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祥敏 趙晶 阮仁余
【摘 要】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全面部署的情況下,精準資助工作成為未來大學生資助工作的明確方向。本文通過分析高校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精準扶貧理念下的高校精準資助工作策略,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及實踐意義。
【關鍵詞】精準扶貧;高校;精準資助
中圖分類號: G64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6-017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6.081
【Abstract】Universitys poor students financing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work.Under the overall deploymen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precision funding has become a clear direction for universitys poor students funding work in futur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the feasibility and operability of the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the poor students of university.Thus this study has strong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Precision fund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oor students
扶貧攻堅是"十三五"規(guī)劃的重中之重,是落實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關鍵舉措,而教育扶貧是徹底脫貧的重要推手。國家始終高度重視高校扶貧資助工作,在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理念的指導下,切實做好高校的精準資助工作任重而道遠[1-2]。
1 精準扶貧理念下的精準資助內涵
“精準扶貧”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qū)域環(huán)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3]。
總書記的“精準扶貧”理念為現(xiàn)階段大學生的資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將“精準扶貧”思想的理念和基本內容引入高等教育的資助工作,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2016年初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提出未來大學生資助工作要盡可能實現(xiàn)“精準資助”。所謂精準資助,首要任務是找準資助對象,根據(jù)資助對象采取差別化的資助形式,保證資助目的與資助對象需求之間的契合度,從而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資助效果,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教育公平,具體體現(xiàn)在精準識別資助對象、精準幫扶受助對象、精準管理資助過程。
2 高校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資助工作缺乏積極宣傳
高校學生首次獲得國家資助政策的途徑是隨錄取通知書一同發(fā)送的《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部分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可能對資助項目和政策不知曉,或者對資助政策的解讀不夠全面、申請條件的理解等方面存在偏差,因學校宣傳不到位導致部分困難學生錯失入學前的第一次資助機會,例如生源地助學貸款。
學生入學后,會接觸到上至國家下至學校院系的各項獎、助、貸、勤、補資助政策,由于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學生對其關注度和認識程度不同,而高校輔導員及班主任往往是上傳下達,對政策無差別地傳遞給學生,導致部分符合資助條件的貧困生對政策的解讀不到位、或不能正確對待貧困沒有主動申請而錯失機遇,也存在少數(shù)學生認為申請就可以拿到錢,出現(xiàn)宿舍成員集體申請的誤區(qū)。
2.2 貧困生認定缺乏精準
目前貧困生認定的主要依據(jù)是《普通高校學生家庭經(jīng)濟情況調查表》和學生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門或街道辦事處加蓋公章的《貧困證明》或低保證,而這些很難顯示學生家庭經(jīng)濟的真實情況,造成貧困資助對象和等級的認定缺乏精準依據(jù)。高校輔導員及班主任在入學初根據(jù)學生的申請建立貧困生庫作為資助對象,但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情況會發(fā)生動態(tài)變化,高校輔導員及班主任由于時間和精力的限制未能及時深入關注和調研,導致家庭經(jīng)濟情況好轉的不符合資助要求的學生未能及時出庫,因突發(fā)事件導致的家庭經(jīng)濟突發(fā)困難學生未能及時入庫,使得資助缺乏精準性。
2.3 資助金使用缺乏引導和監(jiān)督
目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將資助金下發(fā)到受助學生手中,而學生拿到資助金后學校對其使用缺乏適當?shù)囊龑Ш捅O(jiān)督,存在部分學生使用不合理現(xiàn)象,如請同學吃飯、旅游、購買名牌產品消費等,嚴重影響學生對資助工作的認識,使高校資助工作的意義大打折扣。
2.4 受助學生缺乏感恩教育
部分學生對國家、社會及學校給予的資助不能正確對待。有的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好獲得資助是一種獎勵;也有部分貧困生不能正確對待貧困而產生逃避心理,拒絕資助;還有的把國家、社會及學校的幫扶政策認為是理所應當、 “不拿白不拿”錯誤觀念,缺乏最基本的感恩意識。而國家、社會及學校的感恩教育雖然也在開展,但不足以引起全體受助學生內心深處的共鳴,未能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意識和內在的學習動力[4]。
3 精準扶貧理念下的高校精準資助工作策略
3.1 加大資助政策宣傳
在省教育廳資助管理中心的指導下,高校不斷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例如每年7月份開展“高校資助政策宣傳周”活動,并制作資助政策宣傳海報,置于高中、社區(qū)及鄉(xiāng)鎮(zhèn),讓家庭貧困學生及家長在入學前及時了解資助政策,減少因經(jīng)濟困難導致的輟學;以“助學·筑夢·鑄才”為主題的書法和篆刻作品征集、評選及展覽活動,在校園及社會上營造知曉學生資助政策的氛圍;“江蘇勵志成才之星”評選活動,讓受助學生分享典型勵志成才成長故事,積極傳遞正能量,讓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行有楷模、趕有目標。
3.2 大力推進精準資助
2017年2月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通知》,通知以國家精準扶貧為指導思想,提出貧困生的精準認定工作是保證精準資助的前提[5-6],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及班主任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甚至走訪家庭,主動了解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情況,仔細篩選,精準識別,在資助對象的數(shù)量上不搞絕對平分,根據(jù)系部、班級學生的實際家庭經(jīng)濟情況進行精準分配資金名額,而不是僅憑學生提供的《普通高校學生家庭經(jīng)濟情況調查表》和《貧困證明》建立貧困生庫及貧困等級。同時要實現(xiàn)受助對象的動態(tài)管理。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將需要扶助的學生錄入貧困生庫,同時根據(jù)學生家庭經(jīng)濟情況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調整,讓扶助對象能進能出,以實現(xiàn)資助的精準和幫扶的動態(tài)科學管理。
3.3 強化扶助后續(xù)管理
精準管理是精準扶貧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們重視資助過程管理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扶助后續(xù)管理。高校輔導員及班主任日常通過深入宿舍、班級、關注受助學生的微信、QQ等方式詳細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狀態(tài),監(jiān)督和指導資助金的合理使用,促進達成資助的意義所在。
3.4 全面推進資助育人
國家實行精準資助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資助工作幫助廣大貧困生走出經(jīng)濟困難,順利完成學業(yè),并通過資助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心態(tài)和回饋社會的理念,因此資助的價值和最終目的是育人,要做到資助與育人的有機結合[7]。首先,要關注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心理狀況。貧困生普遍存在自卑與封閉等心理問題,高校輔導員及班主任要及時關注與引導,在交流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讓貧困生走出自卑與封閉,積極樂觀地學習與生活。其次,感恩教育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高校輔導員及班主任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育人機制,定期開展感恩教育主題班會,以感恩教育演講視頻宣傳為抓手,加強感恩教育、勵志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全面推進資助育人活動的開展。
4 小結
高校資助工作始終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資助的意義是幫助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促進教育公平,體現(xiàn)社會公正。在精準扶貧理念的指導下,精準資助成為高校資助工作的指明方向。本文剖析了高校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依照精準扶貧理念下的精準資助內涵,提出今后高校精準資助工作的策略,以不斷提升高校資助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EB/OL].
[2]馮光娣.我國大學生資助政策模式的研究與對策[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76-80.
[3]俞力.高職院校大學生“精準扶貧”實踐路徑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3):154+156.
[4]解雪梅.精準扶貧理念下的大學生資助探究[J].巢湖學院學報,2017,19(05):122-125.
[5]譚亞男.高校資助育人精準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7.
[6]劉曉杰.“精準扶貧”思想下的大學生“精準資助”[J].教育教學論壇,2017(03):3-5.
[7]馬萱,胡蝶.新資助政策視角下高校資助育人聯(lián)動機制的實踐研究[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6,33(0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