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轉底爐處理銅渣工藝研究

      2018-11-09 05:27:06
      世界有色金屬 2018年16期
      關鍵詞:浸出法銅渣橄欖石

      趙 杰

      (南京旭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12)

      銅渣是銅冶煉渣經選銅后拋棄的二次尾渣,每噸粗銅約產生2-3噸的銅渣[1]。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和中國每年產生的銅渣分別約為3600萬噸和1600萬噸,其綜合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大量的銅尾渣長期堆存,不僅造成其中鐵、鋅等有價資源的浪費和流失,同時對地下水、土壤和大氣造成了嚴重污染。

      1 銅渣處理工藝綜述

      1.1 傳統的銅渣處理工藝

      隨著銅冶金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傳統煉銅工藝(包括鼓風爐熔煉,反射爐熔煉和電爐熔煉)正逐漸被閃速熔煉取代;與此同時,熔池熔煉方法,如諾蘭達法,瓦紐科夫法,艾薩法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

      我國的銅渣主要為火法熔煉渣,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轉爐渣和濕法煉銅浸出渣。銅渣中含有鐵、鋅可利用的資源,對其回收利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煉銅渣主要成分是鐵硅酸鹽和鐵氧化物相,包含鐵橄欖石(2FeO·SiO2)、磁鐵礦(Fe3O4)及一些脈石組成的無定形玻璃體。

      目前處理這些廢渣的主要方法是火法分離、選礦法分離和濕法浸出三類。

      (1)火法分離法?;鸱ǚ蛛x多采用爐渣先經火法貧化,回收的銅锍再返回煉銅的主流程。針對爐渣中鈷、鎳回收,采取在主流之外的單獨還原造锍。爐渣貧化方法很多,方法選擇取決于現場條件,如資金、場地、副產品、雜質等。

      不論何種方法,其貧化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降低渣中的Fe3O4相,從而降低銅渣中的冰銅夾雜,有利于金屬銅的回收。其反應原理如下。

      從上述機理我們可以看出,提煉過銅、鎳、鈷等有價元素后,將會產生二次廢渣,且廢渣的主要物相為鐵橄欖石(2FeO·SiO2)。

      (2)選礦法分離。該法主要依據有價金屬賦存相的表面親水、親油性質和磁學性質的差別,通過磁選和浮選分離來富集有價金屬。

      利用該法可以得到銅精礦,但是也因此產生了大量的選礦尾礦。尾渣中鐵含量30%以上,硅含量~30%,無法滿足鋼鐵燒結工藝對鐵精礦的要求。

      (3)濕法浸出。對銅渣的濕法處理的技術中有多種浸出方法,如硝酸鹽浸出法,氯化浸出法,硫酸化浸出法,氰化浸出法等。對于濕法提取銅渣中不同的金屬,要用到不同的浸出方法。

      對于含有稀貴的銅渣,適宜采用氰化浸出法,而對于銅渣中銅的浸出則一般采用到氯化浸出法和硫酸化浸出法。

      綜上所述,從銅渣中回收銅、鎳、鈷及稀貴金屬的方法都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企業(yè)可以根據自己的物料性質、場地及產品需求等條件選擇合適的方法。但是回收過程產生的二次渣尚未得到很好的應用,如何解決二次廢渣的問題是進一步解決銅渣資源化的關鍵所在。

      1.2 銅渣提鐵工藝

      銅渣中的鐵主要以鐵橄欖石相存在,伴有少量磁鐵礦。目前銅渣提鐵的方式主要有:銅渣直接選礦提鐵、銅渣氧化改性提鐵、銅渣熔融還原提鐵、銅渣直接還原提鐵等。其中,銅渣直接還原提鐵工藝被認為是較為可行的工藝,是最有可能實現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的工藝[2]。

      (1)選礦提鐵。直接選礦方法回收銅經濟有效,但鐵的回收率太低。主要原因在于銅渣含鐵物相中磁性氧化鐵含量較少,僅為20%~30%,主要含鐵物相鐵橄欖石等硅酸鹽相在磁選過程中進入尾礦。

      (2)銅渣氧化改性提鐵。根據銅渣的物相分析和鐵橄欖石的氧化原理,對銅冶煉貧化渣焙燒富集Fe3O4,有氧氣氛下加入CaO高溫焙燒銅渣,加入CaO能有效促進鐵橄欖石(Fe2SiO4)分解,轉化為Fe3O4礦相富集和析出。銅渣氧化改性焙燒時間較長,一般2h以上;且最終選出的產品為Fe3O4,經濟性較差。

      (3)銅渣熔融還原提鐵。熔融還原工藝過程為將銅選礦尾渣和碳質還原劑進行造塊,在礦熱爐中熔化還原,冶煉低牌號硅鐵,再將熱態(tài)的含硅鐵水與熱態(tài)的鎳熔融渣兌入搖爐,并加石灰控制堿度,冶煉出還原鐵水。但該工藝在生產中容易形成泡沫渣,不能安全生產,且還原劑和熔劑消耗量較大,能耗較高。

      (4)銅渣直接還原提鐵。直接還原按照還原劑的種類可以分為煤基直接還原和氣基直接還原。氣基直接還原工業(yè)化的主要是Midrex法。

      研究表明,對于以鐵橄欖石為主要物相的銅渣而言,氫氣還原時間過長,技術上可行,經濟性較差。

      銅渣煤基直接還原方面,很多高校和企業(yè)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較好的技術效果:直接還原-磨礦磁選獲得金屬鐵粉品位大于90%,鐵回收率大于80%。但這些試驗僅僅局限于實驗室的小型試驗,沒有進行大規(guī)模中試驗證試驗;另外也沒有考慮銅渣中鋅元素的回收,以及整個工藝過程中如銅、硫等全元素的去向及分布規(guī)律。

      煤基直接還原已經工業(yè)化的設備有隧道窯、回轉窯、車底爐、轉底爐等,隧道窯直接還原技術能耗太高,現場污染嚴重,產能每年不足5萬噸,無法大規(guī)模處理銅渣。回轉窯直接還原產能較低,且在還原過程中,銅渣熔點低,與窯壁產生摩擦,不可避免地產生粉末熔化,最終導致結圈現象,被迫停產。

      2 轉底爐處理銅渣工藝技術介紹及實例

      轉底爐最早由加拿大國際鎳(集團)公司(INCO)和美國Midrex 公司分別開發(fā),前者被稱為Inmetco工藝,后者稱為Fastmet 工藝。該工藝使用廉價的煤做為還原劑,爐料在爐子內無相對運動,溫度控制靈活。

      轉底爐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含鐵、鋅物料配加還原劑、添加劑等制成含碳球團,烘干后布入轉底爐、在爐內1200~1400℃的還原區(qū)將含碳球團還原為金屬化球團,球團中的ZnO還原成金屬Zn,金屬鋅揮發(fā),進入煙氣中再氧化生成ZnO,通過對煙塵的收集可以得到富含ZnO的二次粉塵,而生產出的轉底爐金屬化球團采用磨礦磁選或熔分工藝,實現鐵與脈石的單體解離,鐵粉壓塊直接供給煉鋼使用。

      轉底爐+熔分及轉底爐+磁選的工藝路線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銅渣“轉底爐—熔分”流程圖

      圖2 銅渣“轉底爐—磨選”流程圖

      圖3 轉底爐處理銅渣生產情況

      在上面三案例中,采用轉底爐+磁選或轉底爐+熔分都能得到較好的產品,磁選綜合鐵回收率平均~86%,熔分鐵回收率~93%。

      具體轉底爐在銅渣的應用情況如下。

      2.1 銅渣1

      表1 銅渣1成分

      表2 銅渣1產品成分

      2.2 銅渣2

      表3 銅渣2成分

      表4 銅渣2產品成分

      2.3 案例3

      表5 銅渣3成分

      表6 銅渣3產品成分

      3 問題及結論

      轉底爐銅渣處理屬于環(huán)保項目,有兩點需重點關注:銅渣中含有銅、砷等有害金屬,在還原過程中無法完全脫除;產品不屬于大宗商品,無產品標準,故定價非常關鍵,前期市場調研尤為重要。

      總體來說,轉底爐處理銅渣工藝可有效回收其中的鐵和鋅等有價金屬,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符合我國當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戰(zhàn)略,對促進中國乃至世界有色行業(yè)業(yè)固廢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浸出法銅渣橄欖石
      濕法冶金工藝處理含鐵含鋅除塵灰的技術發(fā)展現狀
      基于銅渣緩冷制度的銅渣包溫度仿真分析
      山西冶金(2023年10期)2024-01-07 02:02:52
      以含碳固廢為還原劑的銅渣顆粒直接還原正交實驗
      從燒結電除塵灰中氯化浸出鉛
      濕法冶金(2021年5期)2021-10-14 11:19:58
      綠色之星橄欖石
      化石(2021年1期)2021-03-16 01:20:50
      工業(yè)銅渣固相改質后分離鐵的實驗研究①
      礦冶工程(2020年1期)2020-03-25 01:46:56
      橄欖石項鏈
      銅渣活化試驗研究
      壓榨、浸出利弊談
      食品與健康(2019年7期)2019-07-18 01:40:55
      天然橄欖石單晶的壓縮性*
      怀集县| 临汾市| 定安县| 广西| 孟连| 建阳市| 南京市| 陇川县| 徐闻县| 芜湖市| 筠连县| 桦南县| 翁源县| 叙永县| 江西省| 西乌珠穆沁旗| 三台县| 安新县| 丰台区| 庐江县| 廉江市| 贵德县| 长沙市| 邹城市| 马边| 禹州市| 清原| 法库县| 卢氏县| 离岛区| 萨迦县| 察雅县| 定兴县| 长垣县| 桂东县| 四平市| 石柱| 昭通市| 扬中市| 万载县| 曲麻莱县|