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方,蔡新紅,蔣馮霞,陳 靜
(張家港市婦幼保健所,江蘇張家港 215600)
葉酸(folic acid)是機體正常細胞生長和DNA合成的一種重要必需維生素。葉酸缺乏會導致巨幼細胞性貧血并最終引發(fā)嚴重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1~3]。尤其預防孕早期婦女葉酸缺乏是胎兒神經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發(fā)生在圍孕期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人體葉酸水平常用血漿葉酸、血清葉酸和紅細胞葉酸來衡量。血漿或血清葉酸易受到膳食習慣等因素影響,相關報道數(shù)據(jù)差距較大。而紅細胞葉酸與紅細胞更新過程有關,能反映人體內葉酸的較長期變化狀態(tài)和葉酸儲備情況。用紅細胞葉酸含量作為評價預防NTDs及相關疾病的生物學指標已被國內外學者認同[4,5]。葉酸定量檢測,目前有四類方法:微生物法、放射免疫法、高壓液相色譜法和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法。化學發(fā)光類免疫檢測相對較新,且基本實現(xiàn)了全自動化,適宜醫(yī)療機構即時和規(guī)?;拇髽颖緳z測。由于葉酸檢測方法不盡相同,即便相同的儀器所給用戶有用的參考值不一,造成可用以借鑒數(shù)據(jù)相差明顯[5,6],在國內尚缺乏統(tǒng)一比對數(shù)據(jù)情況下,我們嚴格實驗室質量控制,對665例孕婦在不同孕期進行了紅細胞葉酸含量監(jiān)測,以提供本地區(qū)孕婦注冊并實施補充葉酸后的隨機狀態(tài)下紅細胞葉酸數(shù)據(jù)的表達。
1.1 研究對象 2014年8月8日~2015年6月23日在張家港市婦幼保健所建卡的665例孕婦,年齡17~44歲。按年齡分組,<20歲4例,20~30歲523例,>30歲138例。其中孕早期為9~12周,孕中期為13~27周,孕晚期為28~產前,分別行早孕、中孕、晚孕期各三次紅細胞葉酸檢測。
1.2 儀器和試劑 Beckman Coulter Access2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fā)光儀(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美國) 及配套葉酸測定試劑盒(儀器配套試劑、質控品、標準品和定標液)。嚴格按說明書操作,儀器經校準和每日室內質控通過后進行樣本測試。
1.3 方法 儀器經校準和每日室內質控通過后進行樣本測試,嚴格按說明書操作??崭共杉疎DTA抗凝靜脈全血標本3 ml,同時測定樣本紅細胞比積用于計算。輕輕顛倒全血樣本數(shù)次使之充分混勻,取50 μl全血加入1 ml溶血劑中(制備溶血液)輕輕震蕩使溶血樣本均勻,室溫環(huán)境下避光豎直存放至少90 min后,在1.5 h內上機完成測定溶血樣本葉酸含量。紅細胞內葉酸濃度=溶血液葉酸濃度×21/紅細胞比積值。每次檢測前用試劑盒所帶標準品校準工作曲線(r≥0.97),并嚴格質量控制。本方法試劑盒提供的紅細胞葉酸正常參考值為140~836 ng/ml。
2.1 妊娠早、中、晚各期紅細胞葉酸水平 665例孕婦早、中、晚期紅細胞葉酸含量分別為672.27±212.38(243~1 435)ng/ml,862.41±276.17l(210~1 711 ng/ml)ng/ml,818.25±290.96,(195~1 611 ng/ml) ng/ml。張家港市婦保所建卡孕婦總體紅細胞葉酸均數(shù)在正常范圍,孕早期水平相對中晚期稍低;各孕期最低值均高于本方法試劑盒提供的正常參考值下限;各期超出參考值上限人數(shù)及比例分別為113例(17.0%),353例(53.1%),289例(43.5%),各期無低于參考值下限人數(shù);若采用文獻[4]推薦值400 ng/ml衡量,孕早、中、晚期低于此文獻推薦值人數(shù)及比例分別為43例(6.5%),17例(2.6%)和32例(4.8%)。
2.2 不同年齡段妊娠婦女在孕早、中、晚期紅細胞葉酸監(jiān)測結果 見表1。統(tǒng)計分析顯示,小于20歲年齡段孕婦各孕期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全部大于推薦值400 ng/ml;20~30歲年齡段和大于30歲年齡段孕婦各孕期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低于推薦值的各有不同占比。20~30歲年齡段523例孕婦,其中孕早期低于文獻推薦值者占7.27% (38/523),大于30歲年齡段低于推薦值者5例,占3.62%(5/138),兩個年齡段共有43例。孕早期不同年齡段紅細胞葉酸含量水平差異性分析顯示,20~30歲年齡段與大于30歲年齡段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顯著性意義(t=-3.873,P<0.01)。20~30歲年齡段孕婦紅細胞葉酸含量孕早期最低,孕晚期次之,孕中期相對最高,其中孕早期和孕中期、孕早期和孕晚期紅細胞葉酸含量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顯著性意義(t=-13.827,-9.944,P<0.01);孕中期和孕晚期紅細胞葉酸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2.551,P>0.05)。138例大于30歲年齡段孕婦紅細胞葉酸含量依次相同于20~30歲年齡段,其中孕早期和孕中期、孕早期和孕晚期紅細胞葉酸含量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顯著性意義(t=-4.875,-3.574,均P<0.01);孕中期和孕晚期紅細胞葉酸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顯著性意義(t=1.573,P>0.05)。
表1不同年齡段各孕期紅細胞葉酸檢測結果(單位:ng/ml)
2.3 不同孕期紅細胞葉酸水平數(shù)據(jù)配對分析結果 見表2。孕早期和孕晚期紅細胞葉酸總體水平相對較低,孕中期最高。不同孕期紅細胞葉酸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孕早期是胎兒器官系統(tǒng)分化、胎盤形成的關鍵時期,細胞生長、分裂十分旺盛,此時葉酸缺乏會造成胚胎發(fā)育過程中DNA甲基化模式紊亂,其代謝異常導致胎兒罹患唐氏綜合征以及胎兒神經管畸形(NTDs),包括無腦兒、脊柱裂等[7]。
表2不同孕期婦女紅細胞葉酸含量配對差異分析(ng/ml)
NTDs發(fā)生的時間在受精后16~30天,在神經管閉合完成階段(停經28天內),紅細胞葉酸可反映120天內機體葉酸狀態(tài),是較為理想的葉酸營養(yǎng)狀況反映指標。預防NTDs發(fā)生,是孕期廣泛開展的紅細胞葉酸檢測的一個重要目的。排除眾多的血漿和血清葉酸水平報道,較近的有關紅細胞葉酸報道顯示,北京海淀婦保院[5],用微粒子化學發(fā)光法檢測3 458例孕婦紅細胞葉酸水平為806.5±273.7ng/ml;北京安貞醫(yī)院[8]電化學發(fā)光方法研究提示:30例補充葉酸60天以上的孕婦紅細胞葉酸水平為911.23±198.19 ng/ml;云南計生研究所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6]261例育齡婦女紅細胞葉酸水平為529.79±205.44 ng/ml,以預防NTDs推薦值為標準進行判斷,則紅細胞葉酸水平偏低率為73.95%(193/261)。我們檢測665例紅細胞葉酸總體均值為784.31 ng/ml,與以上數(shù)據(jù)均值粗略比較明顯大于云南計生研究所檢測結果,略低于北京兩種方法的結果。孕早期孕婦紅細胞葉酸水平低于孕中期及孕晚期,尤其是在孕早期20~30歲、30歲以上兩個年齡段有6.5%受檢者低于推薦值情況,可能原因有:①非計劃的懷孕,事先未做孕前的葉酸補充;②常規(guī)按時按量補充葉酸,不排除受檢者是否存在葉酸代謝障礙的遺傳風險[9,10]。由于妊娠期機體對葉酸需求量增多,雖然通過合理飲食可以改善體內葉酸水平,但是食物中葉酸活性受地域、飲食習慣、烹調方式及蔬菜種類的影響較大,所以妊娠婦女僅通過膳食補充是不夠的[11]。為保證圍產期女性葉酸的攝入量,目前已有多個國家通過強制性葉酸補服來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我國婦幼保健相關部門也在育齡婦女中推廣增補葉酸,包括從準備懷孕前3個月到整個孕期進行葉酸補充。由于胎兒DNA的合成,胎盤、母體組織和紅細胞增加都使孕婦對葉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所以即使胎兒的神經系統(tǒng)在孕早期已經發(fā)育完成,但孕中、后期的缺乏仍然會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先兆子癇、胎盤早剝等的發(fā)生。但是,孕婦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科學服用葉酸,曾有研究發(fā)現(xiàn)婦女過度增補葉酸可能增加多胎妊娠危險性,因此增補葉酸的安全性也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