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柳嘉
摘要:說到“樂(樂)”字,大家都知道它有兩個讀音:“l(fā)è”和“yuè”兩個讀音然而這兩個讀音只是樂字讀音統(tǒng)一化后的結果?!皹贰弊诌€有一個讀音為“yào”,正好與“藥(藥)”字相同。觀察“樂”與“藥”的甲骨文,也不難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
關鍵詞:字形來源;古今詞義;“樂”與“藥”的聯(lián)系
“樂”字與“藥”字都是現(xiàn)代生活中極其常見的字。從它們現(xiàn)在的字形上看,仿佛沒有任何的聯(lián)系。但是,隨著閱讀書籍,我發(fā)現(xiàn)它們的繁體字“樂”和“藥”有著極大的相似度。于是,我便想探究一番,這兩個字從前到底有何種關系。
“樂”字的甲骨文為,而關于它的字形來源,最主要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為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到:“五聲八音緫名。象鼓鞞。木,虡也?!倍斡癫迷凇墩f文解字注》中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說明:“五聲八音總名。樂記曰: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音下曰:宮商角徵羽,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樂之引伸爲哀樂之樂。鞞,鞞當作鼙,俗人所改也。象鼓鼙,謂也。大鼙小。中。兩?鼙也。樂器多矣。獨像此者。者春分之音。易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是其意也。木,謂從木,也。虍部曰:,鐘之柎也。五角切。古音在二部。”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古樂音為宮商角徵羽,而“樂”字則為這五音的統(tǒng)稱。同時,從字形方面來看,“樂”字的甲骨文上方為用作祭祀之用的鼓,而其下方則表示用于支撐的鼓架。第二種說法,為今人修海林在《“樂”字初義及其沿革》中提出的:“樂”字初義是表現(xiàn)先民在農耕收獲后的喜悅心情。他之所以這么認為,是因為從“樂”字的甲骨文的自行來看,“木”字上方的兩個構建,像是天然枝葉與結出的果實。然而這種說法在“樂”字甲骨文的字形上可以說得通,但是在“樂”的金文中,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被加了一個“白”字,如此看來,就難以解釋成為與農耕收獲方面的字形來源了。同時,“白”字也有“說”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說唱”,而“樂”則可以理解為“喝著鼓的節(jié)拍唱歌”。從這個角度來看,便論證了許慎《說文解字》中關于“樂”的說法。
下面是關于“樂”字的幾種主要讀音及其相對應的字義:
(1)讀作“l(fā)è”時:
1)喜悅,愉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2)樂于,安于:英雄樂業(yè)——《資治通鑒》
3)安樂:逝將去女,適彼樂郊?!对娊洝の猴L·碩鼠》
4)活用為動詞,感到快樂:不知太守樂其樂也。——《醉翁亭記》
(2)讀作“yuè”時:
1)音樂:樂者,天地之和也?!抖Y記·樂記》
2)樂器:太師搶樂,箕子拘囚。——《索隱述贊》
3)精于樂器者: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墩撜Z》
4)作為姓氏時的讀音。
除了上述兩個讀音外,“樂”字在作為地名是讀作“l(fā)ào”,如“樂陵市”、“樂亭縣”。這三種,便是“樂”字與現(xiàn)今常用的三種讀音。除了上述三種讀音,還有一個讀音為“yào”。流沙河先生的著作《解字一百》中講到“樂”字的時候,說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舊時國文老師課堂點名,有學生姓名叫“樂樂樂”,老師讀作樂yuè樂yào樂lè,于是,同學們便知曉這位先生學識淵博,是個真正有學問的人。在王力先生主編的《王力古漢語字典》中寫道:“五教切,去,效韻,疑。藥部。”,同時下注云:“喜好,喜愛”?!墩撜Z·壅也》中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本褪沁@個意思。
從“樂”字的“yào”的讀音,便可以引申出“藥”這個字。藥的甲骨文為“”,從“藥”字的字形上看,我們可以知道,它是在“樂”字的基礎上,加上了草字頭得到的。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記載到:“治病艸。從艸樂聲。以勺切?!倍斡癫迷凇墩f文解字注》中進一步解釋道:“治病艸。玉篇引作治疾病之艸緫名。從艸。樂聲。以勺切。二部?!庇纱?,我們可以推斷,許慎認為“藥”字為一個形聲字,其草字頭代表了中國的傳統(tǒng)藥,即中藥的來源,為自然的草木。草字頭代表了“藥”字的意思。然而關于草字頭下面的“樂”字,卻有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就是《說文解字》中所說的“從艸樂聲”,意思是草字頭下面的“樂”是作為“藥”字的聲符。從上文中,我們知道“樂”字也確實有“yào”這個讀音。另一種說法,就是認為“藥”是一個會意字而不是形聲字,即“樂”字并不是“藥”字的聲符,而是代表著“藥”字的內涵。從“藥”字作為會意字的角度出發(fā),因為“藥”可以治療人身體的疾病,讓人恢復健康,使人身體舒適。身體舒適了,那么心情也就自然輕松,從而感到快樂了。從這種角度看,“藥”就是指可以消除病患痛苦,帶來健康快樂的草木藥材。在我看來,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所以我認為在“藥”字中,“樂”既是其聲旁,也是其形旁。
“藥”字的意思和讀音與“樂”字相比,則相對簡單。“藥”一般就是指治療病痛的草藥,也是“芍藥”這種植物的簡稱。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藥”字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展變化,比如說“火藥”,以及后來的沒有什么中草藥成分的“西藥”。同時,“藥”字也可以作為姓氏。作為姓氏的“藥”,也與作為姓氏的“樂”字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藥”姓源于“樂”姓。樂姓起源于春秋時期,是宋國王族的后裔,發(fā)源于河南商丘。悅姓和藥姓都是系出樂毅,由燕奔趙,憂讒避禍,別居梁榆,于是遺命子孫改姓藥、姓悅。
結語:
在經過不斷的字體的變化后的今天,光是看簡體的“樂”和“藥”字并不能輕易看出二者之間的關系。唯獨從繁體的“樂”和“藥”字中,我們才可以追捕到遠古時期兩個字曾經的些許關聯(lián)。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中華書局,1963.
[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王力 主編.王力古漢語字典[M].中華書局,2000.
[4]流沙河.解字一百[M].新星出版社,2015.
[5]張素鳳.古漢字結構變化研究[M].中華書局,2008.
[6]楊樹達.中國文字學概要[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3.
[7]丁聲樹 主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商務印書館,2008.
[8]“樂”字源流考[D].南華大學船山學院課程論文,2015.
[9]修林海.“樂”字初義及其沿革[J].人民音樂,1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