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輝,梁 艷
(新疆哈密市中心醫(yī)院血液透析室,新疆 哈密 839000)
終末期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近年來,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凸顯,老年終末期腎病患者的人數(shù)呈急劇上升的態(tài)勢。該病會導致患者腎臟的功能發(fā)生障礙,使其體內(nèi)的毒素不能及時地排出,從而引發(fā)尿毒癥等一系列癥狀,可對其生命安全構(gòu)成嚴重的威脅[1-2]。本研究旨在對比分析用血液透析療法與腹膜透析療法對老年終末期腎病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擇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新疆哈密市中心醫(yī)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50例老年終末期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jīng)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患者25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1例,女性14例,其年齡為50~69歲,平均年齡為(52.84±1.25)歲,其在接受透析治療前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別為146~179 mmHg和86~97 mmHg,其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平均值分別為(148.25±2.16)mmHg和(87.26±1.25)mmHg。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9例,其年齡為52~72歲,平均年齡為(53.24±1.15)歲,其在接受透析治療前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別為147~180 mmHg和86~98 mmHg,其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平均值分別為(148.65±1.16)mmHg和(87.33±1.54)mmHg。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的患者。2)因患有糖尿病而引發(fā)腎病的患者。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發(fā)生腎衰竭或完全喪失腎功能的患者。2)接受透析治療的時間<3個月或未能完成治療療程的患者。
采用血液透析療法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使用由上海費森尤斯醫(yī)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費森尤斯透析器為患者進行碳酸氫鹽透析。2)用費森尤斯針在患者的動靜脈內(nèi)瘺建構(gòu)血管通道,透析液的流量為250 ml/min。3)每次透析治療的時間為240 min,每周進行透析治療3次,連續(xù)治療2年。采用腹膜透析療法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使用由廣州百特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袋裝腹膜透析液為患者進行腹膜透析。2)在患者臍旁的3 cm處做切口,切開其腹腔,將TENCHHOFF卷曲管置入其腹腔內(nèi)。3)每次透析治療需使用2000 ml/袋的腹膜透析液,每日進行透析治療3次(每日使用透析液的總量為6000毫升),連續(xù)治療2年。
1)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事件(如腦梗死、嚴重感染、心力衰竭、出血等)的發(fā)生率。2)療程結(jié)束后,兩組患者各項生化指標(如血鈣值、三酰甘油的水平、血糖值、血白蛋白的水平及肌酐的水平等)的改善情況。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13.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為64%,對照組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為92%),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χ2=5.71,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比較[n(%)]
療程結(jié)束后,觀察組患者的血鈣值、三酰甘油的水平、血糖值、血白蛋白的水平及肌酐的水平分別為(2.32±0.23)mmol/L、(2.25±0.41)mmol/L、(6.82±1.25)mmol/L、(26.58±3.22)g/L和(678.59±115.25)μmoI/L;對照組患者的血鈣值、三酰甘油的水平、血糖值、血白蛋白的水平及肌酐的水平分別為(2.53±0.12)mmol/L、(1.95±0.11)mmol/L、(7.55±1.02)mmol/L、(39.21±2.22)g/L 和(613.25±111.23)μmoI/L。觀察組患者的血鈣值、血糖值及血白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三酰甘油的水平及肌酐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2。
表2 療程結(jié)束后,兩組患者各項生化指標的比較()
表2 療程結(jié)束后,兩組患者各項生化指標的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血鈣(mmol/L) 三酰甘油(mmol/L) 血糖(mmol/L) 血白蛋白(g/L) 肌酐(μmoI/L)觀察組 25 2.32±0.23 2.25±0.41 6.82±1.25 26.58±3.22 678.59±115.25對照組 25 2.53±0.12 1.95±0.11 7.55±1.02 39.21±2.22 613.25±111.23 t值 4.04 3.53 2.26 16.14 2.0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為了延長老年終末期腎病患者的生存期,臨床上常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方法對其進行治療[4]。血液透析療法是通過物質(zhì)交換的方式清掃患者體內(nèi)堆積的排泄物,使其體內(nèi)的電解質(zhì)與酸堿度保持平衡。而腹膜透析療法能代替患者的腎臟系統(tǒng)循環(huán),具有對透析的環(huán)境要求較低、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影響較小、能夠保護其殘余的腎功能及無需對其進行抗凝治療等優(yōu)點。但是,對于已經(jīng)喪失腎臟功能的患者來說,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仍是其最佳的選擇。
本次研究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可信度。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與夏敏、張萍、盛凱翔[5]等研究人員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見,與采用血液透析療法相比,采用腹膜透析療法對老年終末期腎病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這種療法不僅能改善患者的各項生化指標,還能降低其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不良事件的幾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