在這一條約指導下,積極探索在可能的領域開展服務。

      身兼OCLC運營總監(jiān)和IFLA文獻傳遞與資源共享分委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的克萊爾·麥基根(Clare MacKeigan)介紹了館際互借系統(tǒng)新的國際標準-IS0 18626。新標準作為對原有ISO10160/1標準的替代標準,自2011年開始討論,至2014年正式公布,它具有館際互借系統(tǒng)之間的互操作性,采用XML代替了原來的HTTP/HTTPS,更容易對外館提交的館際互借申請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使圖書館之間的信息交換與系統(tǒng)互操作變得更加輕松、方便。新標準已在丹麥國家聯合目錄系統(tǒng)實施。2017年夏,標準中又補充了館際互借/文獻傳遞請求事物的子類型選項,包括“用戶提交申請”“轉發(fā)申請”“多科目申請”“圖書申請”等。由OCLC團隊開發(fā)的代碼庫有望作為開放源代碼發(fā)布。與此同時,艾利貝斯有限公司(Ex Libris)也正致力于在兩所研究型圖書館中率先實施這一新的館際互借國際標準。

      2 跨越障礙的國際合作與資源共享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一香檳分校的湯姆·特珀(Tom Teper)作了題為“跨越障礙的共享:國際資源共享與合作館藏發(fā)展”的報告。他介紹了其研究團隊針對2009 - 2013年本館館際互借的相關數據進行的統(tǒng)計分析,旨在揭示與評估區(qū)域研究文獻中非通用語種文獻和海外出版的文獻在讀者利用方面的相似性與差異。共收集到館際互借申請177366筆,其中105849筆為圖書申請。研究發(fā)現,就區(qū)域研究主題的圖書而言,高校圖書館借出量占57.32%.主要學術研究型圖書館占28.4%,公共圖書館占8.87%。借人圖書最多的學科有自然科學、語言文學、農業(yè)和美術。對圖書出版地的分析顯示,美國出版物占42.2%,西歐和北歐出版物占21.6%,英國出版物占14.8%。語種方面英語讀物占69.5%,西班牙語占5.5%,德語占4.2%,法語占3.9%,東亞語種占2.6%。因此,他認為,機構之間開展合作館藏可降低重復率,有利于利用有限的資金訂購更多的品種,國際資源共享可幫助圖書館將低利用率館藏服務擴大到更廣泛的研究群體。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圖書館的保羅·埃蘭森(Poul Erlandsen)在“重新思考資源共享倡議10周年時的再思考”的報告中,回顧了提出“重新思考資源共享倡議”(Rethinking Resource Sharing Initia-tive,RRSI)的使命和目標,介紹了該倡議提出的資源共享宣言中的七項原則,以及為啟發(fā)更多的圖書館重新思考資源共享的內涵及外延,并不斷培育創(chuàng)新的共享與合作組織形式等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例如,在2017年,RRSI創(chuàng)新獎頒予弗吉尼亞虛擬圖書館,以表彰其與牛津大學出版社、泰勒一弗朗西斯出版集團等著名出版社達成的整本電子圖書館際互借授權協(xié)議。此外,還授予了在資源共享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多家圖書館“星級證書”。同時,介紹了該項目在歐洲和澳大利亞、新西蘭圖書館的實施情況。

      意大利圖書館聯合目錄和書目信息中心的安東內拉·科蘇(Antonella Cossu)、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國家圖書館的帕斯卡·戈達爾(Pascal Godard)等在題為“國際合作:意大利和法國資源共享的經驗”的報告中談到,意大利全國共有13693家圖書館,意大利國家圖書館服務網(National Library Service,SBN)通過239.50協(xié)議共享館藏目錄和在館際互借系統(tǒng)中采用ISO-ILL標準,與其他國家、地區(qū)和大學圖書館建立起了廣泛的資源共享合作渠道,為意大利全國和地方文獻信息服務提供了保障。該服務網現有各類型成員館6100余家,已建成99家本地服務站。SBN館際互借系統(tǒng)(ILL-SBN)是一個基于Web的免費開放系統(tǒng),全世界任何感興趣的圖書館或圖書館聯盟均可加入。該系統(tǒng)可與任何圖書館館藏目錄整合,并與任何采用ISO-ILL標準的館際互借系統(tǒng)實現互操作。成員館在使用ILL-SBN時有兩種模式選擇,一種是把ILL-SBN作為“中介”,用戶檢索SBN聯合目錄后,系統(tǒng)自動生成文獻申請表單,用戶選擇提供館,文獻申請通過ILL-SBN直接轉發(fā)到提供館,提供館仍使用本地館際互借系統(tǒng)處理申請。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國家圖書館目前就是采用這種服務模式。另一種模式是ILL-SBN中心模式,即請求館和提供館都登錄中心系統(tǒng)處理文獻申請,提升服務效率的同時,也便于圖書館的數據統(tǒng)計分析。目前,意大利已有640家圖書館加入該服務網。在對195家成員圖書館的調查問卷中顯示,其中79.5%的圖書館開展了國際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

      意大利館際互借網(Network Inter-LibraryDocument Exchange,NILDE)作為意大利的資源共享網絡,現有成員館1000余家,其中意大利的圖書館占94%,西班牙的圖書館占5%,其他國家的圖書館來自德國、瑞士、瑞典、巴西、盧森堡、克羅地亞等。該系統(tǒng)白2011年開始面向全球開展文獻提供服務,年均處理申請約20萬筆,數據顯示近五年意大利與西班牙圖書館的館際互借量一直持續(xù)增長。為進一步促進和推廣NII,DE的國際合作,意大利米蘭大學圖書館的埃琳娜·貝爾納迪尼(Elena Bernardini)及其研究團隊開展了一次網絡問卷調查。調查時間段為2017年6月19日至7月18日,調查對象既包括NILDE成員館,也包括一些非成員單位。收回問卷401份,其中69%為高校圖書館,77%為NII.DE成員館。針對國際館際互借業(yè)務的調查發(fā)現,借人圖書館占63%,借出圖書館占70%。借入/借出量最多的國家主要分布于歐洲、美洲。2016年返還式和非返還式借閱量不超過20筆的圖書館數量最多。IFLA代金券是國際館際互借業(yè)務中最普遍的結算方式。88%的圖書館表達了贊成免費國際資源共享的意愿。關于國際合作的障礙,被提到最多的包括郵寄費、結算方式、電子書或電子期刊的版權限制等問題。

      中國國家圖書館參考咨詢部文獻提供中心的趙星在題為“國際資源共享的合作與發(fā)展——中國的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服務”的報告中,詳細介紹了中國國家圖書館豐富的紙本和電子館藏資源,并分享了中國國家圖書館自1927年開展館際互借服務以來90年的發(fā)展與進步,目前已與全球120個國家的603家圖書館建立了業(yè)務伙伴關系,包括大英圖書館、德國文獻服務機構Subito、OCLC和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等。中國國家圖書館文獻提供中心現有32名工作人員,近10年來,平均每年處理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申請約5萬筆,其中圖書借閱約占40%,在借閱的圖書中,中文與外文的比率為1:8。開通了銀行轉賬和支付寶支付等多種付款方式,為用戶提供了極大便利。同時,通過新技術的應用,不斷拓展與高校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聯盟如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北京市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BALIS)的深度合作。

      來自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館際互借服務組的林毅忠分享了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在開展學位論文服務時與美國版權結算中心的系統(tǒng)操作流程,以及與意大利羅馬大學開展國際業(yè)務的經驗,她提到在具體工作中碰到的最大問題包括:語言障礙、版權限制、付款方式、忽視共享以及館員的服務能力等,呼吁進一步擴大國際共享范圍,并重視和加強館際互借員的國際交流和業(yè)務能力培養(yǎng)。

      3 服務創(chuàng)新與新技術應用

      搜集館際互借數據開展成本核算從來都是既耗時又費力的勞動密集型工作。已有的館際互借成本價格研究往往受制于收集到的數據集大小的影響,很難做到全面和客觀。例如,2004年美國研究圖書館協(xié)會根據其對72家成員單位的調查,計算出館際互借中借入申請的平均單價為17.5美元,借出申請的平均單價為9.27美元。2011年,在芝加哥召開的第12屆IFLA館際互借和文獻提供會議上,拉斯·列昂(Lars Leon)和南希·克瑞斯(Nancy Kress)根據對23家機構的調研,計算得出館際互借借人申請的平均單價為9.62美元,借出申請的平均單價為3.93美元。

      OCLC研究部的項目負責人丹尼斯·馬西(Dennis Massie)在報告中談到,由館際互借團隊設計、OCLC歷時5年研發(fā)的OCLC館際互借成本計算器(OCLC ILL Cost Calculator)很快將免費開放運行。這一工具的設計與研發(fā)靈感主要是來自IFLA世界圖書館地圖項目(2017年)、谷歌街道景觀(2007年)和OCLC的政策目錄的啟發(fā)。任何上網用戶只需點擊該工具按鈕,即可查看有多少家圖書館輸入了數據,并實時計算出處理一筆借入或借出申請的平均單價。凡是注冊并提交數據的圖書館,即可按申請類型和支出類目了解本單位的單價,并與匿名同行的價格進行比較。還可通過過濾條件,獲知影響價格的多種因素,如技術、工作流程等。當用戶在第二年繼續(xù)輸入數據時,將可在歷史窗口中了解全球資源共享的趨勢,并提供數據的可視化呈現。然而,該工具是否能在館際互借成本比較和研究中發(fā)揮出巨大作用,主要取決于注冊和加入的圖書館數量,以及持續(xù)提交的數據量。因此,他呼吁更多圖書館加入,并建議由圖書館聯盟先期展開試用,提供聯盟內成員館進行館際互借成本核算。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圖書館的大衛(wèi)·麥卡斯林(David McCaslin)分享了其開展信息資源共享服務的成功經驗。加州理工學院圖書館系統(tǒng)共由6家圖書館、46名員工組成,年度經費約500萬美元。面對逐年增長的期刊訂購費,以及用戶對“新空間”服務需求帶來的壓力,圖書館越來越依賴資源共享渠道來彌補館藏不足。在2015年之前,圖書館政策規(guī)定每一筆館際互借申請用戶需支付6.5美元。有數據顯示,自2004 - 2016年,哈佛大學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經費增長了73%,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增長了82%,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增長了103%.而與之相比,加州理工學院圖書館的資源建設費不僅沒有增長,反而降低了6%。2015年之后,圖書館領導層更換,建立起了更廣泛的資源共享合作伙伴關系,但空間問題和財務現實仍未得到改善。為此,圖書館將原來“打包”訂購的方式改為“單品種”訂購方式,對本校用戶取消了館際互借費用,并停訂了600余種電子期刊。與此同時,圖書館承諾通過文獻服務(DocuServe)來滿足用戶需求,具體舉措包括:由保障式訂購模式轉為“按需”獲取模式,加大對文獻服務的資金投入,繼續(xù)保持對本校用戶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的免費政策,縮短文獻提供服務的完成時間,并推出新的快速文獻服務項目——“RUSH期刊論文”傳遞服務。新的服務是無中介服務,并與館藏和鏈接解析器綁定,用戶可在幾分鐘之內獲得所需要的論文,但需要支付一部分費用。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免費的DocuServe或者付費的RUSH期刊論文傳遞服務。2016 - 2017學年RUSH服務共處理申請145筆,平均完成時間為22分鐘,其中42%的申請在5分鐘之內完成。對這些申請的進一步分析發(fā)現,停訂期刊論文占比僅為10%。這項新服務收獲了諸多用戶的好評。

      美國阿肯色大學館際互借服務主管苔絲·吉普森(tess Gibson)在題為“劇變時期館際互借員的機遇與挑戰(zhàn):改變以適應信息獲取的新方式”的報告中,談到由于大學擴招和新增專業(yè)給圖書館帶來的挑戰(zhàn)。以阿肯色大學為例,2005年秋季入學新生數為1.5萬名,而2017年秋季入學新生則增長為2.7萬名。為滿足用戶的文獻信息需求,圖書館館際互借服務通過應用新技術、改變工作流程、加入共享體系等舉措,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然而,與其他因素相比,館際互借員的責任心和業(yè)務水平往往是決定館際互借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為此,苔絲·吉普森主要從培養(yǎng)部門文化人手,創(chuàng)造一種允許館員特別是新館員在工作中犯錯誤的環(huán)境,注重與館員的日常交流和溝通,并對其工作中的努力給予及時和充分地肯定。此外,館際互借工作人員也需要密切關注周圍信息環(huán)境的改變,積極探索和嘗試新的服務方式。例如,阿肯色大學圖書館自2013年開始嘗試用戶決策采購(PDA),并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流程使之與館際互借業(yè)務實現有機結合。2017年利用PDA模式訂購圖書252種。

      美國克萊蒙特學院圖書館用戶服務與資源共享主管米克爾·里特爾(Micquel Little)在報告中分享了該校近三年來通過與教師合作建立資源共享工作流程的經驗與體會??巳R蒙特學院包含5所本科生學院和2所研究生機構,共有約7000名全日制學生。近年來,教師與圖書館員的合作領域逐步擴大,如聯合開展和資源共享有關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合作進行紙本圖書的用戶決策采購、教師深度參與的按需出版等。2017年,圖書館獲得蒂格爾基金會(theteagle Foundation)的資金支持,設立了一個新項目,目的是進一步提升資源建設和資源共享水平。項目初期,已將館際互借、推薦訂購整合到一個頁面一張表格中,簡化了流程。同時,允許教師在旅行時購買本專業(yè)的圖書,返回后由圖書館予以報銷。

      北京大學圖書館關志英研究館員作了題為“中國高校圖書館聯盟館際互借服務的質量控制研究”的報告。她在報告中回顧了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CALIS)和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在推動我國高校文獻信息資源共享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貢獻。過去的10余年中,在上述兩個國家項目的直接參與和帶動下,我國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全國范圍內的高校館際互借協(xié)作網得以建立,訓練有素的館際互借員隊伍得到迅速發(fā)展和壯大。截至2016年12月,CALIS館際互借成員館達1308家,其中312家為服務館,CALIS資源發(fā)現系統(tǒng)——“e讀”中已整合圖書、期刊、學位論文等各類型資源達2.93億件。CALIS全文獲取平臺——“e得”不僅提供高校資源,還整合了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韓國Keris文獻信息服務等合作機構資源。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已成為我國高校圖書館實現資源共享的最普遍形式。然而,由于聯盟成員館在管理水平、服務條件、服務能力和人員素質等方面往往存在巨大差異,如何保證成員館始終能按照聯盟組織者的要求,為用戶提供標準化的、高質量的服務?這已經成為圖書館聯盟在開展聯合服務時所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報告以CASHL為案例,深入分析了CASHL在組織全國重點高校圖書館開展聯合服務時所采取的一整套質量控制措施,如制定統(tǒng)一的服務規(guī)范和標準、開展全方位的服務評估、表彰與激勵措施、組織文化建設等,并分享了CASHL在館員培養(yǎng)方面的一系列舉措和取得的成功經驗。

      4 開放獲取對文獻提供服務的影響

      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普渡大學印第安納波利斯聯合分校圖書館的蒂娜·拜希(Tina Baich)在題為“減少對黑色開放獲取的感知需求”的報告中,對綠色開放獲?。℅reen Open Access)、黃金開放獲?。℅old Open Access)和黑色開放獲?。˙lackOpen Access)的概念進行了梳理。呼吁對黑色開放獲取,即未經授權就通過SCI-HUB、ACADE-MIA. edu、Research Gate等網絡平臺和YouTube、推特等視頻網站和社交媒體分享研究成果的趨勢給予特別關注。她將黑色開放獲取分為三個層次:不經意的犯規(guī)者、網絡釣魚者、搶劫者。例如,ACA-DEMIA. edu、Research Gate就屬于第一層次,科研人員在上述平臺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似乎并不是蓄意違反版權或違反作者與出版社簽訂的協(xié)議。科研人員通過推特等社交網絡索取或提供他人的研究成果屬于第二層次,雖知違反版權或協(xié)議,但僅限于很小的范圍之內。第三層次的黑色開放獲取以SCI-HUB、Library Genesis2M等為典型代表,其非法整合內容資源,并通過面向用戶提供文獻服務進行大范圍傳播。蒂娜·拜希指出,黑色開放獲取憑借其方便、易用的特點,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將其視為首選的文獻信息獲取渠道。圖書館對這一現象應予以充分重視,對可能帶來的圖書館采購成本加大和館際互借服務需求降低的風險、用戶真實需求的誤判等進行認真研究,并積極制定應對之策。如將開放獲取資源發(fā)現與圖書館發(fā)現系統(tǒng)進行全面整合,同時將圖書館資源發(fā)現全面整合到用戶經常訪問的網絡空間。

      非營利組織Open Access Button的領導者、研究權利聯盟(Right to Research Coalition)的助理主任約瑟夫·麥克阿瑟(Joseph Mcarthur)在題為“將開放獲取融入館際互借”的報告中,介紹了OpenAccess Button如何為科研人員訪問開放獲取論文提供免費、快速、合法的工具和服務。如嵌入用戶瀏覽器,提供檢索框,用戶可通過文章篇名、URL或DOI檢索定位所需文獻,一旦開放獲取論文未查到,還可自動生成文獻申請表單,用戶點擊提交即可將申請發(fā)送到作者郵箱。他談到當下網上需付費的文章中約有6%是可以免費、及時并合法獲得的。此外,有更高比例的文章可通過聯系作者本人而獲得。進一步分析發(fā)現,上述免費資源主要來源為綠色開放獲取資源、全球5000多家機構知識庫和混合型出版的期刊論文。對比發(fā)現,機構知識庫中的文章通常與正式發(fā)表的期刊論文相似度極高。約瑟夫·麥克阿瑟還在報告中分享了Open Access Button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圖書館館際互借服務中的應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學,圖書館年平均處理館際互借申請約8000筆。通過將Open Access Button 工具整合到圖書館發(fā)現系統(tǒng)Ex-Libris Primo,用戶點擊“Open Article”按鈕,即可獲得開放獲取論文。如未查獲全文,系統(tǒng)將自動生成館際互借申請表單。

      5 電子資源服務中的版權保護問題

      新信息環(huán)境下,館際互借與文獻提供服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問題與新挑戰(zhàn)。例如,電子圖書與電子期刊是否可以進行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電子資源訂購協(xié)議中是否包含了對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的限制性條款?是否有創(chuàng)新性的解決方案既能保證服務的合法性又將限制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菲律賓德拉薩大學圖書館(De La Salle University Librar-ies)的瑪麗安·拉莫斯·伊克利維亞(MarianRamos-Eclevia)、愛墨瑞得出版集團的卡洛斯·伊克利維亞和菲律賓眾議院法律圖書館的勞倫斯·安東尼·G.納瓦艾斯(Laurence Anthony G. Nar-vaez)合作,在2015年8月29日到9月20日,調研了364家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和專業(yè)圖書館的網站,并向其中88家訂購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的圖書館發(fā)放了調查問卷,問題涉及訂購電子資源的類型、是否提供電子資源的館際互借或文獻傳遞、是否制定了相應的服務政策等多個方面。40家圖書館返回了問卷(其中37家為高校圖書館)。調查發(fā)現,40家圖書館均提供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的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其中19家(47.5%)制定了相應的服務政策。高校圖書館的館際互借員對電子資源訂購協(xié)議中的有關條款比較熟知,通常申請合理的數量且不用作商業(yè)用途都被視為允許,有的出版商或數據庫商授權并允許圖書館進行整本電子圖書或圖書部分章節(jié)的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另外,有一些允許圖書館打印電子書或章節(jié)進行文獻傳遞,還有一些僅允許在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傳遞,僅有三份訂購協(xié)議是對此完全禁止的。針對影響?zhàn)^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的最大問題與挑戰(zhàn)的調查顯示,訂購協(xié)議限制、版權限制、資源不足和服務費用排在前幾位。根據2003年的一項調查,完成一筆借人申請的平均費用為18.35美元,借出費用為9.48美元。到2012年,完成一筆返還式借入申請的平均費用降低為3.85美元。菲律賓版權法中明確了合理使用的四個判斷標準,即:使用目的、版權作品的性質、使用量、對作品潛在市場和價值的影響。圖書館應對不同電子資源訂購協(xié)議中的館際互借相關條款進行對比分析,爭取應有的權利。

      猜你喜歡
      館際互借資源共享
      交通運輸數據資源共享交換體系探究與實現
      福建省交通運輸信息資源共享平臺
      衛(wèi)康與九天綠資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公布
      政府部門間G2G信息資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美國圖書館館際互借及其啟示
      精品課程資源共享建設問題的探索與思考
      影響我國館際互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研究
      館際互借在ALEPH中的應用實踐
      我國圖書館館際互借條例研究
      龙陵县| 来安县| 长春市| 孝感市| 永胜县| 淮阳县| 六枝特区| 焉耆| 原阳县| 古蔺县| 南平市| 高安市| 呼和浩特市| 甘肃省| 叙永县| 当雄县| 武强县| 合江县| 衡东县| 兰考县| 北碚区| 行唐县| 资中县| 芒康县| 望都县| 四川省| 辰溪县| 怀柔区| 抚州市| 达拉特旗| 南部县| 江都市| 芷江| 惠来县| 伊春市| 金塔县| 安化县| 武定县| 和平县| 绥阳县|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