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為明
摘 要 火龍果在預防便秘、降血脂、抗氧化和衰老方面具有顯著的功效,口感也非常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具有非常好的市場發(fā)展前景。因此,我國的火龍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火龍果種植戶的收入水平也有所提升?;诖?,對火龍果的栽培技術(shù)和管理技術(shù)進行分析,希望以此實現(xiàn)火龍果專業(yè)化種植,提升火龍果的產(chǎn)量,推動火龍果種植業(yè)獲得良好發(fā)展。
關鍵詞 火龍果;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S667.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04
1 火龍果概述
1.1 形態(tài)方面的特征
火龍果為淺根性的水平根須植物,其根系非常發(fā)達,具有非常強的吸水能力,入土很淺,一般埋入土中的深度在2~10 cm。火龍果主莖與分莖上有很多氣生根,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氧氣與游離氮氣以及其他營養(yǎng)元素[1]。火龍果擁有肥厚的莖,其橫切面是三角形,莖的邊緣間隔3~5 cm會有1個小窩孔,窩孔里長著3~5 cm
的放射狀硬刺,莖部的顏色會隨著生長逐漸變深:淺褐色——淡黃綠色——深青綠色——翠綠色——深綠色。莖部主要進行光和作用為植株提供生成養(yǎng)分,植株的花冠通常在日落之前的1 h開放,花冠至夜間20: 00—21: 00完全綻放,花呈漏斗狀,顏色為白色稍含黃色,形狀像羽毛,外部有紅色的瓣片環(huán)繞著,花朵美麗而碩大,直徑可達20 cm以上,散發(fā)幽香?;瘕埞幕ǘ涫强墒秤玫?,具有解毒清熱的作用[2]。完成授粉之后的3~4 d后,花朵會成為黃白色,子房漸漸膨大,長成果實,花脫落后24~27 d,果實不再繼續(xù)膨大,果皮漸漸變紅,果皮出現(xiàn)光澤,30~34 d時,果實呈卵型或橢圓形,38~50 d
時,成為成熟的漿果,平均果長10~15 cm,直徑在7~10 cm。果肉中有幾千粒芝麻大小黑色的種子,果肉與種子都可以食用。
1.2 火龍果的生長習性
火龍果是喜光的植物,需要長時間的光照,良好的光照條件利于植株生長,同時還能提升果實的品質(zhì);種植火龍果的土壤pH值為4.5~7.5,最適宜的土壤pH值為6~7,富含有機質(zhì)的透氣疏松的砂質(zhì)土壤最佳;火龍果怕低溫、喜高溫,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 ℃,當溫度高于38 ℃或低于5 ℃時,植株為了抵抗環(huán)境帶來的不良影響,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當溫度為8~35 ℃時,植株的生長機能會被喚醒,溫度過高時,花芽的分化會被抑制,出現(xiàn)落花和落果的現(xiàn)象,氣溫一旦低于-2 ℃就會導致凍害,嫩枝幼芽甚至一部分成熟的枝蔓也有可能被凍傷、凍死,氣溫達到-5 ℃以下,老枝蔓的局部或整體都會被凍壞?;瘕埞秃芰O強,但由于其生長迅速、產(chǎn)量較高,在生育周期中肥力與水力必須充足。
2 火龍果的栽培和管理
2.1 選地
火龍果非常耐熱、喜光,但對土壤沒有太嚴格的要求,只要土壤不存在積水的情況,都可以種植[3]。為了保證植株的光照和溫度,可以在大棚中種植。
2.2 育苗
一般情況下,火龍果會采用嫁接和扦插法進行育苗,時間通常為夏季結(jié)束之后。扦插法要選擇生長良好的莖葉培育插條,再將插條分成若干小段,每段的長度為15 cm左右,當剪切口的狀態(tài)恢復正常后,將其插到土壤中,如果培育合理,15~30 d插條就會生根,當根長到3~4 cm時再移植[4]。用嫁接法育苗時,一定要選擇合適的砧木,從而才能有效防止植株發(fā)生病蟲害,還能保證砧木產(chǎn)出健康的枝條。在嫁接時,通常會用刀把火龍果的莖切成傾斜的平面,再將同樣斜切、角度互補的穗插到砧木上,將兩部分進行準確對接,之后用棉線完成固定。當溫度適宜時,即溫度為28~30 ℃時,4~5 d后,嫁接的部位會完全結(jié)合起來。
2.3 合理控制種植密度
在種植火龍果時,一定要分析火龍果的生長狀況,然后再選擇合適的種植密度進行種植。一般情況下,種植的規(guī)格有兩種:單株種植和三角形三株種植。單株式種植的畦寬為1 m,植株之間的間隔為40 cm,還要每隔2.5 m置1根水泥柱子,在柱子上架設鋼絲;三株的三角形式種植,每1畦的寬度為1.2 m,每3株之間的間隔為80 cm。
2.4 施肥
在火龍果的施肥管理中,需要少量、多次進行,因為火龍果果實的采收期比較長,植株每年都需要肥料。因此,在長期的管理中要均衡施撒磷、氮、鉀等復合肥料,可以促進糖分有效積累。在火龍果開花到結(jié)果的整個時間段中,需要額外增施鉀肥和鎂肥,另外還要保持土壤濕潤。天氣干旱的時候,每天要澆水3次。為了讓火龍果可以有效分枝,不再一味生長,當枝條長度達到1.3~1.4 m的時候,要摘除枝條的頂部,讓枝條漸漸下垂生長。
2.5 間種和人工授粉
就品種而言,火龍果有白心和紅心兩類,白心的在種植總量中占據(jù)了90%,紅心的有10%。兩個品種間隔種植能夠提升火龍果的授粉率,進而提升植株的結(jié)果量。火龍果的花是典型的蟲媒花,依靠風力與昆蟲完成授粉的過程,為了提升火龍果的授粉率,增加產(chǎn)量,通常需要人工授粉。上文提到,火龍果的開花時間在日落之前的1 h。第2 d花朵被陽光照射后就會凋萎,人工授粉要在花朵閉合之前完成,用消過毒的毛筆蘸取花粉,將花粉放置在容器中,再將收集的花粉涂在雌蕊上,從而就實現(xiàn)了人工授粉。
2.6 病蟲害的防治
相對其他果樹而言,火龍果病蟲害種類較少一些,一般有線蟲、枯萎病和炭疽病,蟲害主要有螞蟻與紅蜘蛛等。在防治火龍果病蟲害的過程中,要以防為主,再結(jié)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手段,通過燈光與色彩來誘殺所有害蟲,通過機械來捕捉害蟲,還要用人工方法除草,選用高效、無殘留、低毒的農(nóng)藥殺害蟲,盡量避免使用中毒性的農(nóng)藥,保證火龍果具有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植株患枯萎病或者炭疽病時,可以用代森錳鋅與克菌丹,15~20 d噴灑1次,總共噴灑2~3次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防治線蟲時,用阿維菌素乳油,該藥具有低毒、高效的特點,防蟲、殺蟲的效果也非常好,可以把該藥配為300~400倍液,將液體點在火龍果植株的根部,從而可以有效殺死線蟲。當植株的莖遭到紅蜘蛛蟲害時,要用20%三氯殺螨醇的1 500倍液處理和防治蟲害。
2.7 果實套袋
對火龍果的果實進行套袋處理,能夠有效提升果實質(zhì)量。套袋能有效避免果實在生長、采摘和運輸?shù)倪^程中受 機械性的損傷,還能使火龍果著色均勻,有效提升了果實的品質(zhì),使其具有較高的商品價值。種植者要用質(zhì)地柔軟的、易操作的紙袋套住果實,用軟硬度合適的鐵絲封口,以提升果實的甜度,使果實盡早成熟。
2.8 采收
在采收火龍果時,種植者要依據(jù)銷售特點確定采收時間。一般情況下,需要長途運輸?shù)墓麑嵰M早采摘,當果皮變紅后7~10 d就可以采摘了;在短途運輸?shù)那闆r下,果皮變紅后15~20 d后便可采摘。成熟階段的果實頂部會有輕微的裂口,采摘和裝箱時需要輕拿輕放,防止外力損傷影響果實的質(zhì)量。
3 結(jié)語
在當前的火龍果栽培和管理技術(shù)中,種植者在分析植株生長的狀況和區(qū)域的環(huán)境的基礎上制訂科學的方案。同時,種植者要通過科學的栽培及管理,完成選地、育苗、授粉、防治病蟲害等具體工作,保證火龍果擁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使水分、光照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得到保障,保證植株與果實能夠正常發(fā)育,提高火龍果的品質(zhì)與產(chǎn)量,從而不斷提升種植者的經(jīng)濟利益。
參考文獻:
[1] 付雅麗,牛瑞生,樊建英,等.火龍果北方溫室無公害栽培技術(shù)[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07(10):106.
[2] 趙志平,張陽梅.紅肉型火龍果雨季授粉技術(shù)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2013(2):223-227.
[3] 劉友接,熊月明.“白玉龍”火龍果引種表現(xiàn)及栽培技術(shù)要點[J].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2014(3):32-34.
[4] 黃龍.火龍果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J].南方農(nóng)業(yè),2014(30):3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