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抑郁癥是一種高發(fā)病率及高復發(fā)率的精神疾病, 主要的臨床特征為情緒低落、快感喪失及意志減退, 如不及時治療,抑郁癥患者將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及社會功能缺損。抑郁癥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目前, 臨床上治療抑郁癥的常用藥物為選擇性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類與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類。阿戈美拉汀是近年來逐漸被臨床重視的具有全新機制的抗抑郁藥, 它具有褪黑素受體激動作用和5-羥色胺2C(5-HT2C)受體拮抗作用, 能夠很好地調整患者的生物節(jié)律, 提高睡眠質量。臨床多項動物實驗及臨床研究顯示阿戈美拉汀抗抑郁療效確切, 有很好的耐受性, 降低治療脫落率[1]。本研究旨在探討阿戈美拉汀和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住院收治的抑郁癥患者90例, 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 各45例。研究組中男21例, 女24例;平均年齡(35.44±11.53)歲, 平均病程(2.17±1.13)年。對照組中男25例, 女20例;平均年齡(34.29±12.35)歲, 平均病程(2.20±1.0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研究組單純應用阿戈美拉汀治療, 起始劑量為25 mg/d, 晚口服, 適時調整劑量至(25~50) mg/d。對照組單純應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 起始劑量為10 mg/d, 早口服, 適時調整劑量至(10~20)mg/d。療程為8周, 兩組均不合用抗精神病藥物、情感穩(wěn)定劑及其他抗抑郁藥物。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在治療前和治療2、4、8周末應用HAMD評定臨床療效, 以HAMD的總減分率[(治療前分數(shù)-治療后分數(shù))/治療分數(shù)×100%]作為臨床療效評定指標。HAMD減分率≥75%為痊愈, 50%~74%為顯著進步,30%~49%為進步, <30%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總例數(shù)×100%。在治療4、8周末應用TESS量表評定不良反應, 同時給患者做相應的輔助檢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及腦電圖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HAMD評分及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2、4、8周末,兩組HAMD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同一時間點的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在治療8周末, 研究組痊愈17例, 顯著進步13例, 進步8例, 無效7例, 總有效率為84.4%;對照組痊愈15例, 顯著進步14例, 進步7例, 無效9例, 總有效率為80.0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 , 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 ,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
時間 研究組(n=45) 對照組(n=45) t P治療前 31.02±6.12 30.62±7.05 0.287 >0.05治療2周末 25.29±5.83a 24.64±6.53a 0.498 >0.05治療4周末 18.87±5.98a 18.31±6.64a 0.420 >0.05治療8周末 13.31±7.35a 13.60±7.49a -0.185 >0.05
2.2 兩組患者TESS評分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發(fā)生頭暈1例、頭痛2例、惡心1例、腹瀉1例、便秘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33%;對照組發(fā)生失眠2例、頭痛1例、食欲減退1例、視物模糊2例、便秘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56%;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8周末兩組TE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兩組治療后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以及腦電圖等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
表2 兩組TESS評分比較( , 分)
表2 兩組TESS評分比較( ,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4周末 治療8周末研究組 45 3.64±1.60a 2.71±1.47a對照組 45 3.71±1.71 2.82±1.57 t-0.201 -0.343 P>0.05 >0.05
抑郁癥是臨床常見的心境障礙, 在臨床治療中, 即使達到臨床痊愈的患者仍會存在睡眠障礙及性功能障礙等殘留癥狀, 這些殘留癥狀往往是復發(fā)的危險因素之一[2]。阿戈美拉汀是一種褪黑激素的萘類衍生物, 它主要通過對視交叉上核的MT1受體以及海馬的MT1、MT2受體激動和對前額葉皮質的5-HT2C受體拮抗的協(xié)同作用, 促進了海馬的神經(jīng)再生, 提高前額葉皮質的去甲腎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水平, 從而能夠恢復生物節(jié)律, 提高睡眠質量, 改善抑郁的各項癥狀。新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 生物節(jié)律紊亂與抑郁障礙發(fā)病密切相關,因此, 阿戈美拉汀能夠恢復患者的生物節(jié)律紊亂可能是其改善抑郁的機制之一。
本研究中, 治療2、4、8周末, 兩組HAMD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同一時間點的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8周末,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84.4%,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8周末兩組TE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以及腦電圖等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梢哉J為阿戈美拉汀能夠有效地治療抑郁癥狀。劉文等[3]研究顯示阿戈美拉汀與舍曲林治療抑郁癥的療效相當;也有研究顯示[4], 阿戈美拉汀對于抑郁癥的療效優(yōu)于SSRIs類藥物。這可能和參與研究的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及治療時間長短有關。幾乎所有阿戈美拉汀的臨床試驗中均發(fā)現(xiàn)阿戈美拉汀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這一點對于患者接受長期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5,6]。本研究證實了這一點, 在治療過程中, 患者未出現(xiàn)嚴重的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 均能堅持治療。
本研究也存在許多不足, 研究樣本較小, 對照時間只有8周, 需要進一步跟蹤隨訪評估療效及安全性。期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夠更加完善研究方法, 為臨床治療抑郁癥提供新途徑、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