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逸
作為一個打小熟吃煎餅卷大蔥的山東人,我對天津煎餅果子是持保留態(tài)度的。說白了就是個煎餅卷油條,沒肉沒菜,缺油少餡的,能有多好吃?
直到我真正來到天津。各種煎餅果子刷新了我的認知,加海參的、加牛肉的、撒蝦皮的、加各種神奇秘制醬料的;手磨純綠豆面的、紫米面的、玉米面的、法門秘而不宣的。隱匿在天津街邊巷口的小攤和推車,成就了各有絕活的煎餅江湖。
神奇的是,那些讓我歡喜贊嘆加量加料的品種,都身處煎餅鄙視鏈的底層。
在天津人的心目中,只有綠豆和油條薄脆這種組合才能睥睨江湖。為了一統(tǒng)天下,天津還成立了一個煎餅果子協(xié)會,可是天津人好像并不買這個榜單的賬。
天津煎餅果子到底哪家強?多說無益,一吃便知。理論上,鄙視鏈頂端的煎餅果子應當是那些聲名遠揚的,所以我的第一站定在了上過《天天向上》的衛(wèi)津路“二嫂子”煎餅果子。不少天津人告訴我,這家煎餅果子申請了和平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傳統(tǒng)津味兒煎餅果子的代表。我不知道純綠豆面的面皮意味著什么,只是發(fā)現(xiàn)“二嫂子”窗口排隊的人確實多過別家。
“果子果篦兒?”
“果……果篦兒吧?!笔聦嵣现敝脸缘降诙孜也琶靼祝@里的果子說的就是油條,果篦兒在全國其他任何地方,都叫作薄脆。
天津嫂子沒看出我點單的露怯,一勺看得見顆粒的綠豆面被她三兩下推到平底鍋上,金黃的雞蛋和著蔥花均勻打碎。
掃碼付款的時候,我的余光掃過窗口貼著的菜單,從單蛋單果子的最低配看到至尊豪華的最高配,78塊錢一套的遼參煎餅果子徹底刷新了我對這套食物的想象。
“遼參煎餅果子,這都得什么人來吃?。俊痹凇岸┳印睅酌字舻拇翱?,店名干脆就叫“津老味兒”。他家的招牌顯然不止于此,一邊窗口的價目表上,“無脂肪高蛋白牛肉煎餅”一套要32塊錢,據(jù)說不用任何面,用10個雞蛋清攤出餅皮,再加上足料醬牛肉,沒淀粉,高蛋白。
抱著“二嫂子”和“津老味兒”煎餅坐上出租車之后,我能明顯感覺到,我被司機大哥注意了。
“去南樓煎餅?!蔽艺f。司機師傅的鼻子甚至沒有明顯地動過,就問我:“買的二嫂子家的煎餅果子吧?”“這您都聞出來了?”
在我之前的印象里,天津的出租車司機都是不收門票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你跟他聊煎餅果子,他能從綠豆面的配方一路跟你扯到好好做人。我問司機師傅:“您吃過遼參煎餅果子或者醬牛肉煎餅果子嗎?”
“那都是給外地人吃的,本地人誰吃那個啊?!?/p>
所以,本地人都吃啥?司機師傅道,對天津人來說,煎餅果子沒有別的意義,就是早點,吃的是一個老味兒?!凹兙G豆面”是所謂“老味兒”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此面攤出來的煎餅,軟嫩、清香,好入口。至于添了番茄火腿沙拉汁、榨菜生菜土豆絲,那都不能叫煎餅果子了?!澳愀纱嘟须u蛋灌餅算了?!?/p>
排了半小時隊之后,我終于拿到南樓的煎餅。
一口咬下去,醬汁觸感的確更為溫潤,味道也足,只是,略有點咸了。對比同時拎在手里的“二嫂子”和“津老味兒”,口感上已經(jīng)吃不出高下。我不禁問司機:“師傅,您覺得這幾家哪家好吃?”
深夜還在接活兒的師傅再次展現(xiàn)了他的云淡風輕。“哪家好吃?哪家都不好吃。不就是煎餅果子嘛,一樣味兒。要說還就我家樓下的最好吃,為嘛呢?雙蛋一果篦兒才5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