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長青小學(xué)五(1)班 張熙貝/文
指導(dǎo)老師:吳素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每次我聽到這句詞,都不禁想起北宋文學(xué)家、畫家、美食家蘇軾,也就是蘇東坡。但這位才華橫溢的北宋詞人,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他的“東坡肉”。
蘇軾被貶到徐州,恰巧碰到當(dāng)?shù)睾闉?zāi),于是他帶領(lǐng)村民積極抗洪救災(zāi)。災(zāi)難過后,村民為了表示謝意,紛紛殺豬宰羊。蘇軾沒有拒絕,但他一個人吃不完,就將這些肉烹飪了分給村民—村民就將這些肉稱為“東坡回贈肉”,后來變成了聞名后世的“東坡肉”。
除此之外,蘇軾的作品也讓我喜歡和欽佩,尤其是《水調(diào)歌頭》和《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diào)歌頭》中,我最喜歡的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這句詞借著月亮的自然規(guī)律,卻寫出了人生的悲歡離合?!赌钆珛伞こ啾趹压拧分械摹叭松鐗簦婚走€酹()江月”一句的意思是,人生就像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從這句話便可以看出蘇軾的樂觀、豁達(dá)、積極。
蘇軾代表了北宋文學(xué)的最高成就,被譽(yù)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作為著名的文學(xué)家、畫家和書法家,在詩詞書畫上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豪放派詞學(xué)的代表,與辛棄疾并稱“蘇辛”。蘇軾的仕途并不順暢,一生坎坷曲折,多次被貶。不過蘇軾生性樂觀、豁達(dá)、積極向上,總能在被貶官之后積極面對,他也因此受人擁護(hù),被人稱贊,廣受好評。也正是由于蘇軾這種樂觀曠達(dá)的心性,才能寫出這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