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
【摘 要】目的:探討卵巢低級別漿液性腺癌臨床病理特點。方法:回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卵巢低級別漿液性腺癌患者病理資料,使用HE染色法和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分析卵巢低級別漿液性腺癌的組織形態(tài)和免疫組織化學特點,歸納總結其診斷和鑒別要點。結果:免疫表型顯示:30例腫瘤細胞中WT-1彌漫核陽性,ER和PR灶性核陽性,P16胞核即胞漿灶性陽性,5例腫瘤細胞顯示P53局灶陽性,23例腫瘤細胞顯示P53陰性而25例腫瘤細胞Ki67增殖指數≥10%,鏡檢顯示:腫瘤組織主要有結構復雜的乳頭狀結構組成,并且組成比例≥10%,在30例患者中均可清晰的發(fā)現(xiàn)典型的浸潤灶,在腫瘤內可少見砂粒體的形成,無明顯的出血和壞死。結論:LGSC具有典型的臨床特征、組織學形態(tài),在臨床鑒別中可以和交界性漿液性腫瘤和高級別漿液性腫瘤進行區(qū)分,總體預后良好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關鍵詞】低級別漿液性腺癌;卵巢囊腫;免疫組織化學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0-01
卵巢低級別漿液性腺癌(LGSC)是一種少見惡性腫瘤。多個研究指出[1],卵巢低級別漿液性腺癌的組織形態(tài)學特點和臨床特征和卵巢高級別漿液性腺癌有很大的區(qū)別。但是因為臨床中對LGSC的認識不足,病例數較少,現(xiàn)今為止臨床對卵巢低級別漿液性腺癌的病例特點的研究還處于一個探索的階段,導致很多醫(yī)師在臨床診斷中無法確切的診斷卵巢低級別漿液性腺癌[2]。為此,本次研究將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LGSC患者30例的病理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收集
將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確診為LGSC的30例標本按照WHO2014年提出的女性生殖道腫瘤分類中對LGSC的診斷標準,由專業(yè)的比例醫(yī)師對資料進行研究分析。
1.2 方法
根據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分析腫瘤的大體和鏡下的病例特點,并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將患者的組織標本經由10%福爾馬林進行固定,利用石蠟進行包埋,將標本按照4μm的厚度進行連續(xù)切片,由HE染色和光鏡進行觀察,然后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法對所有標本進行染色處理,便于觀察標本的免疫表型特點。
2 結果
2.1 臨床資料
30例患者年齡為21~57歲,平均年齡為(43.2±1.4)歲,患者分別因為陰道流血和腹脹等原因而就診?;颊卟∽冎饕奂安课粸樽髠嚷殉?例(26.67%),右側卵巢9例(30.00%),雙側卵巢13例(43.33%)。其中23例患者行子宮和雙附件切除術,4例患者行側卵巢切除術,2例行雙側卵巢切除術,1例行縮瘤術,對所有患者進行3~130月的隨訪,隨訪結果顯示:1例卵巢癌術后復發(fā)患者在術后15個月和113個月復發(fā),2例卵巢交界性腫瘤術后復發(fā)患者在術后14個月和21個月復發(fā),在隨訪期間無1例患者死亡,隨訪率為100.0%。
2.2 病理檢查
2.2.1 鏡檢 由檢查結果顯示,腫瘤組織主要有結構復雜的乳頭狀結構組成,并且組成比例≥10%,而乳頭狀結構主要是由周圍纖細的實性微乳頭和中央相對較大的乳頭組成,在乳頭的表面襯覆有腫瘤性漿液性上皮細胞,并且可以清晰的看見類似小核仁的圖案,而小部分的腫瘤細胞具有一定的嗜酸性胞質,多發(fā)現(xiàn)于乳頭尖部或者分散在脫落腔內,表現(xiàn)最少的是腫瘤細胞核分裂,一般情況<4個/10HPF,在30例患者中均可清晰的發(fā)現(xiàn)典型的浸潤灶,在腫瘤內可少見砂粒體的形成,無明顯的出血和壞死。
2.2.2 免疫表型 由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結果顯示:30例腫瘤細胞中WT-1彌漫核陽性,ER和PR灶性核陽性,P16胞核即胞漿灶性陽性,5例腫瘤細胞顯示P53局灶陽性,23例腫瘤細胞顯示P53陰性而25例腫瘤細胞Ki67增殖指數≥10%。
3 討論
卵巢低級別漿液性腺癌是近幾年發(fā)現(xiàn)的一種卵巢惡性腫瘤。有研究顯示[3],絕大多數卵巢漿液性腺癌中為高侵襲性和預后改善差的高級別漿液性腺癌,只有一小部分為預后良好的LGSC,臨床中可以通過不同的臨床特征和組織學形態(tài)特征來區(qū)分LGSC和高級別漿液性腺癌,臨床研究證實高級別漿液性腺癌和TP53的突變有密切的關系,而LGSC和KRAS以及BRAF的基因突變有關。
將患者標本由HE染色和光鏡進行觀察后顯示,LGSC主要由明顯增生的腫瘤性漿液性上皮細胞組成,而增生的腫瘤細胞主要表現(xiàn)為纖細的實性微乳頭圍繞粗大的乳頭形成的典型的水木莊結構和微乳頭相互融合形成的篩網狀結構,并且腫瘤內可以明顯觀察到間質浸潤。在臨床治療中因為LGSC的預后良好,其生存率要高于高級別漿液性腺癌,可以使用手術切除腫瘤組織來治療LGSC,以此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綜上所述,LGSC具有明顯的組織形態(tài)學特點和臨床特征,可以作為診斷的依據,并且由于LGSC預后良好,對于化療不會產生敏感的現(xiàn)象,可以使用手術急性常規(guī)治療。
參考文獻
張軍,馬立,李月紅,等.卵巢漿液性腺癌BRMS1、RIZ1和SATB1蛋白表達及其與預后的關系[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5,31(11):1214-1218.
張軍,汪瑞雪,樊曉妹,等.卵巢漿液性腺癌中SPl、KLF4和p21表達及其預后意義[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7(1):22-26.
焦丹,甘雨良,李軍.卵巢漿液性腺癌的超聲表現(xiàn)與其臨床病理特征相關性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b22):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